|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王立华:70年前,一场巨大的阴谋改变了战争走向

中国一些精英总是爱批阴谋论,特别是拼命反对有可能涉及到美国的阴谋论。有时候美国人不置可否,一些人就急切地跳起来指责。让人想起那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乔玉:考古新发现改变历史认知

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揭晓六项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这些新发现充分说明,考古不仅能证经补史,更能刷新我们的历史认知。

曾庆瑞:“乱世鸳鸯”——《新世界》的“民国旧派小说”老套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是纵容自己的文艺作品痴迷于“男女兽欲”而不能自拔,风行“柔靡艳丽”,诱惑一代年轻人沉溺在床笫之事和醇酒之中,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未来么?

陈先义:为一个普通护士歌唱

我写过好多士兵英雄,也写过不少科学大家,今天我面对一张照片,却不禁眼里浸了泪花。此时还没到2020年底,感动中国的全国评选,央视到年终才一决高下。

晓刚:武汉不掉泪

貌似感冒的冠状病毒,悄无声息的侵入人体,迅速攻城掠地并传染,疫情向四面八方蔓延。

石冀平:父亲忆《土地革命时期红十五军团78师和抗战时期115师344旅689团的战史》

回忆是我父亲生前为39集团军战史撰写提供的史料。我父亲石厚刚1929年参加革命,是红15军团(39集团军的前身)的老战士,从红15军团组建就在这支部队战斗,直到1940年。

毛泽东为何五次盛赞习仲勋:“比诸葛亮厉害”

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一生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立场坚定,顾全大局,毛泽东曾盛赞他“比诸葛亮厉害”,习仲勋为何能受到毛泽东如此高的欣赏和器中呢?

“现在轮到我了! ”——父亲曾参加抗非典战“疫”,如今女儿接力出征

2003年,母亲坐在轮椅上送儿子支援抗击非典;2020年,儿子已经成为送女儿前往武汉的父亲……相似的战场,三代人的接力,17年的跨越,背后是个怎样的故事?

朱冬生:北平在进入《新世界》的前前后后

习主席指挥千军万马、调动部队,调度物资,一切为了抗疫斗争的胜利。全中国人民坚信,抗疫斗争胜利之后,全中国在新时代里将取得更大的胜利,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秦明:从赤脚医生到国之栋梁 ——李兰娟院士是那个光辉时代的缩影

今天,医疗领域如果想要继续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必须公正地评价赤脚医生制度,认真审视、总结毛泽东时代医疗卫生工作的成功经验。

钱学森谈中医:中医是顶级的生命科学

”从人体科学的观点,中医有许多比西方医学高明的地方,但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各民族医学于一炉的新医学。“

《求是》丨郑洪:中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

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讲话说:“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用都是要治好病。……我们提出这样的口号:这两种医生要合作。”边区还广泛运用中草药防治疫病。

抗美援朝70周年,志愿军这样防治传染病

抗美援朝期间,除了战场上的伤害,流行病也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所占的比例最高。

明德先生 | 万字长文为郭沫若辟谣:还历史一个铮铮铁骨的郭沫若!

郭沫若为什么被黑得这么厉害?其一,公知大V们试图通过抹黑郭沫若来抹黑毛主席;其二,郭沫若没有徒子徒孙,即便有,也只是一群埋头苦干的理工人。

翟宁|周​总理处置突发事件的卓越能力

周恩来总理长期担任我国党政军高级领导职务,在其领导工作实践中负责处置了许多重要突发性事件。

1989年陈云大呼特呼:“帝国主义本性没有改变”

实际上,20年前陈云大呼特呼“帝国主义本性没有改变”,起到的效果还是有限,有人的确是执迷不悟。今日如果再执迷不悟,那情形就不同了。

中国防疫不完全简史(完)

作为中国人,我们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手段,这就是中医中药。1958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国瘟疫不完全简史

血吸虫引发的瘟疫时,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派出大批医疗队到疫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

抗击非典功臣、国医大师邓铁涛与毛主席的一世情缘

广州市卫建委公布,截至2月1日,广州市八医院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共53例,总体症状明显好转,没有一例转为重症;

古诗词中品浪漫元宵节 | 今日元宵

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典故,都绘成彩灯,供人欣赏。它们与天上的月亮一同斗绚争丽,扮靓了华夏的城市。

李克勤丨老中医邓铁涛在非典横行时力挽狂澜

2002年末,“非典型性肺炎”时期,当时87岁高龄的邓铁涛站出来勇敢而自信地说,SARS是温病的一种,而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用中医药可以治好SARS。

影视作品里,人们如何抵抗瘟疫?

以对抗传染病为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再次得到关注。尽管大多是虚构故事,但其中折射的社会众生相,对世间百态对真实捕捉就像一部部现代寓言,无不令我们深思,给人类以警示。

秦明:从赤脚医生到国之栋梁,李兰娟院士是那个光辉时代的缩影

2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带领团队再度出发,驰援武汉。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这已经是她近期第二次奔赴武汉防疫前线。

杨林丨反思启示:钟南山们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承者

反思是诗人的第一职责,思想是诗歌的灵魂。钟南山们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承者。

1995年,钱学森发问:毛主席要我们创新,我们做到了吗?

“钱老对创新是非常重视的,总是鼓励我们要勇于创新。1995年新年,钱老读了‘毛主席与科学’研讨会的文章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