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被世界著名军事家斯大林誉为“战争之神”。
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陈锡联任司令员。从此,炮兵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
人民解放军炮兵与步兵一样产生于南昌起义。炮兵当初只存在于陆军,如今已遍布陆、海、空三军,并成为陆军的最大兵种,超过了步兵老大哥。
人民解放军炮兵已发展成由地面炮兵、高射炮兵、战术导弹部队组成的陆军兵种。地面炮兵有加农炮兵、榴弹炮兵、加农榴弹炮兵、火箭炮兵、迫击炮兵、无后坐力炮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有中口径高射炮兵、小口径高射炮兵和高射机枪分队;战术导弹部队有地对地导弹分队、地对空导弹分队、反坦克导弹分队。
如今,标志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化炮兵,也出现在人民解放军炮兵家族。从南昌起义的迫击炮到抗日战争的山炮;从解放战争的榴弹炮,到朝鲜战争的火箭炮;从70年代的自行火炮到数字化炮兵,人民解放军炮兵已进入发达国家先进炮兵的行列。
本文讲述的4位炮兵英雄在我军炮兵历史上首屈一指,大名鼎鼎。
炮兵创始人赵章成:毛泽东授予“神炮手”称号
人物小传:赵章成,1905年出生,河南洛阳人,1931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炮兵排长、炮训队队长、炮兵连长、炮兵营长,炮兵主任、旅长、师长、特种兵纵队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军委炮兵副司令等职,少将军衔,毛泽东签发命令授予其“神炮手”称号。
赵章成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4年6月15日,我军历史上首次“全军大比武”军事汇报表演在北京举行。
上午8点30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在总参谋长罗瑞卿、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陪同下,来到表演现场。
表演开始,我军各路劲旅,争相献技,领袖们全神贯注,掌声不断。
当66军196师两个班12人汇报八二迫击炮简便射击时,毛主席看得十分投入。第一门炮没有炮盘,第二门炮没有配合的射手,第三门炮没有瞄准具,但3门炮全部命中了目标。看着毛主席有些疑惑,在一旁的罗瑞卿总长介绍说:“这是迫击炮简便射击。打起仗来,炮盘手掉队了,射手负伤了,或者瞄准具被敌人打坏了,单个炮手仍能用简便方法射击。”
这时,罗总长指着一旁的杨得志说:“这种简便射击是当年赵章成发明的,和他比过赛,他输了。”
提起杨得志和赵章成比赛射击的往事,毛泽东、刘少奇和杨得志都笑了起来。
那是1935年5月25日,杨得志任团长的红一团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口安顺场,为3万多红军开路,当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就是在此全军覆没,蒋介石叫嚣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大渡河像怒吼的凶神,安顺场两岸是高山,河宽300多米,湍急的河水,碰上礁石,卷起冲天白浪,每秒流速4米,架桥、凫水都不行。河对岸还有敌一个团死守。前有天险,后有追兵,当时只有一条缴获的渡船,杨得志组织了18勇士分两批强行渡河。
当渡船行驶到河中央时,对岸敌工事中三个机枪火力点喷射着凶猛的火舌。关键时刻,杨得志急唤红一军团炮兵营长赵章成给予炮火支援。临危受命的赵章成,仅有的一门“残疾”迫击炮一无炮架;二无帮手;而且仅剩3发炮弹,无法试射。
我军炮兵创始人赵章成的简易操炮法
艺高人胆大。只见赵章成因陋就简,以手托炮;没有助手观察坐标,就全凭经验瞄准射击。“嗖”的一声,炮弹直飞对岸,准确命中敌机枪火力点。紧接着,又是两发长眼的炮弹呼啸而去,3发炮弹弹无虚发,对岸敌人3个机枪火力点全部被摧毁,18勇士竟无一人伤亡成功强渡大渡河。
在决定红军命运的关键时刻,赵章成一战成名,毛泽东签发命令,授予他“神炮手”光荣称号。
杨得志曾任红军炮兵连长也精通迫击炮,当时他看到赵章成仅有三发炮弹,担心没把握,便对赵章成用了激将法,迫击炮射击竞赛并非真比。后来竟成为领袖们的笑谈。
赵章成在长征路上屡建奇功,在突破乌江、娄山关、腊子口等著名战斗中,都以其百发百中的神炮功夫屡立奇功。
赵章成的神炮功夫是如何获得的?这要从他的身世说起。赵章成1905年出生,河南洛阳人,1927年7月他参加了冯玉祥的第26路军,成为迫击炮手。1931年4月在江西白沙战场,他弃暗投明参加红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4日,国民党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举行了“宁都起义”,赵章成成为“宁都起义”的见证者。
参加红军后,赵章成成为红军难得的炮兵人才,得到重点培养,先后担任了红军独立师特务营炮兵排长,红三军炮训队队长,红三军九师炮兵连长,红一军团炮兵营长。
1933年2月27日,在黄陂战役中,炮兵营长赵章成指挥炮一连参战,当时雾大看不清目标,赵章成从敌人机枪声判断敌指挥机关在大龙坪,立即调正炮口,朝大龙坪猛轰,打跨了敌指挥机关。
第二天战斗未结束,红一军团部附近突然出现大群敌人,当时红一军团部只有电台人员和炮2连,赵章成急中生智带领炮2连20多名战士迎敌,没想到这些敌人误认为赵章成是自己人,500多人成了俘虏。
抗战时期,赵章成神炮功夫更加炉火纯青。他先后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营长、129师炮兵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炮兵主任。
1940年9月22日,“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时,赵章成担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迫击炮主任。当时日军在榆辽公路中段、管头村北面的一个山梁上修筑了一个据点,对八路军形成很大威胁。上级命令赵章成带着迫击炮,配合部队作战,拔掉这个据点。
然而,赵章成对管头据点观察后发现,日军这个据点地势高,火力强,工事坚固,迫击炮威力有限,强行攻打,会造成巨大伤亡。
赵章成只好下令部队撤退。回去后,赵章成苦思冥想了一晚上,一条妙计在脑海中形成了:在炮弹里面装辣椒面,把日军呛出据点,再一举歼灭。
上世纪60年代中旬,赵章成在传授迫击炮射击经验
次日一早,赵章成立即叫来6名战士到村民家找辣椒面,村民听说是为打鬼子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并且对辣椒面打鬼子十分好奇。
赵章成见辣椒面的数量差不多了,就开始制造“辣椒弹”。只见他把炮弹里的炸药倒出来一点,填满辣椒面,再装上引信,这样,一颗辣椒面炮弹就制作好了,赵章成一共制作了20发辣椒面炮弹。
见时机成熟了,赵章成就下令攻打管头据点。他带着炮兵连将4门迫击炮阵地推进到距离日军据点150米的地方。只见赵章成指挥大家操炮,他也亲自操纵一门迫击炮中,把表尺拨到50度后,大喊呐喊:“打!”
瞬间,4门迫击炮齐发,20发辣椒面炮弹直奔日军据点而去,辣椒面呛得日军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眼泪不停,以为八路军用了毒气弹,纷纷被呛出了据点,举手投降。从此,赵章成发明的“辣椒弹”经老百姓口口相传,闻名遐迩。
1940年10月25日,百团大战关家垴战斗中,赵章成一举打破了2项迫击炮世界纪录。当时日军冈崎大队长率600多人冲入山西省黎城县东南的黄崖洞外,严重威胁黄崖洞里八路军兵工厂安全。八路军129师将冈崎大队包围在一个山头,日军利用地形优势将十几挺机枪布下了密集的火网,八路军攻击部队受到严重损失。
双方僵持时刻,赵章成把炮兵阵地推进到距敌两百米处,但要想击中日军,必须把迫击炮调到最合适的射击角度,赵章成经过目测最佳角度是88.5度,而这个角度接近于垂直,一旦失误炮弹就会直接垂直落在我军炮阵地。为了慎重期间,赵章成亲自操控迫击炮,让炮手们规避,他手持一枚炮弹,放进炮筒,只听见轰的一声,山头日军的阵地升起一朵火云,试射成功。
赵章成在展示炮兵战术动作
于是,赵章成指挥炮兵连各炮进行速射,一分钟打出40发炮弹,形成密集火网。迫击炮最大射速每分钟30发,这次射击一共持续了6分钟,发射出240枚炮弹,相当于不到0.7秒就发射一枚,这样的发射速度在世界上前所未闻;迫击炮垂直是90度,当时世界上最大射角记录是85度,88.5度射角又开了世界先河。在赵章成指挥炮兵的配合下,八路军步兵一举攻占了日军盘据的山头,歼灭冈崎大队400余人,残余日军狼狈逃窜。
“百团大战”之后,日军疯狂报复,并在八路军根据地周围修筑大量碉堡群,企图将八路军困死在太行山上。而迫击炮攻击碉堡是“软肋”。时任太行军区司令员的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给赵章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想办法利用迫击炮攻克日军碉堡。
迫击炮是曲射火炮,无法进行平射的原因在于,炮弹必须由炮管前端装入,炮身一旦放平,炮弹就无法下滑击发雷管打火。用什么来助力击发雷管呢?
赵章成带领攻坚小组想尽各种办法,先试用了擦炮的洗把杆,接着试用高粱秆,都失败了。后来受掷弹筒的启发,改用拉火击发迫击炮炮弹。这种方法是在迫击炮的尾部增加了一节400毫米长的尾管,采用拉火击发装置,并将底盘倾斜着地,使炮筒与地平线的倾角保持在5度以下。
经此改装的82迫击炮既能曲射又能平射,具有步兵炮的功能,创造了迫击炮在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一次战斗试验中,赵章成指挥炮手使用改装的迫击炮进行直射,将一发炮弹从日军碉堡的机枪眼里打进去了,让日军心惊胆战。后来日军请火炮专家来破解,仍百思不解。
实战成功后,赵章成建议将八路军各军区部队的迫击炮分期分批送往八路军总部的兵工厂进行改装,具备了平射功能。
1943年4月29日,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签发《第一二九师命令》(训练第8号),表彰嘉奖赵章成改进迫击炮的功劳。中央军委得知这一革新成果后,于1943年11月电令一二九师:派赵章成来延安教授。赵章成的发明创造迅速在全军生根、开花、结果,为我军培养出了数百名新型迫击炮优秀炮手,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赵章成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炮兵主任,炮兵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炮兵第3师师长,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在指挥我军成建制使用大型火炮在城市攻坚战中功勋卓著。
新中国成立后,赵章成任任西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炮兵第3训练基地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使志愿军炮兵在打击“联合国军”中建立了特殊功绩,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赵章成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上世纪60年代全军“大比武”运动中,赵章成又一次成为军内的新闻人物。八一电影制片厂将他创造的迫击炮两手绝活:“跳眼法”,不用任何的瞄准具,目测,伸出拇指摁住目标,先闭左眼、再闭右眼,然后测出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击发后,误差不超过三米;“单手操炮法”,无炮架射击,一手托着炮,一手上弹然后就打,角度全凭手感,他打出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基本百发百中。赵章成发明的整套技术被拍成了军教片在全军放映。影片中有一组镜头,赵章成挺身而立,左手托着没有炮架的迫击炮身管,右手接过旁边递来的炮弹,一发接一发地不停射击,靶标被一个个地击毁。
赵章成当年所在的“红军炮兵连”目前为80集团军某旅炮兵连
据《解放军报》报道,2016年3月下旬,第41集团军恢复了单兵迫击炮射击的训练,也就是赵章成当年发明的无座钣,无炮架,自主瞄准,左手扶炮身,右手放炮弹的“单手操炮法”。赵章成生前还著有《迫击炮讲义》一书,浓缩了他一生的实战经验,成为他留给我军炮兵的宝贵财富。
1969年11月20日,一代炮神赵章成病逝于北京,享年64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属于原创作者所有
作者:陈辉;来源:晨晖点兵 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陈辉:驾驭战争之神的“火炮王” ——我军历史上著名炮兵英雄的故事(一)
2025-06-23•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