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认同我国实行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形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然认同和肯定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就会认同必须搞好国有企业。
法规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长膘”不行,还要定期“体检”,做好“保健”,保证“身强体健”,这样才能挺得起来,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才有铁的保证。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多的国有资本将“出海”,对外直接投资有望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国资国企海外监管任务越来越紧迫。
作者揭示“香港的问题是──未去殖!殖民地思想及陷阱残存!”并对提出了改弦易辙、复归正途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部门的重视。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中国经济运行环境的新特点,党中央及时作出经济新常态的判断,要求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稳增长、调结构,但不能错误解读新常态。
社会的转型使中国社会安全面临新的环境,社会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并复杂多变,因此,在深化改革中如何维系一个国家内部的社会安全与稳定,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企业党组织,往往扮演着航船指南针和润滑剂的角色,既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又发挥协调纠纷、化解矛盾的作用,确保航船行稳致远。
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由陆地地缘政治大变局所带来的挑战。要应付这些挑战,需要寻找新的战略和方式。“西进”过程防范国家越来越不安全,更要防范陷入美国那样的泥潭。
去除产业压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作为后发国家,从来就不缺乏经济动力,但是这种动力被上游产业发展不足所压制,必须先发展这些能够对其他部门产生压制的行业。
为学深悟透中央战略意图,重温列宁93年前写的这封信,回顾他履行主体责任的雷霆举措,是有益和必要的。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制度有人性温度,使人们对制度更生出敬畏与尊重,更懂得了制度的真谛。
改革与反腐可视为助推国企健康发展的“任督二脉”。不因噎废食,一方面守住防止资产流失底线,一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才能不断增强活力,真正行稳而致远。
在惩治贪污腐败问题上,没有“退休”“在位”之分,要树立全天候“探照灯”,让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敬畏党纪国法,敬畏权力,敬畏人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由“管理”走向“治理”的路上,领导干部如何尽快转换领导方式,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推动发展,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许多人一说中国的面积就是只讲“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而忽略了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海权思想淡漠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确立“自主”、“和谐”、“包容”的核心话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服力、感召力,推动社会主义中国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希望。
大数据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未知空间,养成大数据意识,激发大数据智慧,率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我们将会发现更精彩的未来。
我们就建议中央给共同富裕也划出一块试验田。改革开放试验田按邓小平理论搞私有制市场经济;共同富裕试验田就按毛泽东思想搞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或公有制计划经济。
不少地方政府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片面理解为农业经营规模扩大,普遍出现地方政府帮助工商资本下乡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的情况,发生土地流转大跃进情况。
做到“三严三实”必须认真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时代挑战,真正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我们一定要理解今天的农村和农业都很复杂,不能在一些地区实现制度创新,就简单变成全国的政策安排,那样会出大问题。总之,我们对三农问题复杂性的理解还远远不够。
民主与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不可分割。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相互依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在这场传媒改革的大潮中,党性原则应该也必须成为中央主流媒体远航的“压舱石”、“航向标”,帮助其平稳地驶向新的彼岸。
惟有用配套的改革,熨平公共服务的差距,才能让户籍制度改革真正上下耦合,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有着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让每一个人都在这一改革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明确:改革为谁服务的问题。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