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触动》到《中国震撼》再到《中国超越》,这是我走访百国,思考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心路历程。我想把各种相关的问题思考得尽量全面一点、透彻一点,使自己呈现给读者的东西能真正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这个国家,对得起这个民族,对得起这个时代,也对得起自己。中国崛起到今天这样,绝不能再被浅薄的西方话语忽悠了。我们的国家确实还存有很多问题,但我们取得的成绩远远大于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先肯定自己,再来自信地解决所有的问题,最终实现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全面超越。
一个时期以来,围绕企业家该不该讲政治,引起许多热议,着实让人诧异。说是缘自某某知名企业家“在商言商、莫讲政治”之语,是否有些嘲讽意味?大凡成功的企业家,哪有不懂政治,不讲政治的?说自己不讲政治,鬼都不信!往往自言不问政治者,恰是讲政治的智略或无奈。远离政治之背后,未尝不是政治上有什么难言之隐。
“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发布的《决定》中对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提出的战略要求。如何深入具体地抓好贯彻落实,笔者认为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中,能给我们提供许多深刻的启示。
看到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彭建国副主任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文,着实大吃一惊。惊在其观点之大胆,与一个时期以来代表国资委说话的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同志(也就是这位彭副主任的顶头上司)大不一样,当然,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就更不一样。大概为好听好记好落实,文章内容是用一套“一二三四五”的数字概括来展开论述的,可谓成体系的彭氏国企“混改”方案。试就其要害内容,分析如下:
在我国第一个宪法日,习近平同志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以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4日。]依法治国,包括各个领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不能例外。意识形态领域也应该依法、首先依宪办事,不能违反法律,尤其不能违反宪法。
2014年12月5日,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解密‘狱中八条’”节目第五期的题目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突破”,节目尖锐指出,能够打败中共的,其实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自己。如果我们党不坚持从严治党、依法以纪以制度治党,不以刮骨疗毒的态度惩治腐败;不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坚决清除党内那些“端共产党的碗砸共产党的锅”的变色分子;不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清除那些鼓吹西化的变节分子,那么,所谓“江山永固”、“永不变色”很可能就成为一句空话!
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坚持实事求是,依据实践检验标准,对以往的改革开放做出客观系统的历史总结和反思,该坚持的坚持,该纠正的纠正,才能统一全党思想,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今后30多年实现“中国梦”的新的伟大征程。为此,笔者选编了《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十大警告》语录集,让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告诉我们,过去这30多年改革开放的路子应该如何走,问题应该如何看,今天应该如何办。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