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苏联解体的原因:克格勃揭开又一内幕,美国果然善于渗透
点击:  作者:百家杂谈    来源:百家杂谈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4-07 11:52:30

 

1991年,苏联全民公投,结果却是人民支持保留苏联继续存在,但不久之后苏东巨变,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轰然解体,让世界为之震惊,所带来的余波至今未消,俄乌冲突就是这一事件的延续。

 

如此大国倒下,自然需要探究其中原因。按照唯物主义哲学观,苏联解体自然有其内因与外因,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笔者不再啰嗦。但鲜为人知的是,苏联克格勃在苏联解体之前提交的两份调查报告,还揭示了另一个让人震惊的内幕。接下来,就谈谈这一触目惊心的内幕。

 

首先:1987年第一份报告

 

1987年,苏联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向戈尔巴乔夫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名称为《关于中央情报局在苏联公民中招募利益代理人的计划》。

 

首先,美国CIA是共济会犹太财团控制下的情报组织,1960年立项策划培植“代理人”渗透到苏联内部,1970年在西德和土耳其设立秘密训练营,用来培训苏联的精英代理人。包括但不限于研究苏联出国人员,研究他们是否值得拉拢。

 

 

同时,共济会控制下的机构还有福特基金会和索罗斯基金会,前者侧重于媒体领域,后者侧重于经济社会知识分子领域。CIA通过这两个机构,在苏联内部培养代理人。

 

其次,报告直接给出CIA等机构的“打款证据”,比如福特基金会向莫斯科大学经济系等机构转账2.3亿美元,用以宣传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等,其中配合欧美劫掠前苏联资产的经济学家盖达尔就是重点资助对象之一;索罗斯基金会资助苏联《星火》杂志等媒体,每年投入3000万美元。

 

 

第三,报告直接指出:苏联中央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是接受共济会培训的代理人,曾在1977年至1979年接受共济会的专业培训,被CIA评价为“意识形态可塑性极高”。雅科夫列夫,是这一报告中被揭露的最高级别的“代理人”。

 

或许,你可以不齿克格勃的手段,但不能怀疑克格勃的专业。既然铁证如山,苏联应该有所动作吧,但实际上却没有,其中雅科夫列夫安然无恙。戈尔巴乔夫直接否认了对雅科夫列夫的指控,不仅继续信任雅科夫列夫,甚至还解除了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的职务!

 

 

其次:1990年第二份报告

 

以上一份报告来看,雅科夫列夫已经叛国,而他之后拼命鼓吹西方、停止对西方电台干扰(任由欧美电台涌入宣讲,任由敌方肆意诋毁苏联英雄等),种种开门揖盗的行为极为反常,于是克格勃继续调查,就有了第二份报告。

 

1988年,切布里科夫被解除职务之后,戈尔巴乔夫换上相对温和的克留奇科夫(下图中,苏联解体前锤死一搏),但1990年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提交报告,这是一份雅科夫列夫叛国的报告,内容极为详细,核心有以下三点。

 

 

首先,1960年雅科夫列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期间,就已被共济会CIA策反。

 

其次,报告给出雅科夫列夫与中情局人员秘密会面的照片,有图有真相。

 

第三,报告给出:在加拿大,共济会组织为雅科夫列夫提供资金的账户铁证。

 

当时,传闻克留奇科夫与雅科夫列夫存在私人矛盾,但不管两人是不是有私仇,以上证据明确,是不是叛国暂且不说,至少表明雅科夫列夫存在严重问题。

 

 

由于雅科夫列夫苏联政治局成员,掌管意识形态,位置极为关键,既然有此问题,按理说稳妥起见,最起码需要接受一些调查。

 

但戈尔巴乔夫的处理让人惊讶,他先将报告定义为“猜测”,指出“如果克格勃的情报只能靠猜测,那苏联的安全体系就该彻底改革了”,然后对照片、账户信息等等证据,以正常的学术交流为理由将其否定,总之不仅不查,接下来任命雅科夫列夫为总统委员会成员。更绝的是,在戈氏操作下,将克格勃的国内监控权划归内务部,于是克格勃就没有权力调查雅科夫列夫等了。

 

 

总之,苏联突然解体,的确让人惊愕,但考虑到连核心领导层的雅科夫列夫都是美国培养的“代理人”,无疑说明还有更多的代理人,且雅氏被揭穿之后却不仅安然无恙,甚至还能步步高升,就可以看到苏联解体并不冤枉,而美国、共济会也确实善于颠覆渗透。

 

其实,雅科夫列夫之所以安然无恙,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戈尔巴乔夫也是美国代理人。1989年戈氏以苏联领导人身份加入由共济会主导的“彼得伯格俱乐部”,1993年克留奇科夫指出戈氏的“新思维”政策与美国中情局的“演变战略”高度吻合。正因如此,戈氏才会两次诡异的保下雅氏。

 

最后,对于曾经最大的敌人苏联,美国不择手段的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今美国视中国为最大的敌人,又会怎么做呢?

 

参考资料:《育红班——共济会肢解苏联内幕:克格勃秘密报告中的一些共济会往事!》

 

来源:百家杂谈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