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金观平: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点击: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19 13:4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积极拥抱这场智能革命,日前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也要看到,我国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面对全球AI算力芯片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的现实,既需在技术底座上加速突破,更需在应用生态、治理规则上构建主导权。

 

攻坚核心技术,筑牢自主创新底座。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当前,我国正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掌握AI技术主权,以新型举国体制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从实验室的“01”到产业的“1N”。以AI芯片为例,美国持续收紧高端芯片出口,倒逼国产芯片加速落地。当技术断供成为常态,自主研发就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唯一解,各类国产AI芯片正在夯实我国算力版图的底座。

 

深耕应用场景,释放人工智能乘数效应。目前,我国已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涵盖算法、芯片、语料、智能软硬件开发及行业应用等环节;大模型已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得到应用。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场景、海量数据资源、完整产业体系,这些都是推动数实融合的巨大优势。未来,应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人工智能大规模广泛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智能化升级。

 

完善治理体系,划定高质量发展航道。人工智能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也面临就业冲击、隐私泄露、虚假信息泛滥等诸多挑战。对此,需要构建规则+伦理+技术三位一体治理框架。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陆续出台,规范人工智能应用。我国还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推动制定全球标准,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造福全人类。

 

从算力基建到算法突破,从场景创新到规则引领,中国正以系统思维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与势。站在智能革命的历史节点,中国的选择清晰而坚定——既要做技术创新者,更要成为规则制定者。应用场景优势、制度优势与中华文明底蕴深度融合,必将夯实我们在智能革命浪潮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