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真正的高尚,是把别人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
点击:  作者:智史通鉴    来源:智史通鉴今日头条号  发布时间:2025-06-17 11:54:54

 

 

长期以来关于白求恩,着重宜传的都是他如何高尚、如何伟大,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来到中国,且拼尽全力救治中国人?

 

白求恩,其实出生在加拿大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小时候家里生活一般,条件不算差。他自个儿也不是一帆风顺,年轻时干过工人、当过小学老师,后来才进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靠自己努力一步步成了胸外科的专家。在医学界,他混得也不赖,发明了人工气胸疗法,这在当时能治死人的肺结核,手术台上动刀子那是家常便饭。

 

有了这身本事和名气,留在加拿大或者美国发展,哪怕在医院挂个专家号,一年都能过得很滋润。可白求恩偏就不是那种安分守己过好日子的主。1935年,他主动加入加拿大共产党,把医生这职业和救人、救世界这套信仰绑到一起。他觉得医生不该只盯着手术室里的病人,还得看见全世界受苦的人。

 

这股子劲头从哪儿来?一战时他当过军医,见过太多士兵在战场上等死,明明能救却因为缺医少药丢了命。后来他去苏联参加国际会议,看见人家搞全民公费医疗,穷人家孩子也能看病,心里头一下子亮堂了——原来医生还能这么当。打那儿起,他逢人就说社会主义医疗好,连饭碗都差点丢了。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白求恩二话不说就带着医疗队冲过去。在战场上,他发明了流动血库,把卡车改装成手术室,哪儿有伤员就往哪儿开。可西班牙政府听信谣言,把他当成间谍给轰了出来。回国后,他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连医院都不让进。

 

就在这时候,中国抗战的消息传到加拿大。白求恩在报纸上看见日军暴行,坐不住了。他说:西班牙和中国都是同一场战争的一部分,我得去最需要的地方。当时加拿大共产党正和美国共产党商量派人支援中国,白求恩第一个报名。

 

1938年,他带着医疗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与中国红十字会取得联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委员会总干事林可胜正在筹建救护总队部,为国共两党军队提供医疗服务,他征询白求恩的意见,白求恩认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更需要医疗援助,于是决定北上延安。

 

到了根据地,他发现八路军伤员缺医少药,连消毒用的酒精都没有。他急得直跺脚,带着人自己动手做夹板、消毒器械,把老乡家的门板拆下来当手术台。

 

有人问他:你一个外国医生,为啥要冒这么大风险?他说:我不是来当客人的,我是来打仗的。他把自己当一挺机关枪使,连续69个小时做手术,手指头感染了都不肯用珍贵的抗菌素,非说要留给伤员。最后伤口恶化,他躺在病床上还惦记着前线的战士。

 

白求恩为啥这么拼?他心里头有杆秤:医生的职责是救人,可在战争年代,光救人还不够,得把整个世界的不公平都掀翻。他在中国待了不到两年,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却把自己的命搭在了这片土地上。他留下的不光是那22种医疗器械,还有一句话:让我们把利润、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它成为我们大家的而不是一个阶级的。

 

这就是白求恩,一个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跑到中国山沟里吃苦的加拿大医生。他不是圣人,可他用行动告诉所有人:真正的高尚,是把别人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

 

来源:智史通鉴今日头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