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保持和增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势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
从2016年1月12日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开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会议的最后一天压轴挪到了开幕当天开场,指导定调的意义更加凸显。至此以后,成了一项新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之际,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阐述立足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方针政策,简称“习五条”。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到位。
环境美,“天蓝、水清、土净、地绿”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和必要条件。“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党中央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每年赴多地考察,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军队、科研院所等了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情况。为何要开展调查研究,有哪些重点,应如何开展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都强调共同富裕摆在首位的要求:“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现象”,“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
全军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安全和发展大势,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全军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安全和发展大势,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2019年马上就要到了,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2018年,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习近平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是着眼应对新时代国际体系的深刻变化,提出的推进全球治理及其治理体系变革。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思想,凸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习近平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思想,秉承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富国的梦想基因,指明了建设强国的路线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什么是治理社会主义社会,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正确发展方向。
用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就是要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看改革开放,而不能把改革开放的经验绝对化、教条化,特别是不能把改革开放简单理解为学习西方模式、市场化、私有化。
习近平关于“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样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思想,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哲学思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创新也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智慧、新经验。推动人类社会共同繁荣,为世界作出中国应有贡献。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成为全党的表率,继续在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