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历史人文 > 历史资料 > 阅读信息
张海燕、肖静雅|“毛泽东与抗日战争”研究中“史料论据”考辨

国民党政府对内对外的基本国策是“攘外应先安内”,尽管该政策也随着形势变化具有复杂性不能一概而论,但“安内”即对中共展开“围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政策的主旋律。

张太原: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不管遇到怎样的荆棘坎坷,要把伟大抗战精神作为砥砺复兴的宝贵财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张士伟|“第二次世界大战”名称的流变

对美国和英国,它与欧洲发生的战争密切相关。美国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为了说服国内民众参与战争,更主要是强调美国的领导角色,为其世界霸权的建立制造舆论。

史料:卢沟桥事变后陈克文所记

1935年,陈克文进入行政院担任参事,其后历经卢沟桥事变、迁都、重庆大轰炸等变迁,曾服务于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等政府首脑,与翁文灏、张厉生、蒋梦麟等共过事。

日本教科书,竟这样描述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是侵华日军蓄意谋划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生说,“这一点,曾主导对华‘和平工作’的日本高级特务今井武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已经‘坦白’。”

徐志民: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再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研究全民族抗战史,汲取抗战史的智慧与力量,加快抗战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激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凝聚起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伟力。

师伟|大浪淘沙之党的一大

一大代表走上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的仅湖南代表毛主席、湖北代表董必武两位。毛主席是万古伟人,而且过去的时间越久、我们越发认识到毛主席的伟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2〕,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宣传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宣传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综述:“六二六指示”永放光芒

赤脚医生是中国在国际上的一张响亮的名片,至今亚非拉卫生系统仍然高度关注赤脚医生的经验,是今天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问题的有普遍意义的道路。

武向平:日方档案佐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建立19块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阵地,为抗战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填充七七事变爆发后华北地区的抗日“真空”地带。

《鞍钢宪法》——完整版

建国初期,钢铁工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工业领域,鞍钢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在企业管理上最初借鉴了苏联的 “马钢宪法” 管理模式。

王立华:刘志丹对陕北根据地有多重要?他的牺牲值得细细追溯

1936年4月14日红军东征时,刘志丹指挥部队攻打三交镇,不幸胸部中弹牺牲。西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始人谢子长、刘志丹相继牺牲,都是胸部中弹。

【极其珍贵 】齐白石写给毛主席的信

【极其珍贵 】齐白石写给毛主席的信

师伟|花园口惨案始末

花园口惨案暴露了国民党低能而反动。历史证明,低能而反动断然无法长久。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粉饰被历史淘汰的团伙。至于大肆夸耀其降将更是匪夷所思!

刘仓:陈云为何要亲自指导中央纪委打击经济犯罪?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把“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作为20世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之一。

父亲的抗美援朝回忆录

抗美援朝的岁月离今天已经过去有54个年头了,每当父亲讲起那段激情岁月的时候,我总是想能不能把它记录下来,让我们的后代永远记住那段历史。

秦立海:“延安五老”身上的优良作风

思想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延安五老”亲身经历了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并在个人思想认识上经历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尹国明:维护二战史有多重要 ?这里面有我们强盛的底牌

敌后是就是去日军控制的沦陷区,在敌我力量严重悬殊的不利条件下,在日伪军优势兵力的包围中,去发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这在战术上的难度要远大于正面战场。

1991年8月,克格勃最后一批秘密报告摆在莫斯科权力高层桌上...

面对越来越明显的渗透和分裂迹象,苏联内部高层不是警觉,而是亲手放弃了原本能自救的工具。这场巨变,看似一夜之间,其实是十多年积累下来的慢性溃败。

王立华:80年前那场国运谈判,毛主席为什么敢入虎穴赴险?

新中国的太阳马上就要升起了,毛主席和周恩来劝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张治中不要回南京了,留下来一起建设注定是前程似锦的新中国。

王立华:蒋介石的"抗日人设",是怎样被逼出来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在观网开设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一起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张海鹏 | 抗战时期把握时代大势、推动历史前进的政治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在党外民主人士中获得了积极的反响,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开明绅士李鼎铭以“五体投地”来表明他对这一原则的拥护。

李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情感动员的缘起、策略及效应

情感动员获得了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政权的认同与支持,成效绝非单单依靠情感的激发与引导就能够实现,情感因素总是渗透于其他动员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在日军频繁扫荡中坚持斗争,牵制住大量的侵华日军,配合晋察冀山区根据地,成为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支点,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171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