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昂首震苍峦,铁骑金戈势若澜。
方阵巍峨惊大地,战鹰呼啸破云端。
浩然三军酬心志,重器杨威敌胆寒。
火炬漫卷添彩色,中华儿女宛如磐。
那熟悉、庄重、威严、神圣与自豪的天安门广场,整体设计给我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的震撼。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此刻静止,唯有气势恢宏的场面深深地烙印、交织在心里。这是国家强大实力的直观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信念的有力鼓舞。
2025年9月3日上午8:3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及各国领导人漫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总书记金正恩等外国领导人前来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曁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走到抗战老战士们面前俯下身,双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目光深情而温暖。接见我们民族的脊梁,人民的功臣。新四军老战士99岁的申秉宸;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的老革命100岁的张坪;八路军129师老战士94岁的刘世钺;参加过百团大战的八路军老战士102岁的傅英;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94岁的罗竟辉;国民党抗日老战士100岁的宋其祥等人,向老英雄们致敬。老战士们热泪盈眶,并向习主席和前来的各国领导人握手、敬礼。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曁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八十周年活动,天安门广场约5万多人。中国宣布用85种语言向全球转播,总台CGTV拥有七亿电视用户,六亿新媒体和4700家全球媒体合作。其庞大网络横跨五大洲七大洋转播,多种语言覆盖范围远超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和长期边缘化语言在内。这意味着更多因语言壁垒被排除在全球视野外的人,也能用熟悉的语言了解中国抗日历史的主张和纪念活动。
整个广场设计元素为三个“人”字组合而成的“众志成城”,这一概念作为核心造型观礼台为主体。以及中轴线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两侧各七个长城烽燧造型为主。1945~2025年为时间节点,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夺取抗战的伟大胜利。
14米高的建筑,14个烽燧整体排列,每一个烽燧像一位坚毅的战士,默默诉说着那段不容忘记的历史。14只和平鸽在烽燧间振翅欲飞,代表着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历程。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祖国的新长城,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年号与长城主墙采用黄色到曙光红渐变颜色设计,象征着中华民族经历了从“九一八事变”的警钟到“七七事变”的全面抗战,再到1945年的最终胜利。这艰苦的14年,无数次战役血染中华大地。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更是振奋全国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
长城的整个轮廓墙体特意留白,那是侵略者造成创伤的见证。环绕长城的14枚橄榄枝叶片,每一片暗藏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象征着和平、繁荣和希望。
光速的交汇处,隐藏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抗日游击战争”的场景。这一部精心的设计都警示人们,铭记历史,永远不能忘记伤痛,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此时,广场中央1300名联合军乐团奏响抗战乐曲,3000名大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在旋律中响起《松花江上》不忘曾经的烽火,东北沦陷后民众苦难与觉醒的悲歌,以豪迈唱响世界;《太行山上》雄浑壮阔,充满激昂的战斗号角;《保卫黄河》在怒吼,带着黄土高原的粗犷与抗争的烈火,高低声部交错成层叠的浪涛,像传递的火炬,燃起燎原之势。在渐强张力中凝固成永恒的呐喊,歌声从延安窑洞飞向战火纷飞的原野,带着黄土的温度,每一个颤音都在广场上空展现出她的精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四首民心所向的歌曲构成了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音乐史诗。
这是跨越80年的时空对话,这是照耀精神长河的旋律,是背后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篇章。
历史的丰碑,唱的是山河的壮丽,颂的是血肉长城,传的是永不屈服的民族之魂。每一个音符都凝结着抗战岁月的烽火记忆,都是对先烈的告慰。每一段韵律都在呼唤着家国情怀的共鸣,都是对未来的誓言。青春阳刚帅气、朝气,歌声嘹亮,整齐划一,强国希望,重任在肩。永远回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让人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9:00钟声敲响,第一响礼炮震撼云霄与222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国旗护卫队员。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两侧持枪迈着整齐而有力的80步齐步和56步正步后,又迈80步正步和56步齐步,每一步都与80响礼炮完美交响,寓意着56个民族携手走过80载春秋。
当激昂的号角如惊雷般划破天际,升旗手威以遒劲的动作,将国旗奋力扬起的那一刻,一面鲜艳跃动的红旗迎着霞光舒展的身姿,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缓缓向着湛蓝苍穹冉冉攀升。一团浓烈的中国红裹挟着80年的峥嵘岁月与民族精神,在天地间绽放出磅礴而神圣的光芒。那一刻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见证的神圣时刻,我再也昂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9:15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九三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其核心要点,极大地鼓舞了亿万人民。
致敬胜利:抗战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重新确立大国地位,赢得世界尊敬。
三大必胜结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阅兵目的:展示捍卫和平的意志、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展示世界一流军队新貌。
历史警示:命运与共,平等和睦才能根除战争;必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承诺: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永远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动员号召:以史为鉴,勇毅前行,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整个天安门广场响起长时间热烈掌声。他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时,整个广场再一次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欢呼声。
9:20分,军乐团吹响号角,阅兵仪式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乘最有霸气红旗车从金水桥驶向长安街,阅兵总指挥韩胜延,向习主席报告“受阅部队列队完毕”,习近平主席下达“开始”命令后。一辆无人驾驶,也是承最重的车,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缓缓前行,紧跟其后。
当车辆行至党旗、国旗、军旗前,习近平总书记向三面旗帜行注目礼,乘有车牌为国徽,在雄壮的军乐声中检阅徒步部队和装备方队。受阅方队发出豪迈誓言。
第二辆车牌号VA01945,这个数字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瞬间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这不是备用车,是一辆“英雄车”是一座移动的丰碑。从那场伟大胜利走来,她载满了山河岁月,铮铮铁骨,载满了千千万万未曾远去的英灵,为今日的盛世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他们没能亲眼看到今天的胜利日和盛世,这无声的礼遇,最高规格的位置,永远在这个队伍里。国家从没有忘记,人民永远铭记。山河已无恙,国泰民安,请英雄检阅!
第三辆车牌号2025,上面是当代的将领。1945到2025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代表着历史起点与不朽的功勋,代表着未来征程与复兴的梦想。这是最震撼人心,也是最温柔的告慰。那些远去的英灵,这盛世如您们所愿。
2025车紧紧跟在1945车的后面,仿佛新一代跟随先辈们的足迹。而返回时2025车在拐弯变道上特意超越1945车,继承遗志勇往直前“经历风霜雪月路,告慰英雄继守业”。英雄们一直都在,这背后的深意,只有中国人才深刻领悟其中的含义。让无数人瞬间破防。
还有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就坐的白发苍苍老战士们,满含热泪注视着前方:致敬英雄!致敬胜利!致敬和平!
他们看到今天的钢铁长城,百岁老人、人民功臣颤颤巍巍站起来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们敬的是烽火岁月牺牲的战友,他们敬的是自己浴血奋战的青春。这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更是呼啸在蓝天之上的战鹰。
忽然,想起我的伯父、堂哥都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叔父参加过抗美援朝。他们在天上一定看见和感受到,今天祖国军事力量强大,国际影响力提升,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9:35分,阅兵方队列式拉开了序幕,45个方队受阅,空中护旗梯队率先亮相。3架-20通用直升飞机分别悬挂着党旗、国旗、军旗,由2架直-10武装直升机组成左右僚机进行护卫,26架直-19武装直升机组成“80”字样飞过天安门广场。
地面徒步,装备方队正式亮相:
仪仗方队护卫党旗、国旗、军旗,宛如钢铁长城般整齐列阵,气势磅礴,步伐铿锵有力,每一步都踏响时代的强音,坚定而又充满节奏。身姿挺拔,眼神坚毅且炽热,透着保家卫国的忠诚与担当。标志的军装笔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出军队的威严与荣耀。他们的整齐动作,如同精密仪器般精准无误。展现出高度纪律性与协作性,第一个走过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军人的卓越风采。也诉说着中国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与守护和平的坚定决心,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军种方队: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四支军种方队向我们走来,全面展示各军种的风貌。
兵中方队: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四支兵种部队的首次亮相。
武警部队方队:武警劈枪进行受阅。
预备役部队方队:预备役覆盖工商学兵等各行各业,佩戴各军兵种臂章和八大军兵种军旗臂章。
民兵方队:全部由15个省抽出女民兵,着装新颖,覆盖抗战时期各主要抗日根据地,展现新时代民兵风采。
维和部队方队:维和受阅具有东北抗联血脉和各工程兵、步兵等多种专业,展现大国担当。
这次阅兵无论什么兵种,战士手中的枪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清一色的191型枪族。以前不同的方阵,拿着不同型号的枪,这次从陆军到空军,从特战到后勤,全部统一换装。
这是一整套中国智慧的模块化系统化,军事哲学的思考。一把基础枪,通过更换不同的组件,就能适用于各个作战的需要。这意味着:标准化、系统化、现代化的统一枪械,是中国军工,从制造到智造、智能的最佳见证,更是强军梦最坚守的把控。
当激昂的军乐声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响起,当整齐划一的三军方队迈着威严、庄重的步伐向天安门走过来的那一刻,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展现出国威、军威,中国军人无可阻挡的气势。
我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所震撼,心被紧紧攫住。想起读初中的时候,也参加过天安门广场阅兵“青少年方队”的情景。那种自豪、荣幸、骄傲感,那种热烈高涨的氛围,油然而生。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历史的沉重和对和平的珍视,这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让现场和电视机旁的观众热血沸腾,深受鼓舞。这就是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民族凝聚力。
装备方队整军待发首先是:
战旗方队:80名擎旗手乘坐猛士突击车,护卫着80面抗战英模部队的旗帜“杨靖宇支队”、“左权独立营”、“势如破竹十九团”等率先驶过天安门广场。
地面突击方队:以独特的“箭”形编队亮相,99B坦克、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3型装备混合编成,是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
两栖轮式装甲步兵、突击自行榴弹炮等战车以及新型履带多功能输送、空降、自行榴弹炮等装备车首次亮相。
防控反导主体化、多型雷达、拦截弹、电子压制装备同台出现。
无人作战装备:陆、海、空无人作战体系:歼20S双座隐形战机、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舰、无人布雷,还有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微波侦察机、综合电抗车,这就是最强的矛和盾。
首次集中展示:陆基“东风-31”、“东风-61”、海基“巨浪-3”、空基“惊雷-1”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核导弹以及“东风-5C”液体州际战略核导弹,是国之重器,是地球上最强大的武力。
红旗26反导弹、中级反导技术,鹰击系列,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过去阅兵见过鹰击12和18,今天又出现鹰击15、17、19、20,真的难以想象的震撼。
首次集中亮相新质作战: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和联勤保障部队方队。
首次民兵、维和亮相:民兵方队全部由女兵组成,为抗战胜利主题阅兵。维和方队彰显了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装备方队,使用的是静音模式,平稳平静,几乎听不到以往的轰鸣声。这是我们装备真正实现了低音突破,是背后电驱技术、混动技术,是现代军工科技的集中体现,连安静都成了战斗力。这就是大国重器,深而不露的科技和狠活。
先进强大的装备是中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首次亮相的中国最新一代战略威胁力量,表明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这种展示既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提醒。不仅提升了中国军队作战、防战的能力,也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的和平意志是建立在有力维护和平的基础上,而日本10年投入560亿巨资,试图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淡化战争罪行来洗白过去,来塑造和平国家的形象。
我们CGTV用85种语言主动出击,建立多视角、多平台的信息新格局来揭露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人体实验等铁证时瞬间崩塌。在东南亚一带,日本通过文化输出建立亲和力的努力,也遭到历史记忆的反噬等手段来否定侵略罪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中国人民用14年血肉之躯,不屈不挠的抵抗。托住日本侵略者,使得日军陷入旷日持久兵力和物资的消耗。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不然侵略者早已横扫整个亚太地区,盟军也很难从容组织有效的反攻。这是历史的真实不容篡改,日本无条件投降是铁的事实。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巨大牺牲,为东方战场做出的贡献。同样不容任何人歪曲篡改。
“九三阅兵”这不仅是一次队列的展示,更是一次力量的宣告。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来时路,那段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胜利,那份富国强民的使命。他向世界彰显:中国的军事实力与捍卫和平的决心,中国不挑事,更不怕事,绝不畏惧挑战。这就是中国的底气,中国的态度。
10:25分,空中战机从首都各个机场陆续起飞,将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空中梯队由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8个梯队组成,涵盖了我军现役主战机型。当歼-20S到运-20震撼亮相。
当新型战机组,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飞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想起了周总理在1949年国庆大典曾说:“飞机不够,就飞两遍”。瞬间就湿了眼眶。如今看到翱翔蓝天的歼20到运20,在空中呼啸而过,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着中国航空力量的迅猛发展。看着漫天绚丽的彩烟,我们终于告慰毛主席、周总理,这盛世如您所愿。现在的中国不仅飞机不用飞两遍,我们更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最强大的空军。这份从筚路蓝缕到展翅翱翔的跨越,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
10:30分,活动即将尾声,天安门广场南12辆放飞车整齐列队。信号旗落下,8万只羽和平鸽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一跃而起,在广场上空盘旋,带着亿万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殷殷期盼,带着蓝天之下的美丽山河,国泰民安,飞向远方。紧随其后8万个气球腾空而起,红、黄、橙、绿、蓝、浅蓝六个颜色,在空中形成球幕,宛如绽放的烟花与和平鸽相互映衬,共同为这场举世瞩目的阅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一壮观的场景,象征着中国的和平力量,也承载着亿万民众对祖国和平繁荣的深情祝福。
和平必胜!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2025年9月6日
(作者系北京知青;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