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降水线北移正在改变中国生态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猫哥的视界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10-17 10:42:02

 

   

降水线北移正在改变中国生态。

 

中国的气候历来以秦岭为分界线,一侧是湿润温暖,另一侧则是干旱寒凉。

 

今年丰沛降水不但过了秦岭,而且还穿越青藏高原了, 非但穿越整个青藏高原,并且在新疆两大盆地(塔里木、柴达木)下雨,已经保持3年了。

 

现在新疆的植被变化,以一年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在狂奔。 

 

内蒙古的植被,今年的速度是四十公里的速度在狂暴的恢复。

 

黑龙江的林区也开始出现大量的肉植阔叶树木。

 

 

如果能这样保持下去10年,黄河就会变清了。黄河流域最近三年,河套的植被也开始恢复了。河套植被三年恢复的数量是过去二十年的总量。

 

大陆型气候最好时期的气候临界点即将到来了,唐朝不能满足我们了。

 

哈密地区的植被也开始恢复了,有几个朋友是专门干这个的, 考察结束时,今年他们跑了半个中国观察植被。

 

 

比较明显的是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降雨连续三年出现了降水覆盖的现象。

 

要知道,塔里木盆地曾经是中国的高温少雨最严重地区, 以前的降水云层根本就跨越不了那些绵延的沙漠带。

 

现今连续三年,降雨可以覆盖整个塔里木盆地了。

 

如果这个气候可以继续这样保持下去的话,那么从明年开始,降水会覆盖柴达木盆地。

 

一旦柴达木被降雨覆盖了,古河流就会重启了, 最快十年内,古河道就会开始重新流动起来。 

 

若羌的四条支流恢复水流了,今年若羌流域居然还出现洪水了,阿里无人区居然开始长树了,看看他们拍的照片。

 

 

惊奇!塔克拉玛干沙漠突现创纪录洪水。

 

20217月,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干旱了无数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突现创纪录洪水,300平方公里的范围全都是水,沙漠变湖泊,这是新疆还是新乡?

 

 

不巧的是,我国中石化西北油田正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玉奇片区,所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创纪录洪水竟然带来了不少的财产损失。

 

50辆勘察车辆泡在水中,3万套设备被洪水淹没,河南人民在中原卫河的抗洪还没结束,石油人不得不在新疆沙漠中抗洪。

 

 

这将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是一个大周期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短暂的间歇性问题。 

 

降水增多会导致北美的一半土地变成沼泽,即北美地区会在十年内进入到以前曾经的沼泽状态,而密西西比流域会变成盐碱地(因为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

 

 

今年6月,与俄罗斯交流了气候变动的问题,对方表示:水汽已经过乌拉尔了,新西伯利亚地区的降水增多,导致东欧地区的阔叶一年生草进入到了新西伯利亚地区。

 

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俄罗斯会取代美国变成全球最大粮仓。

 

因为气温升温导致了俄罗斯很多地方,出现了冻土融化,导致冻土带的房子陷进沼泽。 

 

他们的结论是,从气候的角度上说,中国长江以南的地方,会在十年后看不到冬天,温度会逐步升温,茂林生长,然后,你们就变成满林子里跑的野物了。

 

他们看到蕉类植物过秦岭了,你怕不怕?野生芭蕉过秦岭,那还是唐朝以前的事情了。

 

今气候变化太奇葩了,而且中国的雨极也在发生漂移改变。

 

以前是四川的雅安,四川盆地以前之所以雅安地区降水过多的原因,是因为气温不足够高,驱使水分的动力无法使含水汽的云层飘越过秦岭和川北高原,所以水分就全部泼在雅安那儿了。 

 

说到黄土高坡,最近三年来黄土高坡变绿了。

 

那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绿色植被增多,中国广大西部地区变成绿水青山,将是在十年内可以看到的现实情景了。

 

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曾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70年代至80年代这里就有十年九旱之称,全市近80%面积水土流失。

 

 

与此前截然不同,如今的黄土高原已是满眼绿色。

 

据延安市林业局数据,18年间,延安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46万亩,占到国土面积的19.4%

 

与退耕还林前入黄泥沙相比,2010年以来的7年降为每年0.31亿吨,降幅达88%

 

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吨降为1077吨,降幅88%

 

 

为了用数据进一步说明黄土高原的“绿”,大地量子运用遥感卫星技术,提取了延安2001年和2021年的森林覆盖率数据。

 

从这两张遥感卫星图上能明显看到,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市在过去的20年间,森林覆盖率增长约56%

 

 

从宏观角度看:400毫米等降水线北移,导致北方地区降雨增多,对中国不是坏事。

 

谭其骧先生的研究揭示:前有汉唐盛世北方多温暖多雨,甚至西周以前黄河流域可以养桑蚕。

 

后有北方游牧民族挥刀南下,也是因受极寒天气下求生欲望所驱使。

 

近些年中国降水线不断北移,有助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改善,养育更多生息。

 

 

400毫米等降水线,在中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农耕文明“生命线”。

 

一边半湿润、一边半干旱;

一边是森林、一边是草原;

一边是农耕、一边是游牧;

一边人口密集、一边人烟稀少……

 

来源:知乎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降水线北移正在改变中国生态

    2025-10-17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