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心得之十三: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判断美国外交走向的最简洁的方式

维护中国国家安全,也应当从封闭的和独守家门的模式,转变为积极进取和开放的模式;从制陆权为主的作战方式转变为集制空权和制海权为一体的现代作战方式。

曹伟伟 | 建党伟业之二:为什么是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选择的第一位领袖。不仅重塑了中国共产党,也重塑了中国。这不是水到渠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历经无数挫折、失败与牺牲后才选择的伟大领袖。

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心得之之十二:战略是关于国家“养生”的学问

战略也是布势的学问,迫使敌我矛盾向有利于我方转化的形势。上策是把敌人转化成自觉的朋友;中策是将对手转化为中立立场;下策的无奈之举才是消灭敌人。

曹伟伟 | 建党伟业之一: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众多政党中,唯有中国共产党得以存活下来,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努力聚结胜利的果实。

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心得之十一:没有政治方向的地理知识只能成为学科而不能成为科学

在战场上,“安身”就是保存自己,“立命”就是消灭敌人。毛泽东说“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

一口气笑穿极简印度史,简到崩溃,笑到流泪

一口气笑穿极简印度史,简到崩溃,笑到流泪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三道数学题,其中一题享誉世界,受到国际认可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当我们说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时,最先想到的一般是中国的文学、戏剧、建筑、音乐等等方面,很少人会注意到数学。

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心得之十:英雄的高度即民族的高度

中国历代王朝的国都从长安经洛阳到北京的迁动路线,恰好与东西走向的万里长城及黄河的走势大体平行,这反映了中国历史安全压力点由西向东变迁的轨迹。

张全景:毛泽东从未批评马寅初

事实上,毛泽东早年就主张节育,他在与蔡和森的通信中说,中国人多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好在人多上,也坏在人多上,应节制生育。

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心得之九:雷锋不是超阶级的牧师

拒绝与支配是具有同等效力的权力。历史上,支配权力的极端表现是压迫,拒绝权力的极端表现则是革命。革命是人民的权利,这种权利集合起来便形成新的权力。

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心得之八:中国崛起最需要的不是鸽派或鹰派,而是龙派

要牢记英美将力图把自己人,把特务打入中国国家机构里去。美国也好,法国也好,他们将企图从内部瓦解,甚至干出下毒这类罪恶勾当。必须保持警惕,对此一定要在意。

钱昌明:军事霸权帝国必然在历史上消亡──兼解尼克松的一个疑惑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真正的战争》中,曾提出过发人深省的问题:历史上的许多大国,都匆匆而过,“其它国家来而复去,其它帝国由兴而亡,何以中国能与世长存?”

军人追忆老兵继父:那个披着补丁军大衣的老人,儿子想你了!

晚上休息。回到宿舍,卸下武装,缓口气,马涛从柜子里取出毛巾,一张旧照片飘落在地上,照片上是一个穿着军装的英俊男子。

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心得之七:神多民弱,权散国乱

中国近中期战略重点任务是以台海统一为牵引,突破美国在东部海域意在封锁中国的从日本南经台湾岛、菲律宾、巽他群岛、终至马六甲海峡的所谓“第一链条”。

地藏王菩萨:积习难改的历史教训

改革近40年,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只占30%多,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将近70%,又该如何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判?符合总设计师邓小平画出的改革开放蓝图吗?

欧阳健:学术混子胡适是如何“暴得大名”的?

梁启超最初是追随康有为,从事变法运动而成名的;胡适则是“全无凭借”,真是史无前例的天纵英才。但只要将史料稍作梳理,这个神话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心得之六:喜光晕血,乃为政大忌

历史上取得胜利而又失去胜利并为胜利所毁灭的例子,远比取得胜利并巩固胜利的案例要多。因此,最好的战略不是仅能取得胜利,而是能巩固并消化胜利成果的战略。

张耀祖:排斥马克思

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为人类谋幸福,个人的幸福才是完美的!所以他最终达到了人生光辉的顶点。

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心得之四:中印之争,乃制度之争

现在反视“台独”分子,台湾海峡的海上屏障作用已经消失,台湾岛对美国屏障中国东进的作用也接近消失,那敢于玩火的“台独”分子的命运,就不会比阿古柏更好。

唐思通:图说前三十年老百姓生活状态,像是吃不饱饭饿肚子的吗?

让我们惊喜的发现,毛泽东时代老百姓的生活并非公知美粉信口开河所说的那样不堪与可怕,这个时代竟然是这么的祥和、安全、正义、幸福,像是吃不饱饭且饿肚子的吗?像吗?

郭松民 | 恩格斯:最知道金钱用途的人

恩格斯给马克思寄钱——差不多整整寄了一生——当然不是为了让马克思吃龙虾(作为好朋友恩格斯也不会反对),是为了让这位“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能够不停止他的思想。

周掌柜:华为“吓人技术”的30年往事

“吓人技术”是突发奇想,还是纯粹的媒体噱头?虽然这个“吓人技术”到底吓到多少人还无从考证,但“吓人”的背后,注定不会仅仅是一个传播提法那么简单。

许倬云:东汉与西罗马帝国为何崩解?

东汉是一个朝代,自有其明白的起讫年份。然而,东汉上承秦代与西汉的典章制度,作为一个政治体,其上限不能不溯及公元前第三世纪。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范围要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全中国。怎样确定各个时期的全中国范围,从此便成为我们不得不反复慎重考虑的一个首要问题。

赏读:真正的美丽,来自灵魂深处

从古到今,诸多的人,皆由外表长得是否养眼,来论断一个人的美丽。这是武断的,一个人真正的美丽,外在之美,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灵魂之美。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