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项立刚:为什么美国再也不会有基于生产制造的创新
点击:  作者:项立刚    来源:立刚科技观察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9-28 12:25:47

 

 

昨天在深圳参加华为的鸿蒙伙伴大会,作为鸿蒙智选的重要一员,我们一直是华为的合作伙伴,和众多友商一起在智能家居领域探索,做出了很多新的产品。昨天又有很多新的产品发布,有很多新产品我自己都很动心。

 

在下面交流时,不免说的苹果、安卓,他们依靠一个庞大的系统,也希望在智能家居领域有所作为,曾经也说过一些这种想法,但是最后会发现,苹果和安卓根本干不起这样的生态。

 

其实再说远一点,基于生产制造的创新,美国再也不会有了,往后的几十年几百年,也不可能重新建立起来。至于更远预测了也没有用。

 

人类打破了空间的隔绝,用集装箱船、铁路和飞机建立起运输系统,生产制造最核心的能力,就是产业配套,强大的产业集群会像一个产业黑洞一样,把世界的生产制造能力都吸掉。今天全世界的产业黑洞已经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形成,我们眼见的美国制造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崩塌,到了今天完全失去了竞争能力,再也不会起来了。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做个分析,我们在中国设计了一个产品,这个产品要把它生产出来,我们可以到东莞深圳一带,寻找代工厂,寻找配件和材料,一周时间就可以搞定,加工费和原材料加起来需要1000元,我可以先做1000个,成本是100万元。用这1000个去卖,卖的好,再做1万个,卖的不好,亏损是100万元。创业公司也是可以承担。

 

 

做同样的这样的一个产品,也是设计出来了,美国没有这样的代工厂,也很难找到配件,需要自己建厂,不收购买土地了,就是租一个厂房,至少需要签一年的合同,付一年的租金,还需要购买生产线,招30个员工,所有的这些成本都要加到生产成本中,同样的这个产品,1000美元的成本也不止,最后的价格将会是中国产品的10倍甚至更高。这怎么能和中国企业竞争?

 

今天信息产业,美国所有的新概念,都是基于传统的互联网,终端就是电脑和手机,什么比特币、元宇宙、大模型无不是如此,只要做新的终端,美国人就做不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做出来,如果要做太贵了,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

 

这种情况是不会有改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严重,随着美国金融势力的强大,如果要做生产制造,成本会越来越高,房租的成本会很高,运输的成本会很高,用人的成本会很高,找不到配件,找不到合适的研发人员,找不到有生产能力的工人。这样的产品做出来当然是天价。

 

 

这种制造业的崩溃是全方位的,不是什么电子信息产业,而是美国整个国家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汽车制造不能持续,大部分转移到墨西哥和世界其他国家,造船基本上是没有了,现有的船坞只是在修旧船,速度奇慢。钢铁厂全美只有一个了,造飞机都在不断的出事。

 

再往后面发展,制造业能力的衰退,逐渐渗透到军事工业,没有能力生产军舰,已经很清楚了,最先进的飞机也无法生产,以前的飞机坏一架少一架,修都修不了。

 

美国当然可以给外国产品加税,其实大家只要不过度反应,会逐渐发现就是加了100%的关税,美国人依然会要买外国的产品,因为自己生产不出来,生产出来的会比加了100%关税的还要贵。

 

从贸易战起来,我就很清楚的预测美国打不赢,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即使很多人接受不了,那是因为你们目光短浅并不了解实际情况,时间会证实我的预测完全正确。因为美国已经可以用金融过上好日子,一个过上好日子的人你让他去吃苦,绝对是不可能的。把一个制造能力开始崩塌的国家,永远不可能找回来。

 

无论是贸易战、科技战、关税战,中美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国不需要过度反应,慢慢的熬,一定会把美国熬崩了。

 

来源:立刚科技观察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