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敌!
蒋介石的残暴,毛主席的仁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史,也是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的流血、受难、壮烈牺牲史。
蒋介石是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的最大刽子手,迫害被俘共产党员的手段五花八门,各种残忍酷刑数不胜数,比影视剧的锦衣卫还要残暴、狠毒、血腥、恐怖。
陈延年
1
1927年6月26日,陈延年遭国民党军警逮捕。
敌人凶残狠毒,对陈延年用尽各种酷刑,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企图从他口中获取上海共产党组织的秘密。
但陈延年让敌人失望了,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党的机密,忠贞不渝,宁死不屈。
1927年7月4日晚,陈延年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押赴刑场。
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却高声怒怼:革命者光明磊落,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几个执刑士兵用暴力将其按下,松手挥刀时,不料陈延年又一跃而起,表达对反动派的最后愤怒。
这一刀,未砍着陈的颈项,刽子手被惊吓得差点摔倒。最后,他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被乱刀砍死,时年29岁。
陈延年是中共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被捕时任中共江苏省委负责人,是一位才华横溢、坚定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家。
陈延年,虽是陈独秀长子,但在寻找革命前途的大道上,却没有附和陈独秀的主张,而是选择站在真理这边。
他曾在区委会议上,公开批评陈独秀“不相信工农群众力量”的右倾错误思想,反对无原则地妥协,主张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这种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品质,难能可贵。
现在说起来,轻飘飘的,但很多人都做不到,都会被世俗情感和家庭伦理所束缚。
陈延年壮烈牺牲后。
教员曾抚景伤情地说:“在中国,本来各种人才都很缺乏,特别是共产党党内。因为共产党成立还没有几年,所以人才就更缺乏。像陈延年,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许多地方,我看出了他的天才。”
蔡和森
2
1931年6月,蔡和森被叛徒顾顺章出卖,在香港被便衣特务逮捕。
组织曾委托地下党开展营救,但行动没有成功。
蔡和森被港英当局引渡给广东军阀陈济棠,随后被关入戒备森严的广州军政监狱。
在被关押的日子里,国民党反动派劝降收买不成,则对他严刑拷打,施用各种酷刑,妄图用暴力压服这位铁骨铮铮的革命家。
面对酷刑,蔡和森横眉冷对,纹丝不动,咬牙严守党的机密。
反动派在他嘴里,得不到半点有价值的信息,开始失去了耐心,决定对蔡和森施以毒手。
刽子手把蔡和森拉到监狱的墙边,再次威胁他说出党的机密。如果不说地下党和工人运动等秘密,就直接把他钉在墙上。
他对敌人怒目而视,威武而不屈。
暴虐的敌人,粗暴地把他的手臂重重地按在墙上,用铁锤把钉子穿透的手臂,残忍地他钉在墙上。
在敌人的酷刑面前,他守口如瓶,没有吐露半个字。
敌人无计可施。
敌人像疯狗一样扑向他,用刺刀反复刺杀他的胸脯,就这样,蔡和森被反动派残忍杀害,时年36岁。
面对残暴的敌人,他没有怂过,没有妥协过,没有软弱过,像岩石一样刚硬,像大树一样挺拔,像高山一样巍峨。
铮铮硬汉,大义凛然,正气长存。
蔡和森的妻子向警予,也是中共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汉口法租界三德里被捕。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当年就英勇就义,时年33岁。
蔡和森是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是第一个提出“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人,是教员的同窗好友。
1920年蔡和森曾给教员和陈独秀写信,在信中他系统阐述了建党理念,其核心思想有以下几条:
1、要发展中国革命,必须成立共产党。
2、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3、这个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才能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
4、这个党必须采取彻底革命的方法,反对改良主义。彻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发动工农群众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5、这个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应该去工厂、农村、学校,成为一切群众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6、这个党必须有铁的纪律。
这些观点,现在看来是一般原则,很普通。但在建党之前,就有这样的独特见解和深刻认知,就不是普通人的智慧所能企及的高度。
教员阅信后,给蔡和森复信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在“八七会议”上,蔡和森与教员等同志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坚决主张发动土地革命,支持教员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同时提议教员参加中央政治局。
蔡和森的牺牲,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损失,中共少了一位思想先进、理论深厚、视野开阔、格局恢弘且注重实事求是的卓越领导人。
若干年后,毛主席在提到蔡和森时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3
革命烈士陈凤生,他的英勇故事,很多人没有听说过。
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中共浙西南特委玉岩区委书记、玉岩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浙西南地方游击总指挥等职。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地方党政干部,是土地革命时期许多籍籍无名的地方党政干部的缩影。
1935年5月,栗裕、刘英率部挺近浙南地区,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陈凤生是当地青帮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当地很有威望的群众运动领袖。因为他吸收的帮会成员,大多数都是当地的贫苦青壮年农民。
在他的革命思想影响下,帮会成员有强烈而朴素的革命意愿,只打土豪劣绅,从不欺负穷人。
粟裕率领红军抵达浙南地区之后,陈凤生就积极向红军队伍靠拢,主动表示参加革命,希望得到共产党的领导。
粟裕和刘英等人正发愁没有群众基础,经过仔细调研考核之后,就同意陈凤生参加红军游击队的请求。
后来,陈凤生大力协助粟裕开辟浙南游击根据,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敌人大举进犯革命根据时,陈凤生和他的战友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在“反围剿”作战中浴血奋战,全力掩护队伍突围。
后来不幸被反动派抓捕,敌人把他押往龙泉县城,软硬兼施,要他招供,他只字未吐。
敌人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直接把他钉在墙上,严刑拷打,他缄口不言,威武不屈。最后,敌人没法子,把他枪杀“示众”,牺牲时年仅34岁。
像陈凤生这样的革命烈士,中国有千千万万。
还有大家熟知的李大钊、邓中夏、澎湃、方志敏、杨开慧、毛泽民、杨靖宇、赵一曼等烈士。
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忘生死、抛头颅、洒热血,被捕后受尽酷刑,最后惨烈殉难。
红色江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打下来的,是千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
英雄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4
解放后,北京功德林,关押着100多名高级战犯。
其中包括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康泽、王陵基、范汉杰、廖耀湘、陈林达、黄维、陈长捷、文强、沈醉、郑庭笈等人。
这些高级战犯,都是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很多人手里都沾满革命烈士的血。
以王耀武为例,他虽是抗日名将,但早年也帮蒋介石围剿红军,充当屠杀革命者的刽子手,双手沾满红军和解放军的血。
围剿红军有罪,抗击日寇有功。
1934年11月,王耀武率部在皖南谭家桥与红十军打了一次遭遇战,双方激战终日。
红军高级指挥员,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在此役中不幸中弹牺牲,红二师师长胡天桃被俘。
在这次战斗中,王耀武率部重创了红十军的主力,间接导致后来方志敏的不幸被捕。为此,蒋介石还嘉奖他的战功,从此委以重任。
在功德林里面。
王耀武等战犯并没有遭受到中共的严刑拷打,相反,还收到中共的“礼遇”。
他们只是接受劳动改造和思想改造,然后就是读书学习,后来还被中共特赦,回到新社会,重新做人。
1964年,经周恩来向全国政协常委会提议,王耀武、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廖耀湘等人被特邀为全国政协第四届政协委员。
宅心仁厚,以德报怨。
对待革命分子,蒋介石手段残暴狠毒,肉体上残害,精神上恐吓,完全是蝎毒心肠。
对待敌军俘虏,毛主席严禁打骂责罚,生活上优待,思想上改造,完全是菩萨心肠。
不过,历史证明了,仁义打败了残暴,文明战胜了野蛮,教化强过了酷刑,先进替代了落后……
来源:寒牛出栏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