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宣传画“万物生长靠太阳”——伟人就像那太阳一样光辉照耀四方
点击:  作者:印象志    来源:印象志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6-22 10:57:08

 

宣传画《万物生长靠太阳》,志高、胡振宇1976年作。作品描绘1959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河北农村视察棉田,与农民们亲切交谈的情景。

 

万物生长靠太阳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一表述在毛主席时代被广泛用于政治宣传和文化表达中,象征着毛泽东思想如同太阳一般,是人民和革命事业的根本指引。这一比喻源自自然规律,但在政治语境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意识形态含义。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郁文作词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中唱道: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主席思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这里的太阳被直接比作毛主席及其思想,强调其对于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类似的表述也出现在《社员都是向阳花》等歌曲中,如公社是个红太阳,社员都是向阳花,后来演变为北京有个金太阳,照得大地亮堂堂,进一步强化了毛主席作为红太阳的象征地位。

 

毛主席本人并未直接自称太阳,但他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被群众敬称为人民心中的红太阳。例如,1966年《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描述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时,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并称舵手就是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毛主席在1957年访问莫斯科时,曾对中国留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表明他将青年一代视为未来的希望,而他自己则被比作照耀他们的太阳

 

在艺术创作中,毛主席与太阳的关联也被广泛运用。例如,1959年毛主席视察河北成安棉田后,画家谢志高创作了《万物生长靠太阳》,并在全国年画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幅画描绘了毛主席在棉田中的场景,象征着领袖的光辉照耀着农业生产。

 

类似的宣传画、诗歌和歌曲在毛主席时代大量涌现,强化了太阳作为政治象征的核心地位。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曾用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比喻中国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显示了他对太阳这一意象的偏好。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宣告: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这一表述进一步将新中国的诞生比作太阳的升起,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尽管毛主席时代已经过去,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比喻仍然在部分群体中具有影响力。例如,一些纪念文章仍会引用这一表述,强调毛主席的历史地位。

 

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毛主席时代不仅是一句歌词或宣传口号,更是一种政治象征,将毛主席及其思想比作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这一比喻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和社会意识,并在一直延续至今。

 

来源:印象志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