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文木:关于ABC的两种思维逻辑——读列宁《论俄国革命》
点击:  作者:张文木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8-25 10:08:52

 

 

 

第一种逻辑∶有A才有BCAC的原因。第二种逻辑∶有C才有BACA的原因。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样式〔C〕决定改变世界的路线和手段。〔A.B

 

第一种逻辑中,学问是人生方向的前提,读书是使用书中知识的前提,毛泽东说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这里是C决定BA。辨证逻辑的知识来自历史和生活经验,形式逻辑的可来自学堂。

 

 

ABC序列中有两种逻辑:第一种逻辑∶有A才有BCAC的原因;第二种逻辑∶有C才有BACA的原因。在这两种逻辑中,第一种属形式逻辑,第二种属辨证逻辑。第一种是书院的设计,是存在决定未来,内容决定本质,手段决定目标,道路决定方向。第二种是实践后的经验性认识,是本质决定内容,目标带动手段,结构决定形式,方向决定条件。因此第一种是好看不中用,因而是忽悠人的逻辑,第二种是实用不好看,但是革命的、能动的和有利于实践的逻辑。列宁用辩证逻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在临终前口授日记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

 

 

第二种是辨证的因而是革命的逻辑,前第一种是形而上学和形式主义的因而是反动的、只能作秀而不能用于改造世界的逻辑。注释 [1][俄]列宁:《论俄国革命》,《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0页。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