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期间,除了水和空气,志愿军的其他物资全靠国内供应。志愿军指战员们的津贴,也是国内用人民币支付的。
别看津贴微薄,但志愿军在朝部队规模,最多时曾达135万人之多。这么多人的津贴加在一起就非常可观了。加之人民币不能在朝鲜境内流通,部队想向朝鲜群众购买少量补充物资,还得先通过层层手续,将人民币换成朝鲜币才行。志愿军指战员想把津贴寄回家中,部队得指派专人每三个月回趟国内统一办理。
这种情况,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都非常不方便。而且由于现金使用金额大,在部队频繁的攻防转换中,损失、散失了不少钞票。
有鉴于此,1953年2月初,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军银行在志愿军后勤部所在地朝鲜新成川正式成立。
至1953年6月,志愿军各后勤分部、军、师普遍建立了随军银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并要求各部队要进一步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现金通过随军银行随取随用。
志愿军的随军银行按照军队编制设立不同级别机构:师设支行(后改称野战金库),设行长(后改称主任)、会计、出纳各1人;军和分部设中心支行,设行长1人,会计4人,出纳2人;志愿军后勤部设随军银行分行,设计划检查、储蓄汇款、货币管理、会计4个科,共编制54人。同时大量业务在安东五一中心支行办理,该支行成为随军银行各分支机构的联行中心和枢纽。
1953年11月,志愿军又成立了随军银行驻安东办事处,负责统管各项金融业务。
志愿军各级随军银行实行双重领导:随军银行干部生活、学习制度等一切业务以外的活动,都执行军队的管理制度,受所在部队首长和主管部门的领导,银行迁移听从军政首长指挥;各级随军银行的行长和金库主任都由所驻单位的财务部门领导兼任,行址设在后勤财务部门;随军银行的行长,由志愿军后勤部和东北区银行协调任免,干部奖惩依照部队规定;随军银行干部均视为现役军人,实行供给制度,享受军队待遇,所需费用均列入军队预算。
志愿军随军银行成立后,对不同类型的经费划拨进行了初步规定。然而在紧张激烈的战斗环境中,由于对军队特殊环境认识不足,管理缺乏经验,导致货币收支情况难以控制,各单位现金结余甚至超过银行的存款总额。
为此,随军银行分行于1953年5月出台新规定:拨付现金只限当季使用,最多延期1个季度;一切采购首先考虑向国营企业购买,尽量扩大转账范围;各单位的公用经费必须存入随军银行,部队使用现金都按实际需要拨发。
1953年第3季度,志愿军现金指标全部集中于五一中心支行(安东办事处),一方面积极组织部队现金回笼(由于人民币不能在朝鲜流通,而津贴费又必须按月发给,因此这里的现金回笼主要是指津贴费回笼)。
至1954年4月,全军现金达到自给自足,还解交辽东人民银行700余万元旧币;另一方面,由五一中心支行(安东办事处)全面了解国内市场的供应情况,规定各单位采购物资必须编报采购计划,经财务部门批准后,再由安东办事处拍板。这样既减少了现金支出,又避免了盲目采购,出国部队采购管理办法至此才逐步摸索成熟。
在朝鲜战场上,每月发给指战员的津贴费都是用旧人民币支付的,战士1个月6万元(折合现在的6元),连排干部每月约20万。尽管钱不多,但由于人民币在朝鲜不能流通,加上我军官兵大都节俭,日积月累也很可观,携带很不方便,放在行李里也不安全。
应广大指战员的要求,志愿军各级财务部门开展了办理军汇的业务。由于战士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常由旁人根据口述填写,错别字很多,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志愿军随军银行成立之前,多数单位每3个月集中到国内邮局办理1次军汇业务。但由于缺乏经验,汇款过程中失误较多,部队意见很大。
随军银行成立后,主动深入群众调查,改为每5天乘专用卡车到安东办理。先由连队填好汇款申请书,逐级集中到军,然后再由军统一交到分行,分行每天集中1次向辽东人民银行军汇机构汇出。
如此改进军汇工作后,受到志愿军上下高度赞扬,指战员们纷纷表示,要用更大的胜利来回报祖国人民和上级领导的关怀。
1953年11月,安东办事处成立,接管了辽东人民银行的军汇工作。相关人员深入战士中调查后,印制了特种汇款单,规定可在所有国内银行领款,家属还可在“光荣军属的话”栏内回话,保证寄到部队。
安东办事处从1954年起试行电汇,各级随军银行建立起畅通交流渠道,彻底消灭了错汇丢汇现象。据统计,志愿军寄回国内的汇款,90%以上能在1个月内被国内收款人取出。这在建国初期交通不便、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十分难能可贵,更为稳定军心、争取民心做出重大贡献。
残酷的战争使朝鲜经济濒临崩溃,虽然朝鲜军民全力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补给与工程建设,但长期负担还是难以承受,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当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后,朝鲜领导人向志愿军高层坦言朝鲜经济困难局面,询问能否允许志愿军战士使用朝鲜货币购买部分商品,并对参与志愿军工程建设的朝鲜百姓付给一定报酬。
志愿军高层向中央汇报请示,毛泽东等领导人指出:我军不仅是战斗队,还应是生产队和工作队。既然来到异国助战,也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当地社会责任,包括为他国经济乃至国家秩序正常运转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不仅能体现我军友好的国际主义精神,还体现出斗争的复杂性,即从军事以外的领域克服敌人设置的难题,如此才能体现“抗美援朝”的完整内涵。
据此,中央同意志愿军有偿从朝鲜获得部分物资和动员朝鲜民众帮工,并由政治部向对此有异议的部分指战员耐心解释教育。
此后,志愿军专门抽调部分兵力,在战线后方帮助朝鲜人民翻整播种田地,整修铁路公路,重建部分轻工业、武器加工维修厂和伐木采矿原料基地,初步恢复商业和生产。
其中,朝鲜实在无力无偿供给的部分物资,由志愿军通过随军银行,将人民币兑换成朝鲜货币,在当地采购物资并雇用民工。
此外,志愿军还开设了出售粮种、禽畜、农具等生产生活用品的商店,允许朝鲜民众用本国货币采购,帮助朝鲜尽早恢复生产,减轻志愿军后勤负担。至于收取的朝鲜货币,一部分要通过随军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使从而令志愿军随军银行获得了处理国际金融事务的宝贵经验。最终,志愿军不仅使朝鲜人民收获了和平与独立,还帮助朝鲜经济初步摆脱困境。
1954年9月,鉴于汇款业务 逐月减少,志愿军随军银行机构经上级批准撤销。10月,相关部门在安东成立第三办事处,专门办理军事业务,志愿军财务部派特派员常驻。
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军银行于当年10月8日从朝鲜撤回安东,20日办完移交手续,正式结束了这段不平凡的经历。
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军银行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不仅保证了出国部队的经费供应,稳定了军心民心,还对作战情况下的货币管理制度进行了实践探索,对恢复朝鲜经济和团结民众帮助极大。可以说,随军银行是在特殊时期我军历史上首创的金融服务机构,从经济战略层面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西西河的康夫;来源:西西河的碎玉轩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