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高层称,外国投资需要以技术转让为前提】
欧盟又一次错判形势,妄图对中国“趁火打劫”,有没有先想过自己的下场?
中美一场经贸争端正在酝酿中,欧盟已经动了趁火打劫的歪心思,打算制定新法规,打着“经济安全”的旗号,对中企进行“巧取豪夺”。
『欧盟一如既往地擅长寻找借口』
一场贸易部长会议后,欧盟贸易执行委员和丹麦外长随即对外放风说,他们正在考虑为中企在欧洲投资设定先决条件,其中就包括强制性的“技术转让”。
但他们也承认,这方面的讨论还未完成,只是时间紧迫,所有人都要为新的形势“做好准备”,看来无论内部意见如何,这些人都打算强推法案通过,至于要用什么形式去推动,绕开可能内部阻力,他们一时半会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时候,欧盟又开始了一贯的套路,进行牵强的舆论包装,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塑造所谓的“合理性”,还特意翻出了当初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老黄历,看来还是对中国后来居上耿耿于怀。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的谈判,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欧洲不可能割舍中国这么大的一块市场,自然要排队上门谈合作,那段时间,双方都是在商言商,欧盟自己也从这个合作过程中获得了不少利益。
而他们现在的举动,跟“在商言商”四个字完全不沾边。何况中国有稳定的政策环境,欧盟有什么,只剩下不断抬头的保护主义,和泛滥的多元化价值观,以及人浮于事的政治表演。
【欧盟的条件,归根结底是“明抢”】
特别是,欧盟在滥用“国家安全”概念上,持续向美国看齐,忽视中欧经贸合作的战略性质,他们口中的“技术转让”,早就失去了互惠合作的内核。
『欧盟要迫使中企进行技术转让』
欧盟还试图单方面定义什么是“投资”,用欧盟贸易专员的话来讲,所谓的“真正投资”,就是要在欧盟创造就业机会,并伴随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转让。
这后面还有欧洲内部一些游说团体在推波助澜,他们看准了欧盟保护主义上扬的风向,极力劝说欧盟领导层,在接受外国投资的时候,要设定条件,比如说强制技术转让,以及让外企承诺“使用欧盟产品”“提升欧洲劳动力”等等。
只是结合欧洲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都是一些虚头巴脑的概念,企图让中国为欧盟的不思进取和故步自封买单,而不是反思自身的问题。欧洲如今在国际新兴产业链上缺乏创新和竞争力,可不是中国造成的。
【欧洲在新兴产业链上落后,焦虑心态愈发突出】
欧盟骗自己可以,但别指望骗得到中国,乃至于国际社会,更不要一厢情愿地觉得,中国会对他们的小动作无动于衷。
只能说,欧洲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傲慢,对国际经济格局的认知也有相当的滞后性,也难怪频频出台一些贻笑大方的政策,让中欧关系交恶。
现在他们干脆瞄准了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旨在对保持领先优势的中国“巧取豪夺”。这未尝不是犯了和美国一样的毛病,那就是制定了完全超出自身能力的政策,短视只是最次要的问题。
『趁火打劫解决不了欧盟的系统性危机』
欧盟当下正面临一场系统性的危机。法国和德国,这两辆曾经共同拉动欧洲经济的火车头,现在都陷入了各自的困境,未尝不是欧盟进退维谷的缩影。
【欧盟领导层普遍缺乏战略眼光】
法国政治危机一轮接着一轮,总理辞职后又被马克龙再次推上台,目前各方还在就预算案扯皮;至于德国,新总理默茨上任至今,表现乏善可陈,在对华关系上,也还是那些陈词滥调,怎么带领德国走出现在的难关,同样是全无头绪。
在这种时候,欧盟执意要得罪中国,损害中欧合作,是相当糟糕的决定,但欧盟领导层有几个人意识到了这点?
换个角度来看,西班牙、匈牙利这几个国家,能务实与中国开展合作,不提乱七八糟的要求,反而不会出现庸人自扰的情况。
但凡欧盟能以务实、理性的视角,去看待中欧合作,中国都很乐意与其分享发展机遇,共同推动多极格局,结果他们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自觉。
【中国在施压美国的时候,依然有余力对付欧盟】
欧盟自己就不是铁板一块,都有各自的算计,定义“欧洲利益”的标准也全然不同。
所以我们与欧盟打交道,最有效的办法,始终是“分而治之”,愿意合作的就多多接触,那些跟美国亦步亦趋的,反制起来也毫不含糊,到头来,它们还不得像美国那样,对中国低头认输。
不是说中国目前在谈判桌上施压美国,就抽不出手来敲打欧盟了。欧盟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试图在中美经贸争端期间“趁火打劫”,将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来源:庆彬有理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