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王学成 | 对于中国发展的六大问题思考
点击:  作者:王学成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5-24 19:28:31

 

1.jpg 


众所周知,国际上时常风云变幻,尤其中美之间长期存在国家主权与利益的各种搏弈,近期又引发关税战,我们深切希望中华民族国泰民安。然而,新中国成立76年来,在美国和平演变及本国改革开放之下,迄今面临着国内外发展的以下几个深层问题:

一、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及我国体制转型,现在全球社会主义公有制阵营基本瓦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扩张,世界黎民百姓日趋失去人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大党,务必肩负起复兴世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伟大使命,促进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环境,从而树立起毛泽东时代那种大国领袖的威望,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遏制美国在全球做“黑老大”的霸权主义行径。

二、现代智能机械和机器人正在推广兴起,世界各国未来必将产生大批失业人口。我国拥有14亿泱泱人口,在国内多数为民营企业的现状下,智能科技会使私有产业与失业人口的矛盾非常尖锐。因此,我国必须提前谋划应对方案,要在县级市“做多”公有化和集体化企业,快速创造积累浓厚的公有财力保障民生福利。当将来公有企业实现了智能科技生产后,可以对职工按照周期休假制,进行分批轮岗工作来避免失业人口。公有体制+智能科技=全民共富,私有体制+智能科技=权贵巨富。

三、国家昌盛,人才为本。人才成长具有学业成才、特长成才、岗位成才三条途径。在每年数百万学子中,能够考上高等院校学业成才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学子将会高考落榜缺乏学历文凭,只能走上社会争取个人特长成才或单位岗位成才。学历智力。学历是对语文、数学、物理等文化知识的掌握,而智力是对观察、记忆、想象等大脑功能的发挥。学历与智力是两回事,在现实社会中,高学历低才智,或者高才智低学历,都大有人在。故而我国不可偏面地“以学历论人才”,要建立高学历用才与低学历用才的“双轨用才”人事体制,打破学校“应试教育”为了应对社会“学历用才”,学历用才又强化应试教育的僵局,这将十分有利青年自学成才,促使社会涌现更多的各类人才。

四、我国体制转型后,由于国企减少而民企增多,致使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为了最见效地抓财政收入,各地方政府都把土地视为“摇钱树”。尤其东南沿海省份长期来不断征用肥沃土地,大搞工业区和房地产,而西北部难以农耕的贫瘠土地却得不到征用,这是国家经济开发的一种战略性错误。为了推动西部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应当象南水北调那样实施“东企西移”,今后必须到西北部贫瘠土地上开发工业区和房地产,而保留东南部水源充足的肥沃土地发展现代化农业。这肥沃土地是经历数千年来无数前辈们逐代辛勤开垦出来的,必须珍惜不可轻意征没土地。否则,我们上对不起先祖,下对不起后孙。

五、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自推行分田到户生产的改革后,逐渐失去了农耕经济效益,使农民难以留在村里而纷纷背井离乡,我国也逐步从农产品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这又冲击了国内农业萎缩,于是出现“农业低效”的恶性循环。我国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应当采取五个方面措施:

1、农村建设不可赖于政府拔款或外商投资的“体外输血”,要形成自力更生的“自身造血”功能。

2、我国各地农村要根据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生态风光、古迹民俗、乡土人才等不同优势,因地制宜进行集体生产与个体生产“自由选择”,不搞一刀切地群干或单干。

3、在难以实施现代机械化农耕生产主粮的地方,要着力营造特色化、规模化的高效经济农业基地,适合种水果就种水果,适合种竹笋就种竹笋,或者种药材、种花卉、种甘蔗等“各显神通”求发展。

4、必须杜绝大量进口农产品,避免农业上存在过去“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不良工业现象。

5、应当重新发展乡镇企业,以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人员本地就业,使许多农村不再成为老幼“留守村”,甚至“空巢村”。

 六、经济开发在于三大资源:一是人力资源-劳动人口与消费人囗;二是土地资源-种养生产和土料制造;三是自然资源-各类矿藏和天然能量。我国人多地广,虽然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但是也要合情、合理地运用。我国以往对劳动人口存有不合情的劳务行为,对土料制造也存有不合理的征用建筑。必须提高劳动人口报酬及适度征用土地,必须注重以物质福利方式促进消费人口,必须集体化种养生产及公有化利用天然能量。另外,还必须适度开采煤碳、铁矿、稀土等矿藏,因这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无法恢复再生,不象天然能量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是无限的,可以天长日久地取之不尽。

上述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所提出问题与解决对策,参考决策。

注:作者原是国企普通工人,在业余钻研优生科学提出“优生英才”的学术创意,成为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会员,1996年在德高望重的原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栗秀真同志关怀下,被当地人事部门破格招为街道计生干部,平时还探析其它国计民生问题。现已退休

(作者系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