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龙正平|信仰的旗帜永远飘扬—瞻仰侯信烈士故居的联想
点击:  作者:龙正平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9-10 20:40:06

 

1.jpg 

202597日,我们柳州知青联络总站一行八人应中共柳城县委原副校长侯陶明等人的邀请,前往柳城县太平镇下良屯,考察即将竣工的侯信烈士故居。


2.jpg


我们在蔗海里向着侯信故里驱车前行,不由地想起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的330日,我们联络总站的近百名知青,肃立在太平蟠龙山上侯信烈士墓前宣誓的那一刻。“继承您的遗志,牢记党的教导,不忘初心使命”的庄严誓言,又在耳边回响。


在黎明前的黑夜,为了柳州人民的解放,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第二大队大队长侯信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化作了彩虹,谱写了“用生命迎接曙光”(侯信语)的英雄赞歌。


如今,英雄故里的父老乡亲为了缅怀英雄,学习英雄,传承英雄,自发地捐款十七万元,在英雄故居旧址上复建了侯信烈士故居,新建了红色文化陈列室,还有一批革命遗址尚待修复。覃志钦娓娓道来,令我们肃然起敬:


侯信烈士的丰功伟绩彪炳千秋,下良屯父老乡亲的壮举亦流芳百世。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来到刻有“下良屯”三个字的石块前。


3.jpg

退休中学教师覃志钦告诉我们,前面不远就是下良屯,他们要在这里立一个书写有“侯信故里”四个大字的大牌坊,让后人永远记住下良屯出了个大英雄,让英雄侯信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让下良屯成为英雄辈出的地方。短短一席话,在我们心中涌起阵阵波澜。是啊,下良屯父老乡亲的举,再次让我们了信仰和信仰的力量


要让信的旗帜在我们这一代人——不!是在一代一代人的心中永远飘扬!


解放前夕的红色堡垒村下良屯,如今早已旧貌换新颜。一座座二、三层高的混凝土红砖新楼映入眼帘,令我们特别是当年插队落户在江头大队仁村的方刚、近村的刘恕一,上火大队赤罗屯的陆彦飞、上雷屯的李正旬和宜竹大队文信屯的韦宁宁等老知青感到常欣慰。在一株几人合抱的大榕树前,柳城县原计生局长岗位上退休的侯振秋告诉我们,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侯信点燃的革命烈火,几次派保安团包围下良屯,把全屯170多男女老少全部驱赶到这株榕树下,逼迫群众交出侯信、侯信的母亲、妻子和游击队员。但革命群众没有一个屈从。敌人只好把游击队员侯勇等人的家属押到太平乡公所关押。侯信又通过统战巧妙的解救了被关押的游击队员家属。如今这株大榕树似乎在告诉人们,它是下良屯革命群众红心向着共产党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这不,乡亲们视榕树如同传家宝,把它保护的枝繁叶茂。 


4.jpg
大榕树是下良屯人民群众心向共产党的见证。

沿著柳城县统战部资助50万元新修建的水泥路,我们来到下良屯乡亲们复建的侯信烈士故居。我们神情凝聚地驻足瞻仰,缅怀、追忆侯信烈士光辉战斗的一生和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


侯信就是出生在这座青砖黛瓦的三间头农家屋里,是从这座青砖黛瓦的三间头农家屋走出去,由一个追求马列主义真理的知识青年,成长为为民族、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智勇双全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参加广西第三届学生军,与战友深


入虎穴,智擒南宁市维持会长田次廉、财政部长李春圃两个大汉奸。侯信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韦世刚、陶保宁在柳城国中建立中共柳城县第一个支部。194212月党支部遭到破坏后,侯信辗转到全县以小学教师身份开展革命工作。


5.jpg

在侯信烈士故居前


19452月,侯信受命回到柳州日报社太平办事处工作,在太平乡成立八百人的抗日自卫队,亲任教官,率队到古木拗、古砦十五坡、东泉下良岩和宜山三岔等地参加抗击日寇的战斗。抗战胜利后,侯信以教员身份掩护在柳州、柳城和贺县的革命活动。


1946年侯信在贺县开展工作,因“钟山起义”失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筹资到香港寻找党组织无果后回到太平。


6.jpg

1947年中共融县临时工委与侯信联系上,经组织考察认为他适合担任武装斗争干部,让他参加临时工委举办的党建学习班后,回下良屯建立秘密农会,培养武装斗争骨干。


在中共融县工委书记莫矝的领导下,1948123日,在融县潭头乡北山村,成立了代号为“江猛”的柳北地区第一支武工队。侯信、林润葱、王建德分别任队长、政委、副队长。


19495月,在“江猛”武工队基础上,组建桂黔边人民保卫团第一、第二大队,9月扩编为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第二大队,侯信任大队长,林润葱,韦克、莫止凡先后任政委。


为了壮大人民武装力量,侯信不惜散尽家财。他把妻子陪嫁价值1000多斤稻谷的首饰变卖;两块好水田和唯一的一头耕牛交给武工队,动员母亲和两个弟弟及父老乡亲一百多人参加革命斗争。侯信英勇无畏。他先身士卒,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和警卫员两人在北山屯组织村民反国民党大规模的第四次围剿时,他最后一个撤离。他组织和指挥部队,四破古摩公路桥,五次截车,七次攻打太平,阻断了国民党柳州与长安的联系和物资运送,参加大小战斗60余次,推翻了国民党八个乡政权,取得了反国民党四次围剿的胜利,粉碎了敌人一系列垂死挣扎的“总体战”。


太平圩是长安通往柳州的咽喉要地。为了配合南下四野部队解放柳州,必须拔除太平这颗“钉子”。


7.jpg

 在红色文化陈列室风山的壁画前


19491115日,侯信率部向国民党太平驻军发起进攻。警卫员兼通信员覃新昌紧随侯信大队长向前冲锋,目睹自己亲爱的首长倒在血泊中。在生命垂危之际,侯信依然镇定自若,命令战友们:“同志们不要管我。为了胜利,冲啊!”侯信烈士壮烈牺牲在曙光初现的黎明前夜,用壮丽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实践了“用生命迎接曙光”的战斗誓言。


覃志钦老师是侯信大队长的警卫员和通信员覃新昌的儿子。他的老父亲不知向他讲述了多少遍侯信的故事。他向我们讲述侯信烈士壮烈牺牲的故事时,眼里闪着泪花,声音颤抖,似乎在讲述他的亲身经历。


8.jpg

在红色文化陈列室前


在红色文化陈列室,侯信烈士的戎装照和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第二大队全体队员的名单,让我们肃然起敬。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少像侯信一样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洒热血,抛头颅。


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啊!为了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不忘来时的路,永远跟着共产党走,下良屯的父老乡亲自发地捐款筹资,自己动手,复建了侯信烈士故居和红色文化陈列室,我们这些老知青深为他们的远见卓识而折服!


9.jpg

10.jpg

红二代侯庆龙讲述复建故居是挖到的革命文物


侯庆龙,是当年跟随侯信闹革命的祖父教养出来的“红二代”。凭着一身搞建筑的好本领在外打拼多年。当他听说自己念小学的儿子竟然不知道侯信爷爷是谁时,他沉不住气了。挣再多的钱也没用!他放弃了在外赚大钱的机会,毅然回到屯里耕田种地,在侯桃明、覃志钦、侯振秋等人的支持下,侯庆龙组织当年游击队员的后代们,说干就干起来了。


11.jpg

他们下一步就是亟待修复的革命遗址


修复游击队当年用来收藏枪支弹药的炮楼和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第二大队五中队开会、活动的泥瓦屋。这些年久失修的革命遗址已经成为危房,急需筹集资金修复,已列入第二批修复规划。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以侯信烈士故居和红色文化陈列室为核心的红色革命传统传承弘扬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覃志钦考虑得更为深刻。在全屯人捐的十七万元用完后,他垫资近两万元,用以雕刻以侯信戎装像为蓝本的侯信全身朔像,供后人瞻仰。下良屯父老乡亲热心爱国主义教育的事例数不胜数。


2025930日,是下良屯侯信烈士故居和红色文化陈列室揭牌的日子。融水县革命老区派代表前来祝贺,当年第二大队的后代和县里老干部也来祝贺。侯庆龙和侯桃明等人郑重其事地邀请柳州知青联络总站的老知青们,来多少都欢迎,并安排给我们三个文艺献演节目。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打道回府。回望掩映在蔗海里的下良屯,我们的心情像蔗海翻腾的波浪。下良屯的父老乡亲,你们做的好!向你们学习、致敬!930日再见!


我们相信,侯信精神不朽!信仰的旗帜永远飘扬!


谨以此文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9周年。

202599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