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原子弹刚出生以后,叫了两声就死了。
叫了“两声”是指炸日本广岛和长崎。
出生——这是生的性质。死了——这是死的性质。生和死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毛主席的辩证法里面有个原则,叫正反面兼具,
1、只有正反面兼具的东西,才是健康的、能长久的。
2、如果只有一面的东西,那是不能长久的、是不健康的。
但是很难找到生和死的立即的正反面兼具(又生又死)。——而原子弹就是这样的东西。
所以,拥有这样的东西,是极健康、是能长久的。于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要拥有的东西。——也即,原子弹是必要拥有的东西。
毛主席:搞一点原子弹、氢弹,什么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的。
无论如何要有、哪怕要十年的时间。——这就是一种基于辩证法的决策。
由此得到一个推论——任何生和死兼具的东西,自己都要想办法拥有——否则就是舍弃那些极健康的东西。
如果别人拥有,而自己不拥有——那就置别人于极健康的位置,而置自己于不健康的位置了。——就会丧失主动,而陷入被动。
周恩来:毛主席的领导艺术他总是掌握主动,告诉我们不要处在被动的局势。
这种主动,是极其重要的。——意味着更大的自由空间。
另一方面,
毛主席:要打败美国人,就要跟美国人学。
这是学习美国人的办法,学习美国人的东西——然后用敌人的办法打败对手,用敌人的东西打败对手。
正是这样的原理——才会有屠龙勇士变巨龙。
1、对手的东西——就长出了龙身。
2、对手的办法——就会用了吐息。
当用对手的东西、对手的办法,打败了对手之后——自己就真正成了巨龙了。
没有人想处在勇士的地位,而都希望处在巨龙的地位——毕竟勇士屠龙是小概率事件。
再一方面,
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决策时要逆敌人的需要。
所以,这就变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拥有原子弹,是不是符合美国和苏联的需要?
显然,不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极不希望中国拥有原子弹的。——所以,你不想要我有,我就偏偏要有。
只有逆了对手的需要——才能减少自己的困难,而增加敌人的困难——使敌人知难而退。
如果顺了对手的需要,那么这样的指挥官——是要换掉的。比如,
毛主席:胡宗南进攻陕北,我们在王家湾,只剩下咱们几个人了,任弼时、陆定一口劝我走,我说不走。我那时还有一个连,等敌人靠近了,我先撤出一个排,它搞不清我有多少队伍,以后再撤出一个排,我还有一个排的预备队。距离十五里了要走,他俩要我向东,我说向西,因为敌人就想把我们赶到东面去。
像这种时候的决策 ,用利害分析法,
1、就很难决策。
2、无法评估何利何害,宁愿为一时之利,而选择长期之害。
就容易得出任弼时、陆定一这样的结论——向看起来安全的东边走。
而用要逆敌人的需要这个原则——就得出了要向西。
他们决策错误——所以,就换掉了军队的指挥官。正如在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因为军事领导者适应(顺)了敌人的需要,最后被拿下——由毛主席替上一样。
所以,顺敌人需要的指挥官——光凭这一点,就要一票否决的,就是要换掉的。
作者:虎妞儿云海;来源:虎妞儿读书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周恩来:毛主席的领导艺术他总是掌握主动,告诉我们不要处在被动的局势。
2025-07-2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