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志敏|美攻击我授时中心警示录:远离西方智能设备,捍卫国家数字主权
点击:  作者:张志敏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10-20 17:53:12

 

1.jpg

 

前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在身边打响

2025年10月19日,一个注定将被载入中国网络安全史册的日子。国家安全机关以坚定的姿态,向全世界公开披露了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网络攻击事件: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利用广泛普及的苹果手机作为跳板,对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发起了长期、系统且极具威胁的网络渗透与攻击行动。

这并非遥远的科幻故事,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博弈。它清晰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数字时代,我们手中的智能设备,可能不再仅仅是便捷的工具,更可能成为敌对势力刺探国家机密、破坏关键基础设施的特洛伊木马。此事件的披露,标志着我们对这类行为的容忍度已降至冰点,反击的号角已然吹响。


一、阴谋浮出水面:针对“时间心脏”的递进式攻击

国家授时中心,被誉为国家运行的“时间心脏”,它提供的精准时间信号,是金融交易、电力调度、交通管理、国防安全乃至航天探索的基石。攻击授时中心,无异于企图瘫痪一个国家的生命节律。国家安全机关的缜密调查,为我们还原了这场精心策划的攻击链条:

第一阶段(2022年3月起):精准监控,窃取数据

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某境外品牌手机的短信服务漏洞,将黑手伸向了国家授时中心的10余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手机通讯录、短信、相册、位置信息等敏感数据被非法窃取。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描点画像”,掌握关键人员的社交网络与行为习惯。

 

2.jpg


第二阶段(2023年4月起):乘虚而入,渗透内网

在掌握初步信息后,攻击于北京时间凌晨——防御可能相对薄弱的时段——多次发动。攻击者利用从手机中窃取的登录凭证,成功入侵国家授时中心的内部计算机系统,开始窥探内部网络结构,为更深层次的进攻铺路。

第三阶段(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平台部署,直指核心

在前期渗透的基础上,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性部署了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对国家授时中心的多个核心业务系统实施了深度渗透。其攻击矛头,更是直指高精度地基授时导航系统等事关国家命脉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若非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发现、果断处置,固定证据,斩断链路,升级防护,后果不堪设想。

 

3.jpg


二、后果不堪设想:毫秒之差,足以倾覆一国

倘若此次攻击未能被及时阻止并取得成功,将给我国带来灾难性的、甚至是战争级别的破坏。

基础设施系统性瘫痪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出现1毫秒的误差,就足以导致区域性变电站时序混乱,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大面积停电,现代社会瞬间陷入黑暗与停滞。

金融系统:在高频交易盛行的今天,1微秒的时间差可能导致交易指令错乱,引发国际市场数千亿级别的资金异常波动,金融秩序崩塌,国民财富蒸发。

通信网络:纳秒级的同步误差,会使无线通信的载波失步,手机通话中断、数据传输失败,现代通信网络几近瘫痪。

 

4.jpg


国防与航天安全遭受重创

北斗导航:1纳秒的误差,直接转化为30厘米的定位偏差。这对于依赖精准定位的军事行动、武器制导、民用导航而言,是致命的缺陷。

航天任务:对于远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探测器,皮秒级的时间差可能导致轨道计算偏差数公里,使得“嫦娥”系列的月壤采集、返回等复杂任务面临失败风险,数年的心血与巨额投入可能毁于一旦。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交通系统的调度、列车的运行、航空的管制,无不依赖于精密的时间同步。时间基准的失效,将导致调度系统紊乱,极易引发重大的交通事故,社会正常运转的节奏被彻底打乱。

 

5.jpg


全球时间秩序受冲击

国家授时中心还为国际标准时间(UTC)的测算提供关键数据。对其攻击不仅针对中国,更可能引发全球性的时间混乱,破坏国际协作的基础,影响全球范围内所有依赖精确时间的科研与经济活动。

三、细思极恐:苹果手机何以成为攻击利器?

此次事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载体就是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苹果是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外国手机品牌。美国情报机构正是利用了这一“便利”,将无数中国用户手中的通信工具,变成了其网络战的前沿阵地。

这绝非孤立事件。回顾近期苹果新手机遭遇的“验证服务器验证失败”群发事件,不禁让人怀疑其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技术博弈或安全警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他们曾经钟爱的品牌,其安全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

将视线放宽,以色列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惊心动魄的注脚。2025年9月1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会见美国国会代表团时,公然宣称:“任何拥有手机的人,实际上都握着以色列的一部分。”这番言论被广泛解读为,以色列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包括情报监控、芯片供应链等,渗透并潜在远程操控全球电子设备。此言一出,全球哗然,人们立刻联想到此前以色列通过在运往黎巴嫩的BP机中暗藏炸药并远程引爆,造成数千人伤亡的事件。这些活生生的案例,不断加剧着人们对西方通信设备安全性的深层忧虑。

 

6.jpg


四、破除迷思:“个人选择”背后的国家安全隐患

面对这些铁一般的事实,仍有一部分“果粉”心存侥幸,他们认为:“我用苹果是个人自由,它好用我就用。中国不是伊朗,我们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

这种想法,在当下无疑是危险且短视的。

美国从未手软:美国敢于通过手机攻击中国的授时中心,本身就证明其毫无顾忌,根本没把所谓的“市场规则”和“用户安全”放在眼里。在国家博弈的层面,任何一部留在关键领域或关联人员手中的西方设备,都可能成为被利用的漏洞。


“六度空间”的理论现实:即使你本人并非核心人物,但通过现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你的社交关系网可以被轻易绘制。有一种理论认为,通过六个人你可以联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这意味着,普通人的设备一旦被控,其数据也可能被用于分析和定位其社交网络中的关键目标。伊朗冲突中的教训表明,高层目标即使不用苹果手机,其身边人使用,也足以导致其位置暴露。

“棱镜”照出的真相:斯诺登揭露的“棱镜计划”早已告诉我们,在美国情报机构面前,普通用户的数据几乎是“透明”的。我们手中的西方设备,就是他们安放在我们身边,进行无死角监视与控制的工具。

因此,在中国继续使用西方的通信和智能设备,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安全威胁。一旦因设备漏洞导致安全问题,无论使用者有意无意,都难辞其咎。


五、自立自强:拥抱国产技术,筑牢安全防线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自觉排除西方的通信和智能设备,包括含有美西方核心芯片的各类终端(如手机、智能车等),已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将国家安全的核心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这方面,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科技品牌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选择。如今新出品的华为手机,从麒麟芯片到鸿蒙操作系统,再到各类硬件和应用软件,绝大多数已实现国产化与去西方化,构建起了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选择华为,就是选择安全,就是选择将数字命运的钥匙握在自己人手中。

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无论是谷歌当年因拒绝遵守中国法律、执意将数据传回美国服务器而退出中国市场,还是近年来不断被曝光的西方芯片、操作系统预留“后门”事件,都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核心技术买不来、换不来、求不来。我们必须发展并依靠自己的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安全。

 

7.jpg


六、反击与重构:中国式的“规矩”正在确立

面对美西方毫无底线的打击,中国不再隐忍,正在用一套组合拳进行有力的自卫反击。

在芯片领域:我们已对配合美国制裁的英伟达说“不”,并对高通展开反垄断调查。通过对关键原材料稀土的战略性管理,我们同样能影响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巨头的布局,将市场空间更多地留给已经崛起的中国芯片企业。

在设备层面:此次公开披露美攻击授时中心事件,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正在用美国对待中国企业的方式,予以对等还击。这旨在让美国明白,任何损害中国国家安全的行径,都必须付出代价。

这一系列举措,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的格局。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安心地使用纯国产的先进设备。而那些仍执迷于西方设备的用户,则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他们手中的设备可能使其成为潜在的“博弈牺牲品”。看看配合美国政策的英伟达、台积电、阿斯麦等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就不难理解:大人打架,小孩若不及时避开,很可能会被踩踏。


七、命运与共:个人选择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美国不宣而战,攻击中国授时中心,其行径已与战争无异。这警示我们,在数字时代,每一位普通中国公民,都可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成为美国用以要挟中国政府的“数字人质”。但反过来,如果我们全体国民都能提高警惕,主动远离美西方的各类智能设备(包括使用美西方芯片和系统的所谓国产设备),与国家保持同步,建立起一道广泛而坚实的“数字防线”,那么美国就很难再利用这些渠道对我们进行胁迫和攻击。

在中美战略博弈的关键时期,个人的“使用自由”必须让位于国家的“安全底线”。我们生活在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若国家利益因安全漏洞而受损,覆巢之下,个人的利益与安全又如何得以保障?

更何况,苹果、高通、英伟达等美国企业,其供应链的“去中国化”趋势日益明显。苹果大力扶植印度产业链,竭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在此情况下,我们每购买一部苹果手机,每使用一件包含美国核心技术的产品,客观上都是在为潜在的对手输送资金与技术,助长其未来打击我们的能力。

这并非我们反对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恰恰相反,是美国率先抛弃了这些原则,对我们进行毫无底线的围堵与打压。我们被迫进行的自卫与反击,是维护自身生存与发展权利的正当行为。远离苹果等美国设备,是我们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和正常反应,任何与此相悖的行为,在当下才是真正不正常的。

 

结语:握紧主动权,与祖国同频共振

美国攻击中国授时中心的事件,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它告诉我们,必须与美西方或者含有西方芯片、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只要中国有同等甚至更优的替代产品,我们就应坚定不移地选择国货。因为这不仅关乎性价比,更关乎安全,关乎命运。

现实正在给我们进行最深刻、也最朴素的教育:只有将产品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才能免于被算计、被控制的命运。只有祖国母亲,才会毫无保留地爱护她的子女,绝不会设下陷阱坑害自己的人民。西方列强在其战略利益面前,对他国国民从未真正怀有好心。

是的,与祖国站在一起,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在数字时代选择自立自强,才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最明智、也是最根本的选择。让我们擦亮眼睛,用行动支持国产科技,共同筑牢国家网络安全的钢铁长城,迎接一个真正安全、自主、繁荣的数字未来。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