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中国企业在海外,岂能不择手段、自相残杀?
点击:  作者: 镇长本人    来源:大树乡谈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23 15:29:55

 

2022年,出海从国家的政治号召、以央国企为主导,开始转变为企业家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开始出海;2025年这一浪潮更加猛烈,国家正在想办法解决企业出海难题,比如年初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他部门、全国各地也在组织各种形式的出海支持行动。

 

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公司,出海最核心的基本原则就是抱团而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组织的出海,特别重视大企业、大平台的表率和龙头作用。比如中小企业出海上,在强调抱团出海的同时,也强调借船出海,大企业大平台有责任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这也有利于大企业大平台立足海外。

 

 

然而,有些公司或许在国内野蛮惯了,习惯了用钱砸市场、凭借资本无序扩张,甚至可能觉得法律是可以商量的。

 

现在国内持续加大对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整治力度,2024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纳入2025年重点任务,这也写入了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近期国家从上到下也反复强调。

 

然而国内内卷式恶性竞争尚未完全化解,有的企业竟然开始把这一野蛮的做法推广到海外。古话还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不仅违背了中国的法律政策,也违反了所在国的法律,更对中国国际形象、海外战略以及更多企业出海带来了负面影响。

 

要知道现在仍在进行激烈的贸易谈判,美国极其关注中国企业海外布局,这不上赶着给美国人送抹黑材料吗?

 

小镇之所以有上述感慨,是因为看到了一篇朋友转来的报道。来自新浪财经,标题为《外卖出海内卷外化:滴滴10亿元只为阻击美团进巴西,Keeta提起诉讼》,其实中国企业在海外发生矛盾,到当地法庭打官司,这很正常,商战嘛,依法处理就行。

 

但在这篇报道中,小镇看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事件:滴滴的巴西外卖品牌99Food竟然在当地通过巨额现金预付激励,与当地商户签订二选一排他性协议,明确禁止商户在合同期内与美团国际外卖品牌Keeta建立任何商业或合同关系,但却不禁止商户与巴西本土外卖巨头iFood的合作

 

这篇报道还提到,美团Keeta公司已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案由就是滴滴99Food在巴西针对美团Keeta采取的二选一不正当竞争。

 

新浪财经虽不是传统官媒,但也比较专业了,这种涉及两大公司的纠纷,不至于有假,但小镇还是感到难以置信,于是进一步查证,发现如证券时报网、中国能源网、凤凰网等都进行了报道。

 

 

小镇还在网上看到一张图,对巴西外卖市场的竞争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不知道这张图是谁整理的,小镇验证了下,时间和事件大致是准确的,只缺了99Food45日宣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小镇还是不放心,就又找到派驻巴西的朋友,通过他进行求证,也了解到更多细节。经他提醒,小镇才发现,原来可以直接在国内登录巴西《圣保罗页报》的官网,这是巴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还设置了每日更新的中国专题版块。以关键词搜索,查到了一篇814日的报道《Keeta因涉嫌抵制而起诉99Food》,应该就是国内报道的原始来源之一,不过阅读需要付费,小镇就没查看具体内容。

 

 

经多方查证,这些报道竟然都是真的,而且之前还有类似的滴滴采取不当竞争做法。此前滴滴99Food还在Google等平台高价购买“Keeta”关键词,定向对巴西市场推送,混淆用户搜索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搜索“Keeta”,但实际优先推送的是“99Food”的广告。对此811日,巴西当地法院已经责令滴滴99Food停止这一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位朋友还向小镇转发了一些当地媒体的报道截图,内容就不发了,包括一些二选一的细节,比如提到小商户可以拿到数百万元的激励金,大商户还要更高。当然这些信息只是当地媒体、自媒体发送,不能确认是否属实,不过有很多媒体的报道也提到了这一点,报道称有知情人士表示,数百万元的只是小商户,大商户收到了1.3亿元激励金

 

还有媒体曝光了含有二选一内容的合同条款,也就是前面新浪财经报道贴的手机页面截图。出现在合同的12.9章节的第一段,合同原文是葡语,小镇机翻后整理下大概意思:我方承诺,在合同有效期内,不采取直接或间接的任何形式,向美团Keeta及其所属任何关联实体提供服务或建立经济利益联系。

 

翻译得不好,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滴滴99Food也在巴西当地媒体公开回应了,承认二选一存在,但认为这是针对核心商户的一种战略。

 

小镇不管什么战略,二选一情况属实就行,那就没什么可辩解的。

 

全世界在反垄断立法方面,基本原理都差不多,一般都不会允许二选一,对此小镇也咨询了咱们国家反垄断领域的专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巴西当地也出台了明确规定,禁止平台与商户签订排他性协议,出台规定的是巴西的经济保护行政委员会(CADE),对标中国的国家反垄断局,2022年巴西本土外卖巨头iFood要求商户二选一2023年巴西CADE就出台规定,明确禁止。

 

据这位朋友说,实际6月就有巴西自媒体爆料,滴滴99Food已经要求商家采取半独家方式,也就是商家可以与巴西本土巨头iFood继续合作,但不能跟美团Keeta合作;到了7月,巴西当地媒体也开始报道这件事,也明确说滴滴只针对美团Keeta

 

这位朋友还表达了当地华人、华商的看法:觉得这实在太丢人了,自家的企业在国内打生打死也就罢了,现在跑到国外来自相残杀,实在难堪,也担心会因此导致巴西消费者对中国企业产生不好的印象,毕竟现在巴西,是中国企业出海拉丁美洲的关键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墨西哥。

 

发生在巴西外卖的这场商战,与之前发生在巴西的一些矛盾性质截然不同,不仅是两家中国企业之间厮杀,更重要的是涉嫌违反巴西当地法律,乃至涉嫌违反中国法律。

 

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而考虑到美团作为Keeta的母公司,美团公司住所地在中国,那么以Keeta名义在巴西诉讼维权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向中国反垄断机构提出书面举报,责任部门为反垄断执法一司或竞争政策协调局。

 

 

换言之,中国公司在国外针对中国公司搞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不仅当地管得着,中国也管得着,甚至有可能遭受双重处理。

 

小镇真是搞不明白了,这种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风险,没有提前研究吗?滴滴为什么要把国内已经禁止并且重点打击的违法行为,带到国外去?

 

至于不针对巴西本地外卖巨头,而是打击同样出海的中国企业。小镇倒可以理解,毕竟巴西本土巨头iFood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而美团Keeta今年5月才宣布进入巴西市场,滴滴的二选一只能针对弱者后来者,没法针对强者主导者。

 

但小镇还是无法理解这种决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遥控指挥造成的,这也是中国企业目前出海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很多企业习惯了在国内的竞争认知,出国以后认知转不过来。

 

如《供应链攻防战》的作者林雪萍就认为,中国企业出海最需要的不是决心,而是认知。他说企业在海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认知反转——原来认为重要的,现在不再重要;原来认为没有价值的,现在无比珍贵。他还说,现在中国企业出海往往花很多钱建工厂、买设备、砸市场,但很少花钱培养组织的认知力,尤其是企业一把手没有转变认知,在这种情况下光凭所在国经理、合规律师远远不够。

 

坦诚地说,在国内搞擦边球,确实有一定容错空间,国家会考虑很多因素,包括产业发展、就业、经济、预期、税收、企业积极性等等,也往往会选择给企业更多自我纠正的机会,不会一棒子打死,毕竟是自家的孩子,更讲究治病救人。但出国在外,其他国家谁管啊,外资企业进入一个国家,必须比本土企业更加重视合法合规,这在全世界都是最基本的原则。

 

而这种海外不正当竞争的背后,说明在本土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危害,和国家整治的决心。

 

开头已经简单列举了国家最近一年来不断重视反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态度。就在71日《求是》以笔名巨力刊发文章《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说得非常透彻,详细阐述了内卷式竞争的突出表现、危害、形成原因以及整治思路。在文章中强调内卷式竞争将各类主体禁锢在低价低质、没有效益的竞争中,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扰乱了市场秩序,任其发展将贻害无穷。

 

 

这篇文章还提到了一个典型案例,小镇觉得跟现在正发生在巴西外卖市场上的太相近了,本质几乎一模一样。

 

那就是20多年前,中国摩托车企业竞逐东南亚市场,一度风靡,最终惨败。当时东南亚市场对中国摩托车还是挺有好感的,国内企业也认为在国内加大整治摩托车、纷纷推出禁摩令的情况下,普遍依靠摩托车出行的东南亚是企业自救发展的关键。当时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摩托车出海东南亚,也成了当时国家高度关注的标志性海外开拓,寄予了中国企业出海、产业升级的殷切希望。

 

 

一开始进展非常顺利,当时日本摩托车已经占据了十多年的垄断地位,但中国摩托车以更优惠的价格迅速站稳脚跟,在重点国家新增市场份额一度占据超过80%,进展比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出海快得多。

 

然而悲剧发生了,众多中国摩托车企业,为了争抢市场,上演自相残杀式降价,还大幅降低车辆质量、售后服务水平,进而严重影响到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断崖式下跌,最终集体仓皇退出东南亚市场,消费者甚至找不到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的渠道,这就严重败坏了中国出口商品的口碑,其恶劣影响持续至今,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拓东南亚,经常会被问到会不会像当年摩托车一样突然跑了、不管了。

 

所以《求是》报道特别强调当前,我国一些新兴行业深受内卷式竞争困扰,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整治,不仅会损害企业信誉和品牌形象,阻碍企业走出去,也将迟滞我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刻吸取历史教训,及时有效加以整治,避免重蹈覆辙。

 

巴西正在发生的事情,其后果和危害,《求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小镇不需要多说了。需要强调的是,不要觉得这只是一篇文章而已,《求是》的地位不必多说,这是党中央机关刊物,而巨力同心等一样,属于特殊笔名,是专门课题组撰写的,一年也就发几篇,可以理解为这篇文章就体现了最高层的意志和看法。

 

 

有些事不是一家企业担得起责任的。企业在国内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一旦出海,还要自觉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形象。

 

现在很多行业、很多企业在出海时都在感叹,国内的恶性竞争蔓延到国外,中国出海企业一边要习惯不同国家的差异,应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这本来就已经很难了,另一边还要警惕来自其他出海企业的背刺。试想一下,如果技不如人,那也就罢了,可如果是因为中国企业自相残杀落败,憋不憋屈?

 

在国内,可以斗得激烈点,但出国在外,要一起撑起中国品牌的天空,大家一起才能走得更远,这是国家的期待,也是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理解并且推行的。

 

而且小镇很纳闷,报道所称滴滴用来针对中国企业搞二选一的钱来自哪里?外卖可不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尤其是本就有巨头的巴西外卖市场,而滴滴99Food曾经在2023年停止在巴西的运营,市占率一直不高,小镇很怀疑在当地是否获得过利润。

 

如果是外部输血,那么这血来自谁?这钱如果主要来自中国市场,那能不能拿回国内,用来改善劳动者的社保待遇、让利于消费者?

 

小镇这几天写了很多关于社保的文章,如《承认问题,分清敌我》《中国的社保,是普通人一生性价比最高的投资》。目前国内很多人仍然没有享受到国家法律规定的社保待遇,所以才有了最高法推出了针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国家也一直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819日《人民日报》刊发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访谈,这就是明确的信号。

 

 

于东来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他说大家都希望能有真诚美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不能光是希望别人去干、国家去干,自己也要干。作为企业家,有能力为国家分忧是多好的一件事。发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就是一起推动社会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希望更多企业,尤其有能力的大企业,能够为国分忧,一起推动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也成为更多中小企业出海的主心骨、保护者,大家一起组建中国的出海集团军。

 

出海企业也要明白,很多时候慢比快好,出门在外不比在家,不会有人给这么多犯错的机会,一定不要在合规上心存侥幸。

 

也希望能够明白小镇这篇文章的苦心: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来源:大树乡谈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