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就任韩国新一任总统后,一改尹锡悦在任时全面倒向美国、执意加入美国反华阵营的做法,上任伊始即接连对华示好,双边关系有望快速驶入良好发展轨道。
一、高层具有一定涉华身份,有力排除外部干扰
一是总理被提名人反驳外界质疑。目前,李在明提名金民锡为国务总理,此前,金民锡曾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近日,金民锡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一事引发韩国舆论争议。6月19日,金民锡公开了相关出入境与航班记录,以反驳在野党质疑。
金民锡称,其已完成中国顶尖学府要求的全部课程与考试,并附上2005年2月19日至2018年1月12日间往返韩中两国的出入境日期、航班号和停留天数等记录,并强调期间其为兼顾职务与学业,每周请假缺席一次上午会议,搭乘中国国际航空的特价红眼航班往返,长期租住学校附近的经济型住宿,每周停留两三天。
金民锡还指出,清华并非轻易授予学位的学校,所撰论文从国际法角度分析脱北者问题,提出独立而有深度的见解,其呼吁人事听证聚焦于政策与愿景,而非流于私事。
二是情报机构首长强调应从务实角度应对韩中关系。6月17日,韩国国家情报院院长被提名人李锺奭向国会提交人事听证书面答复,就韩中关系、韩朝关系、驻韩美军和《间谍法》修订等核心议题表明立场。
在韩中关系方面,李锺奭批评前政府对华政策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导致不必要的摩擦,未能实现稳定管控。他强调,今后应坚持以国家利益为优先,从务实角度妥善应对韩中关系。
二、民意调查,新政府首要任务是“经中”
6月11日,韩国中央日报与东亚研究院联合发布民调结果,此次民调于6月4日至5日针对全国1509名成年男女进行,结果显示,韩国民众认为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因素是“美中之间的战略竞争与冲突”(64.9%),其次为“贸易保护主义扩散及尖端技术竞争”(59.8%)。而在上一次2024年8月的民调结果中,“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51.2%)和“北韩的核与导弹”(51.1%)被认为是韩国面临的最大的威胁。
韩国中央日报就此撰写专栏文章分析认为,在短短10个月之内排名发生剧烈变化,且认为“对美国印象不好”的受访者比例,从去年的12.7%上升到今年的17.1%,表明韩国国民已切身体会到特朗普关税战带来的损失,开始认为保护主义贸易比朝核问题更加危险。
东亚研究院(EAI)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变化是,韩国民众以往普遍认为中美冲突主要源于中国挑战美国主导的秩序,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美双方都应承担责任。
尤其是,中央日报特意强调,在被问及“在哪些国家的经济关系最为重要”时,82.7%选择了中国,只比美国少10.6%。这表明,尽管美国公开施压,但在经济领域,人们普遍认为与美中两国的合作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对华合作方面,被认为应优先考虑的议题中,有33.9%的受访者选择“扩大经济交流及尖端技术合作”,较2021年(20.8%)上升了13.1个百分点。韩国媒体解读称,尽管特朗普要求与中国经济脱钩,但公众愈发认为无法舍弃与中国的联系。
三、邀请中方人员赴韩交流,积极活跃民间氛围
6月20日至24日,在大韩体育会邀请下,第25届韩中生活体育交流活动在首尔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民间层面的生活体育交流增进两国友谊,为各地区持续开展交流奠定基础。
游泳项目今年首次被列入交流活动项目,中国代表团将参加第11届首尔特别市联盟会长杯游泳大赛,拓宽生活体育交流的外延。活动期间,中国代表团还将参加各项目比赛,并游览景福宫、乐天世界大厦等首尔主要景点。
继本次活动之后,韩国生活体育代表团今年10月将访问湖北省。
四、不顾美方施压,寻求对华医药领域合作
6月17日,韩国制药生物协会会长卢然弘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大会”上表示,中国生物企业是不可忽视的合作伙伴,有着巨大发展潜力,两国合作和中美矛盾等政治问题应分开对待,韩企不应放弃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韩联社对此报道认为,尽管美国等世界各国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外,韩国生物企业也应在韩中合作中取得所需。
卢然弘还称,总统李在明已暗示将对先进产业等领域采用负面清单方式,这将有助于新药开发。该言论表明,李在明政府或将放宽对中韩医药合作的管制。
作者:安青(沃德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沃德舆情观察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