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淮海胜利不仅靠小推车,铁路也出了大力
点击:  作者:西西河的康夫    来源:西西河的碎玉轩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5-30 16:52:00

 

 

在某种程度上说,打仗就是打后勤。对于淮海战役这场双方均投入几十万军队的战略性决战来说,每日人吃马嚼,所需耗费的各种物资累加起来数量极为惊人。

 

事后统计,此次战役期间,我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先后共计动员了543万民工,88万辆小推车和大车,76.7万头大型牲畜,30.5万副扁担和20.6万副担架支前。

 

平均每位解放军指战员身后,有9位民工提供运输保障,这才最终赢得了这场南线大决战的最终胜利。故而,陈毅元帅曾发自脏腑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不过,长期以来,我们只重点宣传民工的小推车,未免有些片面了。陈毅元帅那句名言的本意,是突出人民群众倾力支援是胜利之本。但是,我军从不排斥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参与淮海战役物资运输的还有1.36万艘船,以及约250辆左右的汽车,并且在战役过程中,我方还组织紧急抢通了津浦铁路。这条钢铁大动脉也为我军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我军一向重视发挥铁路运输的作用。因为哪怕一节车皮的运力,就能抵得上几百位民工。上世纪40年代末,国内的客货运列车皆为蒸汽机车牵引,时速不过3050公里,以现代的眼光看可谓慢得可以。但即便是这样的速度,火车跑上一个小时,也够民工们推着小推车,赶着牲畜走上一天。

 

正因为如此,华野于1948924日攻克济南后,华东军区着眼于为下一步必然会展开的南线大决战,迅速动员、调配人力和物力,立即开始抢修已被我方控制的津浦铁路济南至兖州段、胶济铁路济南至维坊段。

 

其中,津浦铁路的抢修工作自北向南逐段展开。19481117日,淮海战役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激战正酣,津浦线我方控制区最后一段工程,临城至兖州段开始抢修,计划于1949115日抢通。

 

2500余副夹板。

 

 

为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并争取提前通车,以便尽早支援淮海前线,津浦路沿线群众被紧急动员起来上山伐木,并按相关技术要求制成枕木。不到20天时间,滕县、济北、曲阜、凫山、邹县、滋阳等县群众就将17万根枕木送到了指定地点。

 

来自各县区的240余位铁匠日夜赶工,打造道钉和夹板。其中,永顺号铁匠铺的师傅们曾创下连续四天四夜赶工,在15天内打造了2000根合格道钉的记录。铁匠孙兴邦在干工时不慎误伤了自己的头部,他顾不上休息,稍加包扎便继续干活。铁匠孙凤年脚趾被砸伤,抡不动大锤,就改拉风箱。在打造夹板时,铁匠们反复锻打,力求夹板结实耐用。

 

有了趁手的物料,在铁路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铁路沿线男女老少齐动手,运土方,扛枕木,修路基、铺道床。华东军区地方武装一面保护修路群众,一面也参加抢修。沿途村庄妇女识字班纷纷成立护路小组,在铁路沿线搭起草棚,拿起土枪大刀昼夜巡逻,严防坏分子捣乱破坏。在军民的一致努力下,津浦线临城至兖州段于19481220日提前抢通,较计划整整提前了25天。1220日当天,就有火车满载着支前物资,从济南开到了徐州。

 

 

徐州于1948121日回到人民手中。125日,华东军区徐州特别市军管会铁路部部长赵锡纯、副部长符然等20余人接管了徐州铁路,共计接收了完好机车46台,破损机车79台,各型车皮1340节。

 

这个时候,华野主力刚刚将南逃的杜聿明集团约30万人马合围在陈官庄,中野全军及华野一部正倾尽全力,向作困兽之斗的黄维兵团残部发起最后的总攻。两大野战军急需大量粮食、弹药和药品补给。徐州军管会决定一面通过陇海铁路将此前在郑州等地缴获的军需物资,以及从华北转运来的大批弹药运至徐州,一面集中铁路工程人员和器材,从127日开始昼夜抢修津浦铁路徐州至宿县段。

 

 

抢修会战首先从茅村铁路桥开始。这座桥位于徐州铜山县茅村镇的京杭大运河上,是连接苏、鲁的交通要道。194811月中旬,徐州敌军为阻滞华野南下,炸毁了这座长约200米,共计20孔的铁路桥。徐州军管会组织业内专家现场勘查后发现,其中7孔损毁严重,桥墩坍塌,已无法修补,必须铲平桥座重建。鉴于铁路桥下的运河水流湍急,最深处达6米,最浅处也有2米深,因此军管会决定临时以枕木搭建桥墩,以争取尽快通车为第一要务。

 

据统计,军管会先后动员了2400余名铁路工人参加抢修工作,占当时徐州地区铁路职工总数的80%。其中,徐州工务段约500余名工人奋战在修桥的第一线。徐州机务段650余名工人负责运送修桥器材和枕木。徐州电务段约200余名工人负责修复沿线通信线路。徐州铁路材料厂共计77人参与准备各种修复材料。

 

抢修首日,原计划由45名工人从上午10时干起,到夜里24时铲平3个桥墩。由于大家忘我工作,下午15时许即提前完成当天计划。到当晚24时,他们不仅又铲平了3个桥墩,还用枕木搭好了2个新的临时桥墩。

 

 

本来按照计划,军管会安排铁路工人们两班倒作业。但从抢修第2天开始,工人们纷纷放弃休息,全员出动抢修,使原定14天完成的修桥工程,仅用3天半就提前竣工了。在修桥过程中,翻身当主人的铁路工人们不仅迸发出高昂的工作热情,还有诸多革新创造。

 

老工人王宝善在搬运石料时,先将石料装入平板车,再用轨道车拖到桥闸处,这办法不仅一次性装料多,而且运得也快,平均每趟能运3方石料,相当于12条小船的运量,被大伙儿称为工地上的“木牛流马”。刚开始搭枕木时,一个人来回只能扛1根枕木。王宝善又开动脑筋,将枕木置于圆木上,从钢轨上滚动着拖过去,既省时又省力,大大提高了运送效率,受到了军管会的特别嘉奖。

 

在抢修茅村铁路桥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沿线群众也全力配合。修桥土方全部由民工承担,许多农民甚至从百里之外赶运突击加工好的枕木,一根根整齐地摆放在路基上,方便铁路工人修桥。这座铁路桥抢通后,徐州军管会相关负责人亲临现场慰问,奖励参加抢修的全体铁路工人每人1斤猪肉。

 

行文至此,可能会有读者感到诧异:铁路工人们这么辛苦,如此高效地提前完成了抢修计划,怎么才奖励每人一斤猪肉。其实中国人能敞开吃肉,也就最近这230年的事。从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猪肉得凭票供应,即便你有钱,没有肉票也照样买不到肉。至于解放前,那就更惨了。劳苦大众一整年也吃不上几口肉,大年三十晚上能吃一顿饺子,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是时下的我们所能体会的。而在淮海战役中,从后方千里转运到战场上的猪肉,统共也才43万公斤。每位参战的华野、中野及地方武装指战员,在长达2个月的战役期间,人均只能分到一斤四两猪肉。由此可见,给参加抢修的铁路工人每人1斤猪肉,这得是多重的奖励,得有多鼓舞士气。

 

 

据统计,在解决黄维兵团的最后关头,我方通过铁路向中野输送了包括数百万发子弹、15万公斤炸药和15万枚手榴弹在内的大批弹药。到19481222日,我方控制区内的津浦、陇海铁路已经畅通无阻,大批军需物资得以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运向陈官庄包围圈前沿阵地,为全歼杜聿明集团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19481226日下午,徐州军管会在中山堂召开庆祝铁路抢通及慰问表彰大会。会上,市长周林对铁路工人和各界群众的卓越贡献予以高度肯定,并当场宣布:再奖励参加抢修人员每人半斤猪肉。

 

作者:西西河的康夫;来源:西西河的碎玉轩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