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欧盟要求转让电动汽车技术,为什么中国不能同意?
点击:  作者:牲产队长    来源:牲产队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7-23 12:41:59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陷入僵局!对中方提出的“最低进口价”方案,欧盟仍旧没有答应。为什么呢?因为欧盟想要更多。

 

它真正想要的是,中国车企直接对欧盟转让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以及相关产业链技术。只有同意转让技术,中国车企才能进入欧盟合资建厂,否则,直接以超高关税,拒绝进入欧盟市场。

 

那为什么中方不能同意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也以合资方式,引入大量欧洲车企。二者有什么区别呢?这期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国只做出了合资占股的限制,并没有强制要求欧洲车企,对中国转让核心技术。我们只是把欧洲车企,欧洲汽车供应链引进来,以丰富中国的汽车产业,促进当地就业。至于核心技术?那都是欧洲车企百年积累,大家各凭本事。

 

 

由于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里,本土车企几乎都被欧洲车企所吊打。哪怕是合资车,国有车企也只能分50%的利润,半点核心技术都拿不到,完全被外资所掌控。尤其是核心专利,几乎完全掌握在外资手里。

 

那中国车企是怎么打破这种局面的呢?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直道超车。像奇瑞、长城、吉利等车企,都是选择直道超车,死磕燃油车三大件技术。经过30余年的刻苦攻关,奇瑞发动机返销日本,长城也凭借燃油车技术,打入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巴西等市场。

 

 

吉利呢?就靠资本并购,买下沃尔沃后,把沃尔沃的安全技术,平移到了吉利的身上。到今天,很多人只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爆发,却忽视了,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同样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中国一年对外出口500万辆汽车,其中440万辆都是燃油车。

 

第二个,就是弯道超车了。绕过BBA的油车专利墙,中国造车新势力迅速崛起。比如问界汽车,靠M9M8两款车,就吊打了宝马X5,奔驰GLE以及奥迪Q7等。理想也用L家族三大爆款车,年销超过50万辆,无限逼近于BBA的在华销量了。在平价车领域,比亚迪则是一骑绝尘,反超大众、丰田、本田等。

 

这些突破,都不是靠西方技术转让,而是靠中国车企的自主创新。可欧盟呢?它不想埋头苦研,而是直接摘桃子。这就太过分了。欧盟要求,中国直接转让动力电池技术,再去欧盟合资建厂。

 

 

可一旦欧盟本土公司掌握了核心的动力电池技术,凭什么还跟中国公司合资呢?这本就是悖论。你交出了自己的最强筹码,你就没有筹码了。按正常的市场竞争逻辑,欧盟应该抄中国的作业。可以合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保留在中方,然后,欧洲企业自立更生,自主突破,相互竞争,凭本事打败中国公司,而不是强制转让核心技术。

 

中国车企埋头苦干了40余年,才有今天的成果,岂能拱手让给欧盟?面对欧盟的强制索取,中国也不必妥协。原因很简单,欧盟有27个成员国,每一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利益。

 

像匈牙利,就撇开欧盟,直接引入宁德时代电池工厂。法国也通过合资模式,引入中国“远景能源”超级工厂,各自持股50%。至于核心技术?则完全由中方掌握。西班牙则是引入奇瑞,直接建合资工厂。这座合资工厂,也不涉及核心技术转让,而是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到西班牙组装,贴上新标,再上市。

 

 

我们不反对合资,但反对技术掠夺!如今,形势反转,在这种电动化革命中,欧盟车企也需要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了!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牲产队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