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魏岳江:美以为何难以解决“乌龙”问题?AI能行吗?
点击:  作者:魏岳江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9-13 09:55:28

 

 

内容摘要:误伤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无意中使人身心受伤。在军事上,“误伤”一词成为术语 ,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沙漠军刀”联合作战行动中,多国部队发生多起自相残杀事件而正式被提出来的。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共发生误伤事故28起,在阵亡的146名美军士兵中,有35人是被己方火力袭击致死的。在28起误伤事故中,有11起是由于目标识别错误导致被己方空中火力击中的,占误伤总数的40%

 

近年来,世界各国军队发生“乌龙”“误伤”事故频发,成为媒体报道的眼球、军迷热议的话题。

 

202597日晚,也门胡塞武装发表讲话称,胡塞武装当天使用8架无人机袭击了以色列境内多个目标。其中一架无人机直接命中以色列拉蒙机场,导致机场停运、航班中断;三架无人机袭击了内盖夫地区的两个敏感军事目标;一架无人机袭击了阿什凯隆的一个关键设施;一架无人机袭击了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两架无人机打击了阿什杜德的一个重要目标。据胡塞武装称,此次行动成功实现预定目标,且以色列和美国的拦截系统“未能探测并拦截其中多架无人机”。

 

另据以色列军方当天的声明,埃拉特附近的拉蒙机场当天被胡塞武装无人机直接击中。以色列军方称,这架无人机“被防空系统侦测到,但未被归类为敌对无人机,因此拦截和预警系统未启动”。

 

2018917日,以色列战机采取以俄军机为掩护轰炸叙利亚目标,这一不负责任的行为致使俄军一架伊尔-20电子侦察机晚间被叙利亚防空火力错误击落,机上15名俄军人遇难。

 

以色列国防军2024515日在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发生一起严重误伤事件,造成5名以军士兵死亡,另有7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这些士兵均在伞兵旅第202营服役。根据以色列国防军的初步调查,在杰巴利耶营地与伞兵一起行动的一辆坦克在1519时左右向士兵聚集的建筑物发射了两枚炮弹。坦克部队从建筑物的一扇窗户发现了枪管,并认为是敌方的武器,因此发射了两枚炮弹,该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时隔3个月,以色列军队2024819日在整个加沙地带南部的一次失败空袭行动中造成一名以色列军官死亡,另有数人受伤。根据以色列国防军的初步调查,19日上午630分左右,以色列空军F-15战机袭击了汗尤尼斯地区两个目标。 其中一枚导弹成功击中目标。第二枚导弹由于技术问题,未正确滑翔至预定目标,而是击中一栋以色列伞兵驻扎的多层建筑。调查发现,这栋建筑距预定目标约300米。初步调查显示,上述导弹发生的故障是技术故障,并非人为导致。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空军在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机载侦察与预警系统,加强敌我目标识别训练,以防止海湾战争误伤背剧重演。然而,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美军仍不能解决误伤问题。例如:美军的F15战斗机是一种先进战斗机,在世界上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常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F15的绰号叫“鹰”。用“鹰”这个名字来命名F15是很形象的。然而,“鹰”也能吃“鹰”。

 

1994414日上午1030分,美军2F15战斗机在伊拉克北部禁飞区上空执行空中巡逻任务时,发现了2架执行和平使命任务的美国陆军的UH60“黑鹰”式直升机。由于当时2F15战斗机飞行员没有仔细判别目标真伪,误认为其是2架伊拉克的“雌鹿”武装直升机。于是,他们果断采取军事行动,先发制人,发射了两枚空对空导弹,一眨眼的工夫美陆军2UH60“黑鹰”式直升机化为灰烬。同期,美空军1A10攻击机在伊拉克禁飞区空中实施机动时,飞行员不分你我、行动仓促,盲目地向其中的地面行驶的一辆装甲车发射了2枚“小牛”导弹,却击中了参与行动的英军部队。

 

2024128日,美军位于约旦东北部的一个基地遭到自杀式无人机袭击,已致3名美军士兵死亡、多人受伤。这是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首次有美军士兵在中东地区的袭击中丧生。此事件发生后,美国初步调查结果:这起导致3名美军士兵死亡以及超40人受伤的袭击事件,可能是由于该基地的美军把发动袭击的敌方无人机,误当成了自家的无人机,所以才未使用驻地的反无人机武器对其进行拦截。而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致命错误,根据初步调查报告的说法,是因为当时确实也有一架美军自己的无人机正在返回这处名为“22号塔”的小型基地。而美国媒体发文披露了此次大规模伤亡背后的原因:当敌无人机在清晨袭击时,许多美军士兵还在睡觉。

 

2024829日,乌克兰确认乌军一架F-16战机在26日坠毁。一名乌克兰议员声称,这架F-16战机被乌军自己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击落,原因是“各部队之间缺乏协调”。在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这架F-16有没有可能是被乌克兰‘爱国者’导弹的友军火力击落”时,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回答说,“我无法确认——我看到了报道,但我就是无法确认。此事现在没有那么高的可信度。所以,关于这名飞行员死亡,以及战机是否被友军火力击落,我还无法回答。这确实是乌克兰人需要回答的问题。美国尚未被要求参与对这起事件的任何形式的调查。”另外,这起据称的“友军误击”事件还引来俄罗斯外交部的嘲讽:美制导弹正在击落美制飞机,对乌军新接收的这种“奇迹武器”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拥有的开始。俄罗斯外交部还讽刺说,乌克兰军队此举是为了不许俄军士兵因为击落F-16战机而得到褒奖。

 

随着人工智能武器由人工远程控制操作向半自主、致命自主武器系统发展,未来战场具有无人化特征。

 

不过,自主武器系统在无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打击目标,虽然尚未出现误伤误杀战例,但是由于其新奇、快速和模糊特性,存在导致意外升级或冲突的巨大风险,可能会出现失误、纰漏、故障、过错。这些问题可能呈现不同的形式,例如与不该交战的目标交战、不该打击的目标进行打击、在紧张时期越过边界杀害平民、在可被察觉的情况下先敌瞄准目标等。

 

这些失误和过错是人工智能性质的使然。人工智能依赖庞大的数据库为决策提供依据。然而,如果数据库太小、缺乏特定或罕见场景,那么人工智能程序本身因缺乏常识判断而导致错误或不当决策在所难免。

 

目前,无人机由侦察保障向人为控制打击、自主攻击方向发展,虽然未发生重大误伤误杀事故,那是因为以前无人机仅作为侦察保障,现在又作为单一空袭兵器运用,未参加联合作战行动,但是也发生小打小闹误伤误杀事故。

 

20112月,一架美军无人机就炸死了二十多名阿富汗平民,其中包括两名儿童。20114月,美军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执行空袭任务时,首次确认“捕食者”无人机利用远红外瞄准器对准了两名美国士兵,最后向他们发射了导弹。

 

无人机体积虽小、重量轻、结构比较简单,没有驾驶舱和座椅、仪表、生命保障系统等设备,采用模块式设计,便于更换任务组件。但是,整个无人机系统操作程序却比较复杂,一般包括无人作战飞机、遥控站和数据链。机载系统包括信息存储与传输系统、信息感知与对抗系统、任务规划与管理系统,以及飞行器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等等。因此,无人机与有人战机相比,无人机与操控员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和变化的程度要比有人战机复杂得多。一方面要求机载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要有安全可靠且冗长的数据链。另一方面对操控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操控员不仅要监控飞机的飞行状态,判断目标价值,适时改变航向,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关键时刻从控制中心发送动作指令,通过传感器传到无人机,使其能够实时快速地机动或攻击。从一定意义上说,对无人机系统操控员的要求甚至比对战机飞行员还要高。

加之,将来无人机要与有人战机一起协同作战,操控员除了要熟悉无人机系统操作要领外,还要了解其他飞行平台的操作技术。基于此,无人机在未来空战中误伤误杀不可避免,且作战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发生误伤误杀事故。据最新资料统计,在2001年至201110年期间,美军无人机共发生了95起飞行事故。这些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人为因素。美国空军研究报告指出,“捕食者”无人机的坠毁事故主要原因已从原先的硬件失效方面转移到人员操作失误方面。此外,无人机遥控站可以设在地面上,也可以设在飞行器和舰船上,对无人机进行跟踪、定位和数据传输要求人与无人机及各种设备共同工作、相互配合,通过人机交互传递命令,指挥控制无人机执行攻击任务。

 

操控员为了提高无人机生存能力,很可能不进行近距离的识别目标就先发制人,这就增加误判的概率。相关国家也在紧锣密鼓加紧研发利用海上、空中载体发射无人机技术,以期实现机动中人机(无人机)一体化作战。未来交战双方陆射、海射、空射无人机蜂群,敌我双方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操控员更很难识别敌我,即使无人机摆脱人为控制,也毕竟不如人聪明,也为发生误伤事故雪上加霜。

 

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条件下作战,智能化武器装备系统操作复杂,一旦某一元器件发生故障,就会关联整个武器系统性能的发挥,难免会出现发射的导弹偏离预定目标,不知打到何处。

 

由于交战双方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欺骗与反欺骗贯穿于整个作战的始终,一旦遭到对方电子干扰和压制,就很难做到准确发射,也可能会出现调转枪口,对准自己。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武器越来越复杂,就越需要人工智能瞄准系统进行识别敌我目标,防止误炸误击误伤事故发生。美军第18空降军下属的第82空降师、第10山地师、第101空降师和第3步兵师等部队,于2020年底启动了名为赤龙的瞄准系统试验。20248月,美国陆军在瞄准系统试验过程中开发出的可大幅提高识别目标效率的“梅文”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让小规模陆军部队每小时击中1000个目标。该系统结合了传感器和软件,使用户能够快速评估战场,收集大量数据并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分析这些数据,以识别目标并进行打击。

 

(作者:魏岳江,在人民网、中华网和三剑客等新媒体平台有专栏、曾被媒体称之为国际观察员、特约评论员、特邀评论员、特邀撰稿人;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