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郭松民 | 从《霓虹灯下的哨兵》看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纪念毛主席逝世42周年

在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强大到足以战胜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旧文化之前,就只能给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文化以自由,而不能给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文化以自由!

不服不行:历史上6次反毛泽东,次次付出血的代价!

质疑反对毛泽东,非今日始,而是从建党以来便开始了;但是,每一次反毛,都导致大批的党员、战士、干部、支持红军的百姓尸横遍野,血流遍地!

吴继金:毛泽东讲党课的艺术

毛泽东曾深有体会地回忆他在“抗大”讲党课时的情形:“不能照书本去讲,那样讲,听的人要打瞌睡。自己做准备,结合实际讲,总结革命经验,听的人就有劲头了。”

怀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追星”,星追主席

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奉献了毕生精力。他是个实实在在的爱国者,一切为了自己国家的劳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

前非统秘书长萨利姆:非洲仍需要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多次接见那些来自斗争前线的非洲人民的代表团。除了代表中国人民表示对非洲人民的坚决支持,也给他们提出十分中肯的,后来证明是睿智的建议。

历史在不断证明毛泽东的正确与伟大

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当建到第二层楼时,绝不应该否认第一层楼的价值和作用;毁坏第一层也许就会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

面对百姓的恶语,毛主席对干部说:要容许大家说话!

面对百姓的恶语,毛主席对干部说:要容许大家说话!

抗美援朝毛主席两次亲自点将:此人非去不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决策,在选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时,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年仅40岁的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

毛主席:损失一头驴,这笔账我们迟早要和蒋介石算清楚!

此书并不浓墨重彩于伟人日常用语之“幽默”,也不着力于渲染伟人生活轶事之“趣谈”,而是试图在更广阔的领域从幽默趣谈而高于幽默趣谈的角度,反映这位伟人光辉的一生。

毛主席严肃指出:领导就是预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毛主席指出:“什么叫做领导?领导和预见有什么关系?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

王南方:毛泽东、郭沫若与齐白石三人“争画”的一段珍闻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读了毛泽东充满真诚亲切、谦逊有礼、尊老崇文之情的信,白石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没有毛主席,即使赶走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民也绝站不起来!

毛主席的策略是“拖着”,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反正原子弹在搞着,只要他什么也不批,将报告搁置,原子弹就能继续搞。

关山远:杨开慧的哥哥请毛泽东帮忙在北京安排工作,这是他回的信!

近读《毛泽东年谱(1949-1976)》,读到一个有趣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的亲戚、同学、故交纷纷给他写信,要求进京安排工作。毛泽东是怎么回复的?

【重读毛选】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农家“不灭”的毛主席像!这才叫真正的民心!

1949年中国的钢产量才是区区的15万吨,而英国的钢产量,已经达到了1500万吨!而在他去世时的1976年,中国的钢产量已经达到了2000万吨的水平,已经逼近了英国2200万吨的钢产量!

中共工人运动的鼻祖——毛泽东

考察中国工人运动的开展,则可以上溯到中共建党前很长时间,但考察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尤其是考察中共具有严密组织和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则源头是毛泽东。

胡新民:建国后毛泽东最早的两次外地调研

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调查研究思想,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毛泽东向黄炎培借王羲之真迹(组图)

毛泽东一拿到这本王羲之的真迹,也是如获至宝。他只要工作一停下来,便翻开这本真迹,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一会儿凝视着字迹仔细琢磨,一会儿又提起毛笔,对照着练习。

郭德逊:毛主席把以权谋私的干部公布于众

“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旨意。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哈佛大学学者谈论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战胜蒋介石

自从有了互联网,中国社会民众的言论有了宣泄渠道,试图用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方式来把控舆论走向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

戴诚:我们台湾都是喊毛爷爷,不叫毛主席!

三年前台湾一位在大陆搞发电技术的老板在我家吃饭,我给他酒杯倒上酒,大家准备举杯畅饮时,他确双手端起酒杯站起来转身向朝着南向的墙壁走过去。

任志刚:毛泽东是神吗?《为什么是毛泽东》使我们陷入思考!

毛泽东是神吗?这个问题常困扰在很多人心中。最近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为什么是毛泽东》使我们陷入了思考。

这本书是有怎样的魔力,让毛泽东读了24年?

毫无疑义,作为大政治家的毛泽东决不是为读史而读史,而是以史为鉴,吸取和运用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智慧和各种启示。

关于抗美援朝,美国官方数据证明毛主席伟绩!

纪念朝鲜战争胜利64周年。把在美国拍照的美国官方数据亮给大家,当时看完后感慨万千,心中充满自豪。

任志刚:“平等”——这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

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才辈出,后人以百家争鸣来形容当时的盛况。孔夫子只是百家之一,他的凸显是被后来的帝王扶上了统治地位而已。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