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全面解析:“大而美法案”对华人的全方位深刻影响!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华人生活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7-07 11:41:10

 

 

自从美国总统川普正式签署《大而美法案》以来,各界都对这个政策充满了争议,该法案是他在连任竞选期间提出的核心立法主张之一。

 

这项堪称川普版新时代经济改革的法案不仅重塑了美国税收与福利体系,还标志着美国在全球供应链重组、国家制造能力强化与资本管控领域的全面制度化转型,对美国中产、企业主、长者、移民,乃至全球华人资本与企业家,均将带来深远影响。

 

全民减税结构出炉:有人受益也有人损失

减税亮点:

 

中产减税延长并提升:标准扣除额提升至个人15,750美元、夫妻31,500美元,同时保持2017年川普税改中的较低税率,避免年底税收自动回升。

 

65岁及以上中等收入长者:新增最高6,000美元税收扣除(夫妻12,000美元),年收入超过175,000美元则无资格。

 

儿童税收抵免:每名子女抵免额提高至2,200美元,并将随通胀自动调整。但仅限美籍父母,非法移民及无社安号人士被剔除,即使孩子为美国公民亦无资格。

 

2025-2028年出生婴儿福利:每名新生儿获1,000美元政府注资的税收递延账户,可由父母、雇主等继续追加捐款。

 

收养补助与育婴假:收养税收抵免提高至5,000美元,同时激励企业提供育婴福利。

 

 

特例优惠:

小费免税:年收入不超过150,000美元者每年最高25,000美元小费收入免税。财政部将认定合格职业,防止滥用。

 

隐忧与代价:

虽然中产阶级减税显著,但低收入家庭因失去SNAP(粮食券)和Medicaid(医疗补助)等福利,可能整体得不偿失

 

例如,一名单亲母亲年收入2万美元,税务可节省约750美元,但将失去价值约1,600美元的补助。

 

医疗补助改革:将对申请人增加工作要求(19-64岁成年人需每月工作/志愿/上学80小时),并要求每6个月重新提交资格审查。

 

即使符合豁免条件(如残疾或孕妇)也必须定期提交证明。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将有1700万美国人失去或负担不起医疗保险。

 

食品券资格收紧:18-64岁无子女或有14岁以上子女的成年人,必须工作每周20小时才能领取SNAP福利。非公民与非法移民将被排除在外。

 

超过4,000万人或将受到影响,包括约1,600万儿童、800万长者和400万残障成年人。部分州若无法补贴联邦削减的部分,甚至可能终止项目。

 

移民制度与税收同步重组

 

法案推出特定行业人才快速移民政策:在半导体、AI、生技、国防工业等重点领域,若外籍申请人投资300万美元以上或创造20个就业岗位,可申请快速移民及家属豁免。

 

 

这对高净值华人家庭具有划时代意义。过去单靠资本或家庭团聚申请移民的方式正在被国家利益导向所替代。布鲁金斯学会认为:移民身份将依赖于申请人对美国科技与制造主权的贡献程度。

 

同时,无社会安全号的纳税人将被排除在多项税收优惠之外,包括儿童税收抵免、小费豁免和教育税收优惠等。

 

企业与中产投资者获双重影响

 

该法案赋予美国财政部与SEC权力,建立资本主权审查机制,尤其针对境外资金背景不透明、涉主权基金等路径,进行系统性风险过滤。

 

这对持有科技股、能源ETF、地产REITs等高波动资产的华人中产而言,是一次制度的升级,提升资产安全,但也意味着监管环境趋严。

 

 

同时,为推动制造业回流,法案延长并加码《芯片与科学法案》的税收减免,新增十年免税期与用工补贴,优先支持本土高附加值制造基地。南加州、德州、湾区的华人科技企业或将直接受益。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党反对法案

 

讽刺的是,《大而美法案》的通过,也加剧了共和党内部的裂痕。亿万富翁马斯克在川普签署法案后于社交平台X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党America Party),并公开反对该法案的大政府支出方向。

 

尽管曾为川普捐资数亿美元并协助其政策设计,马斯克如今因对福利扩张、税收结构不满,与川普公开决裂。

 

 

来源:华人生活网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