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王紫千:是谁打响卢沟桥抗日第一炮?
点击:  作者:王紫千    来源:红色文化网  发布时间:2025-08-02 11:49:31

 

 晓月犹在,炮声犹在

——访卢沟桥打响抗日第一炮的勇士胡广

王紫千

 

子时,喧闹归于宁静。窗外灯火明灭,不时飘来的淅沥雨声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安宁和静谧,惬意而祥和。卢沟晓月又快到万人引颈的日子了吧?而此时,我的耳畔却回响着那激荡人心的隆隆炮声,久久不能入睡……

 

就在今天上午,我冒雨赶到北京市通县干休所,采访了当年打响卢沟桥抗日第一炮的勇士胡广老人。现已年逾八旬的他,精神健旺,思维敏捷,声如洪钟,眉宇间仍然闪烁着当年的英雄气概。我们相见,如亲人相会。历史的风雨,战争的烽烟,时代的哀怨和欢乐,民族的悲愤和希望,从老人的胸中汨汨流淌。

 

胡老于1913年生于通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了生计,少年时便出外谋生。在一次次失业、谋生无路的境况下,他以五块大洋的价钱自卖自身,到驻守在北平西南要道宛平城和卢沟桥的国民党29路军当了一名炮兵。少年谋生的经历,使他亲身感受到受列强欺侮的血泪苦难,心中燃烧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他刻苦学习炮兵技术,矢志报效祖国……

 

193777日晚,日寇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旋即发动进攻,抢占了交通要道,并向城内的中国守军发起炮击。29路军奋起抵抗。胡广当时是炮班第二炮手。由于技术熟练,他一马当先,向日寇发出了第一颗炮弹。炮弹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准确地击中了日军指挥官所在地。随着浓烟冲天而起,中国士兵一片欢呼,副团长也连连高喊:打得好!”58年过去,胡广老人回忆到这里,仍然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

 

29军将士在与日寇浴血奋战中伤亡很大,后撤出宛平一直到河南。在博爱县的东南乡,胡广所在部队被日寇团团围住,开始了一场恶战。日军伤亡2000多人,胡广所在团的1400名官兵仅剩下10人。作为幸存者,胡广望着战友们满山遍野的尸体,悲愤欲绝,欲哭无泪。路在哪里?”胡老迷惘彷徨,但反抗日寇侵略依旧矢志不移。经抗日动员会介绍,他参加了吕正操将军领导的人民自卫军,继续当炮兵。

 

我离乡闯荡数年,只有到这时,才找到真正的人生归宿,我立誓杀敌,只有到了人民自卫军,才得酬壮志!”谈到这里,胡广老人饱含深情地舒了口气,他为从此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生入死,终于和全国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而自豪。

 

1970年,胡广老人由哈尔滨军工学院军需处长的职位上离休。但他却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20多年来,他坚持义务清扫街道。在帅府街居住12年,每天清扫街道百米;在西关居住时,又主动包扫了一条胡同……讲传统,维护社会治安,一桩桩,一件件,他不断实践着永葆革命本色的誓言。

 

青春报国,不坠凌云之志;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这就是胡老,这就是我们可敬的革命先辈!临别,胡老满含对青年人的羡慕之情,笑道:你们很幸福。每天在大街上看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青年人,我都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深情地寄语道:我希望年轻人漂亮,也希望年轻人有个好体魄,有一副折不断、压不垮的硬骨头。霎时间,我感到一股激情和热流在胸间涌荡,仿佛听到当年卢沟桥抗击日寇的第一声炮响……

 

(原载《中国社会报》1995826)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