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出口350亿!中国农机靠什么在海外拿下37%逆天增长?
点击:  作者:郭宇    来源:中国工业报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15 09:57:42

 

 来源:摄图网

 

2025年上半年,中国农机贸易呈现进口收缩、出口放量的鲜明分化态势。海关数据显示,1-6月农业机械累计进口额17.83亿元,同比下降31.3%,拖拉机、收获机械等核心品类进口锐减,国产替代效应持续凸显。与之相对,出口总额达349.78亿元,同比劲增37.1%5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出口占比提升至23.8%,高端化趋势显著。

 

从地方到企业方面,浙江、湖南等省份出口增速领跑,一拖、潍柴雷沃等龙头加速全球布局。这一格局既折射出国内农机技术的突破,也揭示着中国农机在全球市场竞合中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01

进口退潮  出口破浪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国明分析认为,我国农机出口近年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走出去战略、产品技术升级、企业加速海外布局三方面驱动。

 

我国农业机械进出口现状呈现出显著的结构分化特征,进口与出口的表现大相径庭,各自的增长动能也有所不同。

 

相关专家表示,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国内收获机械技术升级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也与国际市场供给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而拖拉机的进口数据降幅更为显著,6月进口数量仅13辆,同比下降91.9%,进口金额1568万元,同比下降88.3%1-6月累计进口金额2.3亿元,同比下降64.3%。显然,国产拖拉机在性能、价格与适应性上的综合优势,已对进口高端产品形成了有效替代。

 

与进口端的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口端表现强劲。具体到拖拉机领域,6月出口15627辆,同比增长8.7%,出口金额7.1亿元,同比增长9.2%1-6月累计出口90056辆,金额4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27%

 

更值得关注的是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农机360网根据海关数据分析认为,2019-2024年间,5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出口占比从9.3%提升至23.8%100马力以上产品出口量增长294.6%,这标志着我国拖拉机产品正稳步向高端化迈进。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国明分析认为,我国农机出口近年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方面驱动:

 

首先是国家走出去战略,尤其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布局成效显著。沿线农业国需求迫切,叠加出口退税、信用保险及海外展会支持,企业拓市信心大增,直接拉动出口总量上升。

 

其次,产品技术升级是坚实基础。2004年农机补贴政策推动下,拖拉机马力提升至260马力,动力换挡、CVT等技术落地,国三、国四排放逐步接轨国际,且产品适配各地农艺,适应性与可靠性显著提升。

 

再次,企业加速海外布局,从单纯出口转向本土化运营。在重点市场设厂、建仓储,通过合资或独资完善销售服务网络,降低成本并提升响应速度,增强了客户认可度,为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02

龙头领航  全球布局

 

各地区农机出口数据的良好表现离不开企业的积极作为,众多农机企业在出口策略上不断升级。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农机出口呈现出增长的整体态势下,各地的实践与企业的积极作为也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在不断寻求突破,企业则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前行。

 

浙江省前 2 个月农机出口额 28 亿元,同比增长33.7%,全省4000余家农机企业中近四分之三有出口业务。据记者了解,浙江永康的企业通过差异化定制,手扶拖拉机年出口量达 2.5 万台,一季度海外订单增长 30%。浙江金华2024 年开始建设了中非农业科创园,2025年继续加快建设速度。该产业园区针对非洲农业场景开展农机本土化改造,推动对非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湖南省上半年农机出口总值达4.2亿元,同比增长 109.5%,对德国出口1.1亿元成为亮点。其中,长沙市出口增长 241.4%,机动割草机、烟草加工机械等特色品类出口增幅超10倍。

 

 

来源:摄图网

 

江苏 1-5 月农机出口金额 78.1 亿元,同比增长30.3%,拖拉机出口量增长49.9%

 

各地区农机出口数据的良好表现离不开企业的积极作为,众多农机企业在出口策略上正不断升级。

 

一拖股份已形成俄语区、南美、东南亚、中东欧及非洲五个重点出口区域,2025 年一季度出口销量同比增长约 22%。据了解,公司后续将持续深耕重点国家和地区,加强销售渠道建设,加快出口产品的研发和适应性改进。

 

潍柴雷沃海外业务同样成绩斐然。截至 2025 6 月,其产品已销往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分别为9.49亿元、12.57亿元和 17.25 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9%8.6% 9.9%,海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按2024年拖拉机出口量计算,潍柴雷沃以1.4万台的销量排名第一。

 

中联重科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一季度,其境 外 收 入 达 65.68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5.17%,境外营收占比攀升至54.20%。一季度,中联重科在英国、德国、韩国、土耳其、秘鲁等国家新增投运超30个网点、12个服务备件仓库。

 

03

隐忧犹存  短板待补

 

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各企业也面临着不同挑战,如贸易政策变动、当地市场竞争加剧等。

 

许国明表示,我国农机出口近年来保持增长态势,为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不足与困难,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对策加以破解,以推动农机出口实现质的飞跃。

 

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各企业面临着不同挑战,如贸易政策变动、当地市场竞争加剧等。

 

他认为,首先是出口数量在国内总量及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均处于较低水平。拿拖拉机行业来说,从国内产量与出口量的对比来看,2024年我国小型拖拉机产量为14.1万台,出口量达92164台,占产量的65.4%,出口表现相对亮眼。而大中拖的产量高达348730台,出口量却仅为64746台,占比仅18.6%,这一巨大差距表明大中拖的出口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从全球市场格局来看,2023年全球拖拉机出口总额达到872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53.7%,较2022年初增长20.2%,全球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然而,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却相对有限,2023年中国拖拉机出口额为76亿美元,仅占全球总额的8.7%,在全球农机贸易中的话语权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次,出口市场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主要依赖一带一路国家,对发达国家市场的渗透不足。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24年我国拖拉机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占比高达83%。在地区分布上,亚洲占41.4%、欧洲占29.7%,而对北美洲的出口占比仅为0.7%。这种市场结构使得我国农机出口易受单一区域市场波动的影响。从产品竞争力角度来看,我国中小型拖拉机在技术和制造工艺上与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存在差距。大马力农机产品则在核心技术、可靠性等方面落后于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企业,导致在发达国家市场难以打开局面。

 

再次,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农机产品的技术门槛,美国的EPA标准、欧五排放标准以及欧盟CE认证中对碳排放、噪音等指标的严格规定,使得我国部分农机产品因技术限制难以进入这些市场。即使通过技术改进达到标准,也会因成本增加而失去价格优势。此外,一些国家实施的本土化保护政策,如对国产化率达标的产品给予补贴、征收高额报废税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机产品的进口。

 

农机产品与当地农艺的融合程度不足,影响了市场拓展效果。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农机产品多为中小马力机型,主要用于园艺领域的割草、碎木、铲雪等辅助性作业,与当地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核心需求匹配度较低。尽管目前中国农机与农业走出去项目已在东南亚、非洲等地落地,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但农机与当地农艺的深度融合仍需加强。

 

同时,高端产品出口匮乏的问题突出。目前,我国20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出口量仅占拖拉机出口总量的2%,而进口的大型农机中250马力以上的占比超过90%。国产大农机在设计理念、材料选择、核心元器件质量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与进口产品存在明显差距,导致大型高端智能农机的出口数量较少,难以参与国际高端市场的竞争。

 

最后,出口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通过拼凑组装的方式生产劣质拖拉机,以低价冲击国际市场。部分企业收购国内二手农机,仅进行简单的外观处理就出口,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出口秩序,引发不正当竞争,还严重损害了中国农机产品的国际声誉。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农机出口呈现出增长的整体态势下,各地的实践与企业的积极作为也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在不断寻求突破,企业则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前行。

 

浙江省前2个月农机出口额28亿元,同比增长33.7%,全省4000余家农机企业中近四分之三有出口业务。据记者了解,浙江永康的企业通过差异化定制,手扶拖拉机年出口量达2.5万台,一季度海外订单增长30%。浙江金华2024年开始建设了中非农业科创园,2025年继续加快建设速度。该产业园区针对非洲农业场景开展农机本土化改造,推动对非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湖南省上半年农机出口总值达4.2亿元,同比增长109.5%,对德国出口1.1亿元成为亮点。其中,长沙市出口增长241.4%,机动割草机、烟草加工机械等特色品类出口增幅超10倍。

 

江苏1-5月农机出口金额78.1亿元,同比增长30.3%,拖拉机出口量增长49.9%

 

各地区农机出口数据的良好表现离不开企业的积极作为,众多农机企业在出口策略上正不断升级。

 

 

来源:摄图网

 

一拖股份已形成俄语区、南美、东南亚、中东欧及非洲五个重点出口区域,2025年一季度出口销量同比增长约22%。据了解,公司后续将持续深耕重点国家和地区,加强销售渠道建设,加快出口产品的研发和适应性改进。

 

潍柴雷沃海外业务同样成绩斐然。截至20256月,其产品已销往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分别为9.49亿元、12.57亿元和17.25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9%8.6%9.9%,海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按2024年拖拉机出口量计算,潍柴雷沃以1.4万台的销量排名第一。

 

中联重科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一季度,其境外收入达65.68亿元,同比增长15.17%,境外营收占比攀升至54.20%。一季度,中联重科在英国、德国、韩国、土耳其、秘鲁等国家新增投运超30个网点、12个服务备件仓库。

 

04

协同创新  实现双循环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表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双循环,是农机行业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针对上述问题,许国明建议,一是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通过在当地设立工厂或合资企业,建立一国一策的产品体系、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实施本土化生产和运营,既能降低贸易壁垒的影响,又能快速响应当地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是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针对国外市场以100马力以上机型为主、技术路线以动力换挡和CVT为主的特点,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动力换挡、CVT及混动产品的量产,并通过国内市场的充分验证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适应性,逐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三是推动农业产业链协同出海,整合农业种植、农机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上下游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例如,浙江金华建设的中非农业科创园,通过模拟非洲气候条件,培育适宜当地的作物品种,并结合作物生长特点开展农机装备本土化改造,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精准匹配,为农机出口提供了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为深入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近日启动了《中国农机出口企业精选与采购指南》制作及专项外宣活动。《指南》将系统性、专业化地展示我国农机企业的核心产品、技术优势与制造能力。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表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双循环,是农机行业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大出口有利于解决包括拖拉机、粮食作物收获机等传统细分行业在内的产能过剩难点,释放过剩产能,还有利于解决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难题,在做好自主创新的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宇;来源:中国工业报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