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张志坤:“美国”是什么,相关的“认知”很重要
点击:  作者:张志坤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6-17 08:19:26

 

1.jpeg

 

现时节很流行“认知”这个概念,人们普遍认为“认知”很重要,具体到每一个事项上都是这样。针对“美国”这个国家也是这样,对于这个国家的实际“认知,在中国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不同的中国人认识完全不同。不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就不可能把中美关系搞清楚。


第一, 美国是“天堂乐土”。


在国内,这种认知主要流行于民间层面,一些“精英”对此推波助澜,曾在改革开放一个时期内达到高潮高峰,现如今已经走过拐点呈下降趋势,但笃信这一神话者为数依然不少。在这种认知下,美国成了人间天堂、尘世乐土,那里的人民不管老少强弱,一概都能享受优裕幸福的生活,几乎就是要啥有啥、想啥来啥,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十分友善和谐,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更没有歧视、对立和冲突,整个社会阳光灿烂到处都是欢笑与歌声。


第二, 美国是“最终归宿”。


这种认知主要流行在思想与政治层面,得到相当一些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力推和宣贯在这种认知的诠释下,美国代表人类文明的前途与未来,是光明与正义的化身,是所有国家、所有人类的目标方向与最终归宿,中国也不例外。对外开放以来一些人矢志不移的所谓的“国民新启蒙其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向美国看齐,立足中国建设一个新美国。


第三, 美国是“真正的朋友”。


一些人认为,遍观世界万邦,只有美国才是哥们、够朋友,他们每每都要深情回忆当年美国资助建立清华大学的义举,无限缅怀美国援助国民党抗战以及后来支持蒋介石集团的丰功伟绩,更依赖和信赖美国今后能更深入的关注和插手中国,帮助扭转中国的现状,改变中国的历史轨迹,希望当他们处境不利的时候能伸出援手,或者为他们撑起一把安全伞提供一个避风港。这样的哥们与朋友只有美国堪当,他们也认定美国一定会担当。尽管眼下特朗普集团在这方面表现混蛋,但他们认为这不代表美国,只是暂时的逆流与个别现象。


第四, 美国是“邪恶霸权”。


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的认知,并且越是基层的中国人越这样,越是没钱的中国人越这样,越是中国的左派越这样。在这种认知价值体系与逻辑思维之,霸权被视为全人类的敌人,是和平发展的敌人,理所当然也是中国人民的敌人。现代帝国主义霸权国家正在进行新的殖民掠夺和战略扩张,正在策划新的侵略战争,是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中国已经成为霸权发动侵略战争的首要对象,中美之间存在十分激烈的矛盾,这并不是中国人民愿意与否的问题,两国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不可避免。


不同的认知之下,针对霸权的美国,中国应该干什么、怎样干的问题,相应地也就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主张,主要争论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是否“靠得住”?


一些人倚美为最大的战略靠山,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已经延续有一百多年,直到今天依然是这样。在这些心中,美国完全靠得住,是可以托付终生的伟大伴侣这些人对美国非常信赖,相信美国会如同上帝一般无私地拯救所有的信徒,尤其是中国的信徒们。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关系就不是一般的国家关系,而是具有永恒意义的关系,就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同时也就成了中国的核心利益。


而多数人则认为美国根本靠不住。同霸权之间一切所谓的承诺、规则、协议之类的东西,统统都不过是互相利用的产物,对方毫无从来不讲道理,也没有什么好心,对此不能存在任何空想幻想。从这个意义出发,任何形态的中美关系都是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与特定环境下的产物,都要随着具体的时间、条件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今天的中美关系不可能重复过去的故事,未来的中美关系也不可能墨守今天的中美关系的框架,都需要重新塑造。对此简单直白地说,就是美国根本靠不住同霸权打交道,充满不确定性。这种特性,最近一些年来通过特朗普——拜登——特朗普之间有趣的转换,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其二,是否“离得开”?


不同认知下对于中国是否离得开美国的意见主张也大相径庭。有人认为中国不应该离开美国,出发点在于”与“选择抉择,对此典型的描述跟着美国的都富了,同美国疏远甚至对立的都穷了中国要实现富裕,做发财致富的战略抉择,那就必须跟着美国跑;还有些人认为近代以来没有一件现代科学技术中国人发明创造,一概都依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中国从美西方那里学来了现代科技,才实现了现代化,因此一旦离开美西方中华文明就没有出路,中国就将被历史所遗弃淘汰。持上述两种主张意见的人总体上是少数精英


大多数中国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中国应该离开美国也必须离开美国在奔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要通过自立自强来开辟国家与民族通向未来的道路,而不能被霸权所绑架,满足于在霸权所划定的圈子或区域内活动,不敢越出界限。中国人民不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堕落成为美西方的附庸他们相信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离开霸权的羁绊、干扰与破坏,中国只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其三,是否要“斗争”?


面对中国发展崛起,现如今霸权已经亮出了战略底牌,那就是要么按照美国的要求崛起,听从美国安排设计,要么同中国展开一番空前浩大的战略较量,如同当年美苏冷战那样,再次决出一个输赢胜败。


对此,中国怎么办呢?


针对这个问题,不同对美认知下提出完全不同的主张。有些人主张投降,为此所出的理由根据是,投降是实现和平代价最小也是快捷的办法。既然要和平崛起,那么为了和平也就不要在乎投降了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呼喊中国对美国投降越早越好,越彻底越好;有人主张让步妥协,提出通过绥靖政策来换取美国的宽容,具体办法就是用各种形式的“战略安抚”化解霸权对华的“战略焦躁”,以此获得美国的首肯与认可。


上述种种主张一概将对美斗争看成是灾难,认定中国不是美国的对手,一旦同美国展开全面的较量,则中国必输无疑。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是大V胡XX。


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主张与此截然不同他们认为,投降也好,妥协也罢,都不是出路,都不可能给中国带来光明的未来。而只有坚决抗击霸权,与之进行英勇的斗争,中国的复兴崛起才有希望,才可能真正达成。这些中国人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力,相信中国历史无比深厚的底蕴,他们自信世界任何人都压不倒压不跨中国人民,同霸权斗争不是灾难而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因为认知不同而导致判断的不同,因为看法与判断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意见主张,这是现实中有关中美关系最显著的政治生态。由此所带来的启示很重要。


一、议论研究国际政治,发点立足点是关键


国际政治本质上完全不是什么学术问题,关键在于秉承怎样的价值观念,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通俗地说就是“主义”的抉择。评论与评价任何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事务,都要以“主义”为核心,不能没有“主义”只有生意,不能经济实用主义至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要站在国家与民族的立场上,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些所谓国际问题的“专家”“学者”,实际上却没有任何优势,所思所想所议所论往往都很肤浅,尤其是那些并无多少实际经验只是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的人,更幼稚得很,所出的东西尽管似模似样,但实际上却近乎垃圾,除了可以吹喇叭、抬轿子、戴高帽外,总体上并没有什么价值。


二、正确认识美国是正确认识中美关系的前提与基础


研究中美关系,关键要害的问题是要得出有关中美关系本质属性的结论,如果连中美关系的本质都搞不清,那就等于是瞎说一通可以说,这也是一些人始终闹不明白美国为什么要把中国当对手当敌人的根本原因。认识中美关系,首先要从政治上认识美国,要知道中国在同一个什么样的货色打交道还要从战略上认识美国,知道这个货色将始终奉行怎样的基本战略然后才是从经济上研究与认识美国。只有把中美之间的政治关系、战略关系搞清楚了,中美经济关系的价值与意义才有了确切的定位,否则,忽视中美政治与战略关系而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让经济关系压倒一切,结果必然误入歧途,必然要得出一系列荒诞不经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可笑结论。


三、已经到了对美认知统一意见的时候了


全球战略形势正在剧烈发展变化,霸权变得越来越疯狂,对华挑衅威胁也越来越严重,而有些人依然在大喊大叫“美国不是敌人千方百计地削弱和诋毁中国人民抗击霸权的勇气和决心。应对这样的形势,亟需全国上下凝聚意志、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对美国对霸权的高度共识。


坦率一点说,如果把认知视为一种战争的话,那么迄今为止也许中国并未在这场舆论战争中占上风,这是必须予以正视的现实。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