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的确立,为改革开放历史段落之后中国更新理念,走向更合符民心更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道路扫清了障碍。
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确立,是问题逼出的重大抉择,不果断开启新时代的新进程,中国就有车遇泥沼、船逢恶浪的风险,以推翻旧社会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为成果的新中国就有可能重新陷落到不可想象的可怕境地!
改革开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特别是有一定话语权和政策影响力的人却被解放思想所羁绊,有的人固守在改革开放既有设计的框框内,不敢越雷池一步,反创新,反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思想,走到了解放思想的反面,成了新保守主义者。有的人改革开放不离口,思想和行为越来越极端,内心把改革开放想象成反社会主义、只做不说地向西方制度特别是美国制度靠拢,成了妄图颠覆新中国革命成果的战略内鬼。
由于新保守主义者和战略内鬼在各领域各层级的真实存在,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方向发展方式上出现明显偏差,以致于积弊成疾,出现了社会成员大面积贫富分化、承担粮食自给功能和人口主居功能的农村日渐衰落、市县两级国有工商企业基本消失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尤其是在起决定作用的所有制布局上,民营经济超量崛起,作为社会主义主体经济的公有制经济反倒成了嘲讽对象挤压对象限制对象,出现了该大不大该小不小的扭曲结构。
事物的新旧都是相对的,昔日的新,今日就可能成为旧,改革开放时期的潮流,若干年后就可能不再受追捧和欢迎,社会就是在不断推陈出新中前进的,新时代的开启,正是社会发展规律作用下的必然抉择!
新时代以来,面对复杂的现实国情,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这个重大认识,以革命者的伟大气魄,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注入了新活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先富促共富”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找准找对了长期以来积弊成疾的破解之法,为新时代的建设发展勾画出了主脉络。
新时代的事情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阻力道道,困难重重,理出根本性的东西,紧紧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先富促共富”这个主脉络,一门心思抓贯彻,抓落实,治国理政就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看似复杂困难的事情也就变得相对简单和容易了。
一、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抓贯彻,抓落实
国有企业是国之柱石,国有企业的存在,既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色,又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体验,更具体地讲,国有企业对于完善和强健事关国计民生的产业链科技链、充盈公共财力、更优利用资源实现更优供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都发挥着其他类型企业替代不了的特殊作用。
进入新时代,各级各相关部门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同业合并、减少内耗的做法,国有资本积极投资的做法,重视和强化国有经营权的做法,党管国有企业的做法等,都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很好的抓手,成绩是显见的。
肯定成绩是必须的,找出改进空间努力空间也是必须的。新时代以来,有关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距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目标仍相差很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只重视发展“上层”的国有企业,严重忽视发展“下层”的国有企业,给人的感觉是,国有企业“高高在上”,广大群众只能仰望,无法感知。
事实上,市县两级是非常需要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工商企业的,如果国有企业只漂浮在“上层”,长期搞国有资本不下市县,市县不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工商企业,那么,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城市群众就没有充分可靠高质量的就业渠道就业途径,群众就感知不到社会主义性质工作的优越性和温馨感,失望情绪就会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很多市县频发财政困难现象,有的市县甚至连发工资都吃紧,出现这种情况,追根溯源,也是在于国有资本不下市县,市县不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工商企业造成的,可见,不改变“为民营经济留足发展空间”的旧观念潜规则,不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契机,大力发展市县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工商企业,发于市县两级的“基础病”就难以根治,以人民群众幸福感体验为基础的美好社会建设就遥不可及!
改变现状,理论先行。人们注意到,理论政策研究部门给出了一个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的说法,即:“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应该说,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不能说是错误的,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完全依据这个说法,那么,国有资本不下市县,市县不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工商企业就是正常的,不需要改变的,很显然,这肯定是不行的。
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的说法学理味儿太浓了,如果再加上“一个扩展”,增添点儿泥土气,整个表述就很完善和科学了。“一个扩展”就是:推动国有资本向有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有助于实现充盈地方财力的市县两级基层扩展。我们的理论政策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一定要有利于稳定基层繁荣基层,不能看似高大气派,实则缺乏全面性、可行性。
发展市县国有企业,要驳斥“与民争利”的谬论,民营企业主是民不假,但因为人数不多,不能代表民,发展市县国有企业,不是与民争利,而恰恰是为民争利,是为更多的占人口主体的民争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种所有制企业都一视同仁,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生存发展靠公平竞争,如果民营企业没有竞争的本事,那就遵循规则退出就是了,胡搅蛮缠,撒泼打滚是没用的。
民营企业已经政策喂奶40多年了,尤如人的成长,已经进入成年期的民营企业不能再喂奶和惯宠了,该靠自身的本事和国有企业公平竞争了!
二、围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抓贯彻,抓落实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地域大国,无论从哪方面讲,农村都是重要战略地带。
农村的功能是巨大的,粮食自给靠农村,人口疏散靠农村,生态维护靠农村,军事隐蔽靠农村,根脉文化传承靠农村,消费市场拓展靠农村,农村的一系列重大功能决定了农村只能搞好,不能搞坏!
搞好农村的前提是要留住人,人烟荒芜的农村是决搞不好的。要留住人,就要让农村有吸引力,这个吸引力是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吸引力,决不是对准备大捞一笔的少数资产者的吸引力。农村有吸引力的标志是共同富裕,社会温馨祥和,没有产生极富极穷的机制体制。广大农民群众都是很朴实的,大家希望有一个温馨温暖的家园、一个平等共处的社会,而要实现这一切,切入点就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只有这样,农村才能止衰转兴,才能以现代桃花园的魅力吸引人留住人。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条件,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2025年5月1日就要实施了,二是全国走集体经济发展道路的村子已经很多了,三是通过现实的对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并支持发展集体经济了。我们要利用有利条件,以乡村振兴为统揽,推广成熟经验,运用集体经济先进村一对一、一对多的办法,帮助带动更多的村子振兴起来。
农村的问题,根本上讲,还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决定农村一切的最重要因素。中央的希望是既不否定家庭承包制,又要发展集体经济,二者之间看似矛盾,但勤劳智慧的农民群众其实已经找到了融合之法、统一之道,最有代表性的是塘约道路。塘约道路的做法是推动所有权和经营权再统一,家庭只保留承包权。塘约道路完美解决了家庭承包与发展集体经济的矛盾,为农村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原创性思路,是诞生在泥土地的大智慧!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方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但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一定要坚持土地集体所有,一定要着眼共同富裕,一定要重视经营权,倡导集体经营。
极端城市化对乡村振兴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极端城市化的实质是向农村夺地夺人,最终使农村人走屋空,人走村空,没有人的农村就是一片荒野,什么振兴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极端城市化对城市也谈不上有多大好处。人来到城市,在没有足够多的公有制企业吸纳就业的背景下,靠低质量的打工为生,娶妻子、养孩子、买(租)房子、过日子将成为压在每个人身上的千钧重担,让每个人疲惫不堪,最终由失望变为绝望。
极端城市化如果只能既搞乱农村又搞乱城市,唯独让李嘉诚、许家印类地产大亨坐收渔利,还是趁早叫停的好,西方思维不能指导东方大国!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广阔的农村才是最大的安家之地。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让农村富起来,美起来,好起来,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留恋不舍、誓愿守护一生的理想家园。
三、围绕“先富促共富”,抓贯彻,抓落实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只有共同富裕,国家才能安定,人民才能由衷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整个社会才能朝气蓬勃,内蕴无穷的创造力。
先富促共富,主要是对民营经济界提出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新时代内在本质决定下的要求,是替人民喊出的要求,不走先富促共富这一步,人民不答应,新时代不允许!
民营经济界长期以来倍受惯宠,以致于民营经济界已经习惯了心安理得地要这要那,即便违法了,也要法外留情。索要和付出是相生相伴的,只索要不付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都不能算是有健全品格。
社会是要不断进步的,民营经济界现下的当务之急是奋力自我提高,自觉与自私自利的丑陋品性决裂,少索要,多付出,把努力的方向定格在先富促共富上,以促共富为荣,以促共富为乐,不让金钱迷失了方向。
先富促共富,要双管齐下,既要对民营经济界加强引导,深化教育,又要正视民营经济界的现状,抛弃天真想法,鼓励但不指望民营经济界自觉践行,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制度安排制度指导上,明确先富促共富是硬任务,不是选择题!
贯彻落实先富促共富,必须抓根本,靠给打工者长点儿工资、给国家多交点儿税、鼓励民营经济界人士做点儿慈善,都不是在真正地贯彻落实先富促共富,先富促共富必须扭住股权和利润两个根本,或借鉴以大比例股权共有的华为模式,或借鉴以大比例利润共享的胖东来模式,先富促共富才能得到实质性贯彻落实。股权共有,利润共享,不一定局限在本企业,当企业员工收入过高时,结合乡村振兴,向外部(贫困村)远程溢出一部分股权或利润,也是合理的。
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比较,“先富促共富”难度是最大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主要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明显而直接的抗拒群体是不突出的,“先富促共富”则不同,由于长期缺乏教育引导,政策的基点一直放在扶上,民营经济界对先富促共富肯定是赞成的不多,欢迎的不多,准备以各种办法歪解冲淡先富促共富的能量正蓄势待发,如果要下决心推动先富促共富,做好应对方案是必须的,必要时,严厉打击一批搅局捣乱典型也是必须的!
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旧有秩序旧有结构正在逐步解体,中国必须认清世界新的形势,以变革适应变化,以新时代的新理念新举措适应即将呈现的新的世界格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先富促共富”是中国求新求变必须要走的重要步骤,新时代的建设发展只有遵循“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先富促共富”的主脉络,中国才能以内生之美好外展出令世界尊重的现代与坚强,世界的东方才能永恒闪烁着一颗光彩的明珠!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信阳红色资源发展中心宣教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