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从一篇文章的删除,到公园里的秋声
点击:  作者:伏生的自留地    来源:伏生的自留地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9-15 12:35:28

 

 

早上10点,按惯例在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指尖点下发布的瞬间,并未想过这篇关于《生万物》座谈会的文字会有怎样的回响——毕竟不过是将所见与零星思考梳理成篇,既无尖锐评判,也非刻意造势。

 

两小时后再打开后台,数字的跳跃让我愣了神:阅读量从几百到五千,再到破万,留言区里满是说出了我想说的”“原来这段细节有深意的共鸣。有读者逐段批注自己的观剧感受,那些带着温度的文字,像秋日里晒透的棉被,裹着细碎的暖意。我趴在桌前逐条回复,指尖敲得发烫,心里满是被看见的欢喜——原来认真记录的东西,真的能抵达同频的人心里。

 

 

这份欢喜没能持续到傍晚。手机铃声突然地响起,来电显示是单位领导,接通后传来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没有过多寒暄,只清晰地告知建议删除关于《生万物》的文章,语气里的层级感无需多言。我握着手机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车流渐次亮起的车灯,像一串被按灭的星火。挂掉电话后,我犹豫了片刻,点开后台找到那篇文章,按下了删除键。

 

删除提示弹出的瞬间,下午还热闹的留言区仿佛成了空荡的剧场,那些鲜活的互动突然没了踪迹。我坐在椅子上发了会儿呆,没有愤怒,也谈不上委屈,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释然。就像小时候在河边摸鱼,明明看到鱼群游过,刚要伸手,却被大人轻声制止这里不能摸,便乖乖收回手,转身去看岸边的野花。不是妥协,只是明白有些边界不必触碰,就像老人常说的老虎的尾巴碰不得,与其较劲,不如退一步,给彼此留些余地。

 

 

傍晚时分,索性关了电脑,揣着手机去芦水湾散步。秋意已浓,天空洗得透亮,高远得能容下所有细碎的云。往年这个时候,公园里总飘着雾霾,空气里裹着灰蒙蒙的颗粒,连鸟叫声都像是被捂住了嘴,闷声闷气的。可今天不同,风里带着草木的清苦,走两步就能听见啾啾”“喳喳的鸟鸣,此起彼伏,像一场即兴的音乐会。

 

我沿着湖边的小路慢慢走,看见几只麻雀蹦跳着啄食草籽,翅膀扑棱着带起细碎的落叶;不远处的柳树上,喜鹊展开黑白相间的翅膀,嘎嘎叫着掠过湖面,留下一圈圈涟漪;还有些叫不上名的小鸟,羽毛带着浅黄或淡褐的纹路,藏在树枝间,叫声细弱却清亮,像缝衣服时不小心断线的银线,轻轻飘在风里。它们姿态各异,叫声也千差万别,没有谁刻意模仿谁,却凑出了最生动的秋声。

 

驻足听了许久,忽然觉得人有时真不如这些鸟。鸟不会因为同类叫声不同而争执,不会因为姿态迥异而排斥,它们只管在空气好的日子里放声叫,在枝头自在跳,活得简单又坦荡。而我们呢?常常被各种规则束缚,被无形的线牵着,说话要斟酌分寸,做事要考虑后果,连表达喜欢或不满都要反复掂量。就像今天的文章,明明是真心实意的记录,却因为不合时宜而不得不消失,想来竟有些可笑。

 

 

走着走着,思绪飘到了之前去过的那些城市。去年在苏州,清晨去平江路逛早市,看见老人坐在巷口剥毛豆,声音软软的;前年在成都,傍晚坐在锦江边的茶馆里,听邻桌的人摆龙门阵,笑声脆生生的;还有在西安,深夜走在回民街,烤肉的香气混着小贩的吆喝声,热闹得让人不想走。这些城市各有各的灵性,苏州的温婉、成都的闲适、西安的厚重,没有谁比谁更好,只是各自活成了自己的模样。

 

从前总喜欢和朋友议论某个城市的好坏,说这个城市交通太乱,那个城市气候太差,可后来慢慢明白,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脾气,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你觉得嘈杂的地方,或许正是别人眼里的烟火气;你觉得冷清的街道,或许藏着别人珍视的宁静。就像现在,我不再轻易评价一座城市,只是把那些见过的风景、听过的声音,悄悄记在心里,偶尔想起时,还能闻到苏州巷口的桂花香,听见成都茶馆里的盖碗茶碰撞声。

 

 

至于人,更是如此。从前遇到不合心意的人,总忍不住吐槽几句,觉得对方不可理喻,可后来经历的事多了,才知道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背后的缘由。你觉得某人固执,或许他只是在坚守自己的底线;你觉得某人冷漠,或许他只是不擅长表达温柔。就像公园里的鸟,有的喜欢在高处叫,有的喜欢在低处跳,没有对错,只是不同而已。

 

天色渐渐暗下来,公园里的人多了些,有牵着孩子散步的,有跟着音乐跳舞的,还有像我一样独自闲逛的。晚风拂过脸颊,带着一丝凉意,却让人觉得舒服。我掏出手机,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何写起——就像每个下午一样,知道自己要写些文字,却不知道会写下什么样的内容。

 

这种不可知,从前总让我焦虑,觉得是浪费时间,可现在却觉得格外踏实。不用刻意规划主题,不用强迫自己迎合谁,只是跟着心里的感觉走,想起什么就写什么,写不出来就停下来看看风景。就像今天,从一篇文章的删除,到公园里的秋声,再到对城市和人的思考,看似零散,却都是真实的感受。

 

 

这样的生活,没有太多波澜,却摆脱了从前的芜杂与纷乱。不用为了流量刻意制造话题,不用为了迎合别人隐藏自己,只是安安静静地记录,踏踏实实地感受。就像公园里的鸟,不管有没有人听,都认真地叫;不管有没有人看,都自在地飞。

 

走回家的时候,路灯已经亮了,暖黄的光洒在路面上,映着树影婆娑。我掏出手机,写下第一句话:今天的秋声,很好听。

 

来源:伏生的自留地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从一篇文章的删除,到公园里的秋声

    2025-09-15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