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志坤:特朗普2.0时代,中美之间的若干分析
点击:  作者:张志坤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6-12 09:12:10

 

1.jpeg



首先对“合”进行基本的辨析。按照中文语义,“合”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和”,意即“和好”、“和谐”与“和睦”之类,这是“合”的目的结局;二是“联合”、“结合”的意思,意即个不同的主体将密切“联系”,深入“整合”等,这是“合”的过程路径


具体到中美关系问题上,根据多年的观察体会,这一两国之间的“合”,语义中既包括上述两方面的意思,也在此基础上另有更具体、更直接的指向,那就是“合”做一些事情(参阅笔者2011年文章《中美合作:谁“合”谁?谁“作”谁?》,因此,所谓中美两国之“合”,简单地加以解读的话就是“合作”。因此,人们完全可以将上述命题中所谓的“合”直接地理解为中美“合作”。


在知其本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可以察“合”在中美关系的发展流变了。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的目标是通过空前严厉的战略封锁扼杀中国,所以那个时期中美两国之间没有什么“合”,几乎是全面的对抗;后来随着全球“战略大三角”的形成,中美之间有了战略联合意义上的“合”,其实就是互相利用;改革开放时期以后,中国大力面向美西方开放,中美之间才有了真实意义的“和”,从而使中美之间的“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样的进程持续发展进入到新世纪以后,中国甚至一度想要同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美国方面有人则拿出了“中美国”的方案,有了合体的模样。当此之,中美全面合作、战略合作的赞歌响彻云霄,一时间成为国际政治的流行曲。



尽管中美“合作”的呼声一时间高声入云,但中美关系实际情况却相当复杂。真实的情况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在同对方搞有选择的“合作”。


其一,美国对中国搞有选择的合作


自从“合作”伊始,美国就对中国有“合作”,有所不“合作”,而且据笔者所知,从来都是不“合作”的部分成大于或多于“合作”部分成并且越是关键要害问题越是这样,譬如,在中国统一事关中国主权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美国从来都不同中国“合作”,相反总是极力抗拒破坏,成为阻扰与破坏大陆收复台湾最大的外部阻力;在一些国家同中国的纠纷中,美国也从来都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从不与中国“合作”;在双边关系中,有关高新科学技术、先进装备等事项,美国也从不与中国合作,相反还要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加以严格的限制。另外还不能不说的是,举凡可以同盟友合作的东西,美国是绝大部分都不同中国合作,也不想同中国合作,更重要的是,不仅美国自己是这样,美国还限制其盟友同中国的合作,破坏中国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等等。


与此同时,美国强烈要求中国予以“合作的事情很多,譬如制裁俄罗斯、伊朗、朝鲜,遵守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按照美国的指令与要求安排中国的经济举措与金融政策,按照美国的要求包容不同政见者,给予“民主人士”以政治自由,等等。


一方面要求中国“合作”,一方面拒绝与中国“合作”,美国对中国这等“合作”姿态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几十年的事实足以证明,美国对中国的“合作”是高度选择性的“合作”,是“对抗”大于“合作”的关系。


其二,中国对美国也是有选择地合作


中国迫切希望同美国进行广泛的合作,但中国在许多方面也并不与美国合作,也是有选择地去“合作”。事实上,中国实际拒绝美国“合作”的方面很多,譬如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上不合作、拒绝合作,在所谓“人权”、“自由”等方面反对“合作”等等。中国方面对于中美加强“合作”的诉求,主要倾向于经贸与技术领域,可以说以经济为主打,说得直白一点想跟着美国发大财、富起来正因为这样,所以才一直有所谓中国“搭便车”之类的指责,中外都有人指斥中国改革开放所谓的“成就”不过是搭了西方的便车占西方的便宜,不过是西方容纳让渡的结果。


因而,中国方面而言,中美关系总体上的情形也是“对抗”多“合作”大于“合作”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其三,有关中美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的理论与思维主要源于中国,总体上并未得到美国的认可与认同


“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一句典型的中国式语言。以笔者所知,“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一说法较早流行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当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推动形成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国内舆论掀起了国共合作的呼声,而“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说或依据


其实,对于这等基于深厚中国历史文化的逻辑句式,美国人未必真能够领会其精髓与实质(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要美国当局“好自为之”之类)他们只不过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加以对待而已。



美国已经将中国定为头号对手,已经对华发起浩大的“战略竞争”,把中国当成最大的战略敌人,要打赢中国,意味着美国就是不想和不要同中国“两利”;美国方面认定“俱伤”只是一种可能,更多地属于吓唬,亦即战略上所谓的“威慑”,而霸权遭受类似的威慑多不可胜数,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意了。因为事实很清楚,美国的目的就是遏制与扳倒中国,为此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根本不可能,这完全不是什么“俱伤”,并且实际上对美国究竟将“伤”到什么程度,那要看中国的取舍抉择,如果中国直接投降,那就没有什么“俱伤”了;如果中国激烈反抗、坚决斗争,那恐怕还不是“俱伤”那么简单,弄不好霸权还将遭遇失败。正因为这样,实际上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并不排斥“合作”,而是尽量推进同中国的“合作”,要以此来减低中国对霸权的反抗与拒斥,尽量使中国更加积极地配合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以此最大限度地减低与减少美国的代价与成本。



因此,概括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的中美“合作”,可以对其实际成效进行如下概括:


其一,各自诠释、各行其是


对于两国之间的“合作”,中美两方面都各自以实际需要诠释其具体指向、内涵及意义。也就是说,美国当局所谓的“合”与中国方面所说的“合”各自都有不同的内涵,具完全不同的战略属性。简单地说,美国当局在将中国视为对手的前提下推进同中国之“合”,而中国则为了避免中美敌对而努力推进两国之“合”由此导致中美两国在许多事情上其实都“合”不起来,而且许多“合”也并非“两利”而只是“一利”,这样的状态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其二,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反差巨大


人们都还记得当年曾红红火火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个东西主打就是中美之“合”,一年一次,一口气连续搞了七八年,那是相当隆重气派,人们普遍对此寄予厚望,结果众所周知,最后不得不偃旗息鼓、退出江湖。


这一事实说明,对于中美两国之“合”,不管一些人寄予怎样美好的期许,也不管为付出怎样的努力,但实际效果却相当有限愿景期望相差得太过悬殊完全可以称之为“事倍而功不及半由此致推动“合作”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往往付诸东流,落得一场虚幻、一阵泡影。


其三,一定程度上得维系中美关系的效果


对于迄今为止中美之间的“合”依然要做辩证的分析,既要认识到差距与不足,也要肯定其成绩与功效一是在其中获得可观的经济实惠,中美两国都是这样,一点,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似乎更重要尤其对一些中国人而言,中美合作更关乎他们的切身利害这些人看来,一切都是假的,只有美元才是真的,没有美元就没有一切。二是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中美之间的联系,包括留学、移民、民间往来、政治对话等,由此使得中美关系表现丰满丰富,契合双方决策层都不想现在就破裂与摊牌的企图。



现在,中美关系已经进入特朗普2.0时代,中美合作将展现怎样的面貌呢?


美国政治变动变迁的特点与特征始终都全面反映到中美关系中来,中美之间的“合作”也是这样,不同当局在美国执政有着不同的诉求取向,轻重缓急各有所差,从而使中美合作在不同时期展现不同的面貌。在特朗普2.0时代,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将会展现新的面貌,中美合作也注定将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预测特朗普未来还对中国具体做些什么,这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其大致路数不外如下:


第一,大张旗鼓继续推进同中国的“合作”


特朗普将一如既往地展现其欺骗诱惑的手法,大造舆论,大肆宣扬他如何高超地驾驭了中美关系,譬如说什么在他的领导下中美关系发生怎样惊人的转变,他对中国如何友好热爱,他同中国领导人的关系如何非同一般,中美关系现如今很好很重要等等进行肉麻一般地“吹”与“自擂”,瞄准中国进行无耻的忽悠,使尽怀柔欺诈手腕


第二,挖空心思地针对中国敲诈勒索


在进行上述吹捧的同时,特朗普还将针对中国设计安排一系列考试问卷,在经贸、金融、技术等领域无中生有搞出诸多矛盾问题,极尽所能地惹是生非,借用老百姓得话说就是使劲“闹”,以此来逼迫中国必须应试应答,在此过程中对中国威逼敲诈、勒索巧取预计在今后四年,类似抓捕孟晚舟一类的卑劣事件还有可能接连出现。


第三,目标企图是不战而胜


特朗普非常清楚“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外部威胁与挑战何在。因此,他将极力塑造这样一种中美合作关系,目标要使美国的新扩张行动不会受到中国的狙击,经济振兴得到中国的支持,必要的军事打击行动得到中国的配合,给MAGA创造最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因此,不排除他在一定程度上公开承认中国方面提出的“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论,在表面上让中美关系看起来似乎前进一大步,从而激发中国方面更多更大的幻想。


最后是简单的结论:


这样看来,未来的中美关系还必将发生激烈的冲突与对抗,不“斗”是不可能的这并不取决于中国的主观愿望,因为相关的主导权并不在中国手里但中美各取所需,“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又将被抬到相当突出的地位。但是,中国人民应该深刻地认识到,霸权帝国外强中干、狡猾无赖,对他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包括不相信他们的“好话”和不害怕他们的“恐吓”。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符合中国利益的中美关系。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