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申鹏: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
点击:  作者:申鹏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9-06 19:18:29

 

1.jpg 

看完阅兵,其实就只有一个感慨。


“和平来之不易”。


不光是我们的和平来之不易,更是世界的和平来之不易,你看看这些导弹战机无人机,如果换一个国家……你猜是个什么情况?


咱们得庆幸“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


其实应该给每个中国人都发一个和平奖的,我们是捍卫世界和平的压舱石。


有人说美国得感恩,作为假想敌,给他们准备了这么多先进的东西,实际上你高看美国了,这些技术储备它大多都没有,这些东西也不是为它准备的,它没有高超音速导弹,它没有智能化无人战车,它没有先进的无人机,它也没有一流的相控阵雷达……它早就是落后的一方了。


因为这些技术,不但超出了世界各国的预想,也超出了我们普通人自己的预想,长期关注军事的军迷们都看不懂了。


比如JL-1那个大家伙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是“巨浪1”,没想到是空射战略导弹“惊雷1”,惊雷是六爷挂载的,不怕六爷挂得多,就怕六爷挂一颗。


再比如东风东风61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啥?都东风61了?从来没听过啊!然后现在只知道射程特别远,远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反正全球覆盖,无法拦截。

 

2.jpg

 

3.jpg


再比如说那些鹰击-15反舰导弹、鹰击-19、鹰击-17、鹰击-20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种类丰富得令人眼花缭乱,还有那些新型鱼雷、特种水雷、无人潜航器,还展出了一种尺寸巨大,长度惊人的无人潜航器,看着就令人安心。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非得有极强的“战略想象力”,才能猜一猜它们真实的作战方式和适用环境。当你看到其中几个造型奇特,设计别致的家伙时,就明白,美军航母编队在它们面前,和活靶子差不多。


飞机就不用谈了,最近唯一在国际战场上大发神威,六比零打爆欧洲第一战斗机的那个……回到自己家,只能最后拉彩烟,搞文艺表演。

 

13.jpg

 

14.jpg

 

更为惊人的是无人机和反无人机方阵,阅兵中展示的无人机包括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忠诚僚机、无人制空战斗机、无人舰载直升机……大家有没有六辆车上有六个型号的无人机吗?长得都不一样,无人机多得连队形对称都顾不上了,看来咱们是“饱和式研发”,各种技术路线、各种气动外形都造了一遍,高性能战机需要吹风洞,刚好,我国风洞建设世界第一。


比如说那两个大型无人僚机……进气口居然完全不同,这就是两种飞机,而且它外形上,有点像之前的六代机……合着J20S五代机带的是六代机僚机啊?

 

15.jpg


你再看反无人机方阵,那更是花样百出,比科幻电影都激进,比如激光反无人机武器系统、高能微波武器系统……不要问威力大不大,就问你那个大眼睛萌不萌。咱们的武器研发太卷了,走的是左右互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路线,你出一款无人机,我就要出一款反无人机装备,技术路线更是百花齐放,有针对大型无人机精准击落的,还有天罗地网针对蜂群无人机的。

 

16.jpg

 

17.jpg

 

18.jpg

 

看了这些装备,很多人才会明白新能源就是未来,没有强大的电能,没有强大的三电系统,这些高能武器、乃至于相控阵雷达、光电传感器是没办法驱动的。


美国在军事上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


他们的立项、研发、落地、制造都太慢了,而且在每个环节都被制造业供应链掣肘,限于制造业空心化产业链不全,美国无人机只能到处采购低端版本,限于稀土无法本土加工,美国的雷达长期落后,限于风洞建设被废,美国下一代战斗机目前都是纸上谈兵的PPT,甚至就连PPT都不够有想象力了。


美国那边的媒体还在挽尊,说“这些装备虽然先进,但目前还缺乏实战经验”,这话我们听了没感觉,但你猜实际上是不是有别人听了坐立不安?


懂王说他看了一晚上阅兵,虽然语气有点破防,但还是掩盖不住羡慕嫉妒的神情;海格赛斯说“美国不追求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说明他们不傻,虽然他们不懂那些是什么,但他们知道美国是做不到的,美国不是不行,是没有。


时代真的变了,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定不移地科教兴国、举国工业化、吃下全部工业体系、在关键领域全力攻关……一定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把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那边去。


这次最大的亮点其实就是“领先世界”。


不用怀疑,在导弹、雷达、战斗机、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战车、海上武器等领域,东大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了,不是“代差”,而是差了好几代、对方永远追不上的“代差”。


举个例子,那个巨大的、完全用于实战、可以击落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激光武器……全世界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再比如带一堆忠诚僚机的J20S,放在当今世界上,更是降维打击,现役根本没有能够和它抗衡的对手。


再比如那一堆型号不断“进步”的战略导弹、高超音速导弹、空基核导弹、潜射核导弹、长距离巡航导弹、天罗地网一样的反导武器……简直是把“自相矛盾”玩到了极致,假想敌根本不是敌人,假想敌就是自己。

这是真正的科技优势。


再重复一遍,对手不是不行,是没有。


他们没有工业体系,没有产业链,没有工程师和成熟工人,他们甚至连原材料加工都要靠进口,激光武器、雷达、各种光电传感器、精准控制、信息支援、电子对抗……都需要电,也就是电池、电机、电控,还有发电、输电、储电系统,需要一整个成熟先进的电气化产业。现在,全世界只有我们能够做到。


还有现在新式武器装备的材料和结构,和以前也完全不同,它们需要更多先进的高新材料,这背后又是一整套特殊材料、金属冶炼、锻压加工、智能生产系统……对方连钢铁、金属冶炼、稀土加工都搞不定,那他们是没办法制造这些武器的。


对方落后的不是一两个单一领域,而是整个底层架构的腐朽、衰败和过时。


其实大家平时可以多去自己家乡的工业园区,多关心关心产业,多看看一些基础的不起眼的设备和零部件是怎么生产的……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91年,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不是美国不是德国不是法国,而是工业总产值碾压G7国家之和的东大。


你觉得,欧美那些长期去工业化的国家,那些连雷达零部件都不能自己生产、稀土加工都要靠进口、高超音速风洞都没有的国家……他们的军队还能保持什么“优势”吗?工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美国、法国、德国连汽车轮船这些民用品都生产不好,他们何德何能生产领先的武器?


我们五代机J20的水平他们就拍马都赶不上,我们六代机J36和J50他们更是望尘莫及,我们随便放出去一个外贸版的小幺J10,靠着强大的雷达、空空导弹、作战数据链就能打得他们满地找牙……实力不是靠辩论出来的,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


从目前的实力看,东大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热爱和平、最懂得克制的文明,堂堂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工业总产值碾压G7国家之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工业克苏鲁,发电量是美国的两倍,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2.6倍,水泥产量是美国的22倍。东大造船厂生产的船舶总吨位超过全球产量的50%,汽车产量是美国的三倍……大家都知道,现代战争,生产力就是“战斗力”,如此逆天的生产力,只用来建设和发展,难道不是最大的温柔吗?


换了美国有这样的实力,它会做什么?


当年世界为什么会发生世界大战?因为当时世界上有很多“工业国”,今天为什么没有发生世界大战?因为今天全世界其实只有一个工业国。这个工业国过于宽厚、温柔、善良、热爱和平了。


现在的情况是——短时间内,对手如果理性的话,几乎不可能发动任何大型战争,因为他们自己都知道差距有多大,那是自寻思路,自己终结自己的霸权。


但我们不会停下,新装备、新技术会继续像物种大爆发一样出现,东大未来时间内在电气、通信、新材料、新能源、战机、战舰、航天取得的成就,可能会比全人类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都大,也就是说——东大会背负着整个人类文明前进,走向星辰大海。


留给对手跳脚破防的时间不多了。


你可以把这个看做新一轮的“星球大战计划”,只不过这次是不是美国发起的,它没有能力发起,它连那些PPT都过时了。我们无心搞军备竞赛,因为对面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假想敌,我们只能孤独地向前……对于美国来说,问题是你跟不跟?


哪怕这些导弹、战机、战车、战舰、无人机、机器人都是模型,就问你跟不跟? 


前两年去世的基辛格的《论中国》一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在他看来,西方的战略,好比国际象棋,追求结果;中国的战略,好比围棋,追求“势”。


中国人向来不追求一时的决胜,中国人喜欢“论持久战”,喜欢比拼历史的耐心,汉高祖白登之围的时候,唐太宗渭水之盟的时候,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时候,抗战太原会战失败的时候,90年代台海危机的时候,形势都是很危险的,但中国人不追求一时的决战决胜,而是希望能够一步一步积累优势,最终“攻守之势异也”。


《论中国》一书中还曾写过:“(历史上)中国不仅在人口和疆土上远远超过欧洲诸国,而且直到产业革命前,仍远比它们富饶。一套运河体系把江河湖泊与人口中心连接起来。数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生产率最高的经济体和人口最密集的贸易地区。由于中国基本上自给自足,其他地区对它的辽阔和富饶只有粗浅的了解。过去的2 000年里,有1 800年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都要超过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直至1820年,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大于30%,超过了西欧、东欧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值......”


连美国人基辛格都知道,近200年,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的意外,不是常情,那么,如果中国真能回到属于她的位置,并不意外。


“自古以来,西方国家的建立,总有一个开端,但中国似乎没有这个概念,在他们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随时都是一个起点,每当他们建立起大一统盛世的时候,总是不认为这是创造,而是复兴,是回到巅峰,似乎那个巅峰的中国,早在黄帝之前就存在一样”。


“中国人有一种迷之自信,总觉得自己本就该在那个位置,目前的情况只是因为一些意外,当意外过去,他们慢慢积累,终究会回到那个位置”。


你别说,他还真的很懂。


现在,我们的大势已经到来,而美国,早已去势了。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