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魏岳江:以色列几次“斩首”行动正变革传统指挥方式
点击:  作者:魏岳江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9-09 14:07:40

 

 

作战指挥,就是指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作战行动的组织领导活动。

 

按规模,分为战略指挥、战役指挥和战斗指挥;按作战力量组成,分为联合作战指挥、合同作战指挥和军种作战指挥、兵种作战指挥;按空间和类型、样式,分为陆海空天电作战指挥和进攻、防御作战指挥以及各种不同作战样式的作战指挥等。

 

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将是至少两个以上军兵种在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共同参加的联合作战行动。

 

联合作战行动,参战兵种多、力量多元、协同作战组织复杂、作战保障难度大,要发挥整体作战效能,联合作战指挥员和指挥机关一般对凡属涉及诸军种共同的作战事宜(如联合情报搜集、军种间火力协同、机动协同以及联合保障等)应采取集中统一指挥方式。然而,采取这种集中统一指挥方式,如果情报外泄,很容易遭到敌方斩首。

 

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说,以军2025828日下午抓住情报机会,在几小时内完成快速行动周期,空袭也门首都萨那一处设施,打死拉哈维以及胡塞武装数名军事官员、数名政治领导层官员,具体战果有待确认。空袭时,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正发表电视讲话。袭击发生后,胡塞武装发表声明说该组织行政机构主管艾哈迈德·拉哈维及多名同僚在举行年度工作会议时,遭到以军空袭身亡,另有其他一些机构成员受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202594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确认也门胡塞武装12名军事和行政高级官员在8月底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一处“军事设施”发动的空袭中死亡。

 

以色列此次对胡塞武装高层的集体“斩首”行动,袭击消灭胡塞武装一些核心决策者指挥者,意在斩断其指挥链、削弱其对红海远程打击和对以色列导弹袭击的策划能力。这与以色列在历次冲突中执行斩首行动策略一脉相承。

 

2025613日凌晨,以色列共派出200架战斗机首轮袭击了伊朗全国100多个目标,共投下330多枚弹药,打死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等多名指挥官、核科学家。袭击刚刚发生后,作为回应,伊朗仅向以色列发射200架无人机。

 

2025614日上午,伊朗革命卫队称,伊朗方面采取“真实承诺3”报复行动。此后,在以伊展开互袭中,以色列军方2025617日发表声明说,已经打死伊朗最高军事指挥官阿里·沙德马尼。声明说,以军根据精确情报和2025616日夜间突然出现的机会,袭击了德黑兰市中心一个指挥中心,打死战时参谋长、最高军事指挥官、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关系最密切的人物阿里·沙德马尼。声明说,沙德马尼曾担任伊朗武装部队战时参谋长和应急指挥部指挥官,并曾指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和伊朗军队。在其前任被打死后,他被任命指挥伊朗武装部队。以军方称,沙德马尼被打死削弱了伊朗武装部队的指挥链

 

面对军事高级指挥员屡遭被袭击身亡,哈梅内伊于2025613日火速签署晋升与任命令:穆罕默德·帕克普尔临危受命,接掌革命卫队总司令要职;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军队总司令拉希姆·穆萨维转任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里·沙德马尼被提升为应急指挥部司令;阿米尔·哈塔米 填补穆萨维留下的空缺,成为新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军队总司令;2025614日,马吉德·穆萨维被任命为至关重要的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这场闪电般的人事重组,旨在最短时间内止血,防止伊朗军事机器因大脑缺失而瘫痪。

 

这次胡塞武装在应对以色列斩首行动后,让世界各国感到出乎意料的是,2025830日也门胡塞武装表示已任命行政机构副主管穆罕默德·米夫塔接替拉哈维。这一高效人事任命显示,该组织权力结构依然完整。据报道,胡塞武装的“国防部长”穆罕默德·阿提菲在此次空袭中幸存,情报与安全部门负责人阿卜杜勒·卡里姆·胡塞则根本未在现场。换言之,胡塞武装的军事指挥中枢和安全体系并未被一网打尽。真正掌握武装力量的军事首领、大区指挥官和导弹专家依然在位,武器库和导弹发射架也依然藏匿于也门各地。

 

有专家分析认为,胡塞武装之所以能在遭遇“斩首”打击后迅速恢复行动,源于胡塞武装并非完全采取高度集中指挥体制,而是采取多层次、分散式的指挥体系。各战区、各部族武装和基层战斗单元在战术上拥有相当自主性,能够在断绝与中央通信的情况下继续作战。这种“分布式”作战方式意味着即使高层指挥官遭到猎杀,前线指挥官和基层部队仍可依据既定战略继续行动,作战体系不会因一两名领袖的身亡而陷入瘫痪。

 

加之,胡塞武装主要据守的也门西北高原地形险峻,多山的地理环境天然适合将指挥所分散隐藏于山地、洞穴和居民区,对手很难斩草除根。

 

由此可见,武器装备射程远、杀伤力大、打击精度高,高超音速打击武器的运用,战场移动指挥通信网络稍有不慎就容易暴露行踪,各种侦察无人机、太空卫星就是战场千里眼,就意味着一旦被敌发现,将在短短几分钟内遭到远程精确打击或无人机自杀袭击。而作战指挥机构又是交战双方一直重点打击的要害目标。这就要求必须分散配置指挥机构,联合作战指挥在实施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对各级作战部队实施适度分散指挥,推动指挥结构向扁平化发展。

 

美陆军提出建立“陆军作战指挥系统”构想,其基本思路是:将美陆军的各种指挥与控制系统组成一个一体化的互联网络,使上至国家指挥当局下至基层分队连为一体,实现信息共享。该系统:可对从各渠道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并将其显示成数字化图像;各级指挥官可从中直接调用各自所需信息,实时掌握敌我双方情况,减少战争中的混乱、迷雾和阻力。这样,下级军官和部队定下决心、采取行动、进行协调的能力将大大提高,从而使指挥体制的集中性、层次性减弱,变得更加扁平。

 

(作者:魏岳江,在人民网、中华网和三剑客等新媒体平台有专栏、曾被媒体称之为国际观察员、特约评论员、特邀评论员、特邀撰稿人;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