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张志敏|体系化发展:中国产业经济的必由之路
点击:  作者:张志敏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8-20 18:38:01

 

1.jpg

 

“中国的产业经济该如何发展?”这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核心命题。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当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韧性与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迫切。华为,这家在狂风巨浪中顽强生存并持续突破的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其发展模式与战略抉择,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中国产业经济的未来方向,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样本和启示:体系化发展,是中国产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


一、体系化发展: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是体系化的发展。这并非空泛的概念,而是将国家命运与个体福祉紧密联结、协同共进的系统工程。其核心逻辑在于:


1、构建命运共同体:通过科学设计的制度安排和利益联结机制,将每一个个体、企业都深度嵌入国家发展的宏阔体系之中。个体在为体系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必然分享体系发展的成果。


2、实现正向循环:个体贡献驱动体系进步 → 体系进步创造更大价值 → 价值公平回馈个体 → 激发更高昂的参与热情与创造力。这种良性循环,是实现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保障。


3、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体系化、集体化特征,必然要求并塑造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思想、文化等)。那些与这一发展基础脱节、阻碍体系高效运行的陈旧上层建筑,将在时代洪流中被逐步淘汰。


诚然,有观点认为实现共同富裕需“思想先行”,自上而下地变革上层建筑。然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存在决定意识。当一种体系化、集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被真正建立并高效运行,当绝大多数参与者因其带来的显著且不断增长的现实利益而被深度绑定,其维护这一体系的决心将无比坚定。因为“夺人利益”触及的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其引发的捍卫力量是空前强大的。


二、历史镜鉴:道路选择决定成败兴衰


道路的力量,在于它能将分散的个体凝聚为强大的集体,并为集体中的每个人指明核心利益的所在。


革命道路的凝聚力:回顾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无数革命战士何以能前赴后继、甘洒热血?根本在于,他们坚信并亲身体验到:只有这条道路,才能让他们成为国家的主人,摆脱剥削压迫,获得解放与自由。这条道路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了无坚不摧的集体力量,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共同的、明确的、不断增长的核心利益,是凝聚人心、激发信仰般力量的源泉。


苏联解体的警示:反观苏联的悲剧,其根源在于背离了最初的体系化、集体化道路,走向了修正主义。当少数特权阶层(既得利益集团)通过掌控体系积累了巨大权力,并与旧有的、非体系化的道路形成“命运共同体”时,他们为了彻底摆脱苏联体制对其“放飞自我”的限制,不惜推动国家解体,哪怕这违背了人民的意愿。这深刻说明:体系化道路要稳固,必须确保其领导者始终与道路同心同德,不能有“另起炉灶”或“走回头路”的异心。 关键在于,从高层到基层,都能充分、公平地分享体系化发展带来的红利,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


历史雄辩地证明:选择并坚持一条正确的、能持续增进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发展道路,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

 

2.jpg


三、华为模式:体系化发展的企业典范


华为的崛起与韧性,正是中国产业经济体系化发展道路的微观缩影和成功实践。其核心特质在于:


1、全员命运共同体:从创始人任正非到一线员工,华为内部对“华为模式”拥有高度共识和坚定拥护。这并非空谈,而是通过独特的股权结构(员工持股)、奋斗者文化、价值评价与分配机制等制度设计,将企业发展与员工利益深度绑定,形成了强大的内部凝聚力。


2、高度体系化与集体化:华为模式的核心是强大的体系能力。


研发体系:持续巨额投入(如鸿蒙系统研发费用达数百亿),建立全球化的研发网络,形成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快速迭代能力。


供应链体系:追求端到端的可控性,建立备胎计划(如“鸿蒙+欧拉”替代安卓,麒麟芯片替代高通/联发科),打造强大的抗风险韧性。


管理体系:引入并优化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如IPD集成产品开发),强调流程化、标准化、数字化,以严苛的质量管理(贯穿全产业链)最大程度压缩腐败空间,提升整体效率。


价值分配体系:强调“以奋斗者为本”,依据在体系中的贡献(而非简单的资本或职位)进行价值分配,实践着“多劳多得”的体系化公平。


3、战略前瞻性与自我革命:华为的备胎计划(“极限生存假设”)是其应对美国极限打压的基石。任正非多年前就预见到技术封锁风险,未雨绸缪,投入巨资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栈(芯片设计EDA工具、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编程语言等)。这种深刻的危机意识和主动的“自我革命”,使华为在美国的全面制裁下不仅生存下来,还实现了艰难的“王者归来”。


4、产业引领与体系赋能:华为不仅自身构建了强大体系,更致力于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体系化升级。


智能手机产业链:麒麟芯片的突破(从Mate60的“守口如瓶”到Pura80的自信公开)、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构建(用户超千万,度过生死线),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芯片设计和移动操作系统两大核心领域正加速实现自主可控,摆脱西方知识产权体系束缚,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链(如半导体设备、材料、制造、软件生态)的整体跃升。IDC数据显示,2025年Q2华为以18.1%的份额重夺中国手机市场第一,是其体系化能力在终端市场强势复苏的证明。


智能汽车产业链:华为的介入带来了“革命性改造”。鸿蒙智行模式(智选车)通过深度赋能合作伙伴(如赛力斯问界、江淮尊界),将华为在ICT领域的技术优势(AI、通信、操作系统、芯片、传感器)与汽车制造深度融合:


智能化革命:打造“最强智驾”和“最强智舱”,重塑用户体验和安全标准(主动/被动安全)。


生产模式革命:利用AI赋能个性化定制。如江淮尊界项目,通过AI学习顶尖工匠技艺,融合多大师能力,实现高端豪华车的个性化、规模化、高效化生产,对西方依赖手工定制的超豪华品牌形成“降维打击”,打破其高溢价壁垒。


商业模式革命:问界系列在30-60万价格段“一家独大”,尊界剑指70-100万超豪华市场,成功实现了余承东“将BBA(30-50万)一把干掉”的豪言,彻底改变了中国高端汽车市场被外资品牌垄断的格局,证明了体系化赋能带来的强大产品力与品牌力。这种成功吸引了众多车企寻求与华为合作(“排队见任总”),进一步壮大了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的体系化阵营。


华为模式的成功,清晰地展示了体系化、集体化发展模式在现实中的强大生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它不仅是企业生存壮大的法宝,更是中国产业经济突破围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3.jpg


四、体系化发展的挑战、机遇与必然性


推广华为模式,构建国家层面的产业经济体系化发展格局,前景光明,但挑战严峻:


1、部挑战:美西方的遏制与产业链争夺:

   

“脱钩断链”的倒逼:美国主导的技术封锁、供应链断供,是迫使中国加速体系化、自主化进程的“最大功臣”。它残酷地揭示了关键技术、核心产业链受制于人的巨大风险。

   

话语权争夺与舆论抹黑:美西方及其代理人利用其强大的全球话语权优势,通过舆论战、水军抹黑(针对华为等领军企业)等手段,极力阻挠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去西方化、核心技术自主化、发展模式体系化上取得突破。其目的就是延缓中国产业升级步伐,维护其全球收割的旧秩序。

   

品牌认知壁垒:苹果、特斯拉等美国品牌长期享受全球霸权背书形成的品牌溢价和市场优势,培养了部分消费者的“崇洋”心理,增加了中国高端品牌(如华为汽车)突破的阻力。


2、内部挑战:思想阻力与利益调整:

   

路径依赖与观念束缚:部分群体对旧有发展模式(如过度依赖外资、市场换技术)存在依赖,对体系化、集体化模式的理解和认同不足,甚至抱有抵触情绪。


利益格局调整的阵痛:体系化发展必然涉及资源重新配置、利益格局重构。打破原有的、可能滋生腐败或效率低下的非体系化利益链条,会遭遇既得利益者的抵抗。


3、历史性机遇:科技革命浪潮:

   

新能源革命:为中国在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赛道。中国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环节已形成领先优势。

   

人工智能革命:是体系化发展的最强赋能者。华为在汽车个性化生产、智能驾驶、工业智能化等领域的实践,展示了AI如何颠覆传统模式,实现“降维打击”,极大提升体系效率和创新能力。

   

数字化革命:鸿蒙生态的崛起,不仅是操作系统的替代,更是构建中国自主数字生态底座的关键。中央及地方政府强力推动鸿蒙应用与适配,正是认识到独立自主的操作系统对国家数字安全与核心利益的极端重要性。


4、理解挑战,更应看到体系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维护国家产业安全与核心利益的必然要求:脉交予他人之手。体系化发展,实现核心环节自主可控,是生存和发展的底线。


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需求:体系化模式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通过高效、透明的体系管理减少腐败损耗,通过基于贡献的价值分配实现“多劳多得”,能更有效地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参与者,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赢得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选择:美西方深知,一旦中国在高端产业(如芯片、操作系统、智能汽车等)完成体系化布局并形成强大竞争力,其依靠技术霸权、品牌溢价收割全球的旧模式将难以为继。体系化发展是中国产业经济突破封锁、赢得未来的“胜负手”。

 

4.jpg


五、未来路径:坚定不移走体系化发展之路


站在全局高度审视,当下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残酷的“产业战争”。赢得这场战争,为中国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经济的体系化发展:


1、坚定道路自信:深刻认识体系化发展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以华为等为代表的企业所探索的成功模式,将其经验总结提炼,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广。


2、拥抱科技革命:将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等作为驱动体系化升级的核心引擎。持续投入基础研发,鼓励原始创新,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和“降维打击”能力。


3、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强链补链延链: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如先进光刻机、高端芯片制造、核心工业软件)。

   

打造产业生态:以领军企业(如华为)为龙头,构建开放协同、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圈,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提升,实现全产业链的体系化升级。

   

强化标准与质量:将华为等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向全产业链推广渗透,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制造”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4、优化制度环境与价值分配:

   

深化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体系化发展扫清道路。

   

完善法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不正当竞争和腐败,营造公平透明、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健全分配机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体现“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确保体系化发展的红利公平惠及所有建设者,巩固利益共同体。


5、巩固思想阵地,应对舆论挑战:认清美西方舆论战的本质,加强对体系化发展道路的宣传阐释,凝聚社会共识。支持像华为这样的“先锋”企业,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恶意抹黑,营造崇尚创新、支持自主、团结奋斗的良好社会氛围。


结语:路线决定命运


“路线才是核心!”——这铿锵有力的论断,揭示了国家与产业发展兴衰成败的根本规律。华为在惊涛骇浪中的探索与成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体系化发展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它为中国产业经济穿越迷雾、破浪前行点亮了航标。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支持中国产业经济坚定不移地走体系化发展道路,不仅关乎产业升级和经济繁荣,更关乎国家核心利益、民族复兴伟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前途光明的必由之路。让我们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拥抱变革,沿着这条正确的路线奋勇前进,共同赢得中国产业经济更加辉煌的未来,赢得与西方竞争的决定性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与伟大复兴!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