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顽固派借机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对中国共产党进行舆论和军事进攻,妄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存在的合法性,甚至“解散中国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
1963-1964年的不到10个月之内,中国共产党人发表了9篇惊世骇俗的与苏共领导人辩论的文章,史称“《九评》”。当时的历史环境,对于中国人民而言,可谓坚苦卓绝。
在艰苦的革命岁月,官兵们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坚守铁的纪律,便把“六项注意”写在包袱布上,行军时把它背在身后,宿营时就把它挂在墙上,时刻做到警钟长鸣。
怀揣一腔报国志的辛弃疾,北望中原,满腹忧伤,面对沉湎享乐不思进取的南宋朝廷,他无比惆怅,于是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了不朽名篇《青玉案.元夕》。
《共产党宣言》已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学者的专属领域。“它不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英国社会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指出,“它已经成为一部政治经典”。
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
一些人试图歪曲历史、割裂源流,否定党史的主流和本质。习近平再一次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历史照亮现实,回顾列宁在反对折中主义过程中的贡献,其中所蕴含的警示作用在当下并没有过时,我们要高擎唯物辩证法的旗帜,自觉排除折中主义的干扰与误导。
目前我国网信业界仍在广泛使用一些被淘汰或被修正的术语,以致概念滞后。若不及时修正与更新,难免思维定势越来越滞后和发生重要的判断错误。
《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之后,它几乎被翻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范围很广。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命运。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