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5日,美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大而美”法案,并派遣B-2,F-35高调飞越白宫上空庆祝。这部法案实际上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他推出的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的简称,因其涉及特朗普选举承诺的大部分政策而广受关注。
一、“大而美”法案四项核心内容
一是大幅减免个人税收。该法案是对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减税政策的延续和升级,不仅将2017年减税法案针对个人税收减免的条款永久化,还提升对于儿童税收抵免、65岁以上老年人、服务业的减税力度,推出加班费和小费免税,建立针对儿童的专用储蓄账户。
二是削减政府补贴补助。该法案计划削减超过6000亿美元的医疗补助和超过2600亿美元的食品援助支出,大幅提升获取医疗和食品补助的门槛,同时减少新能源补贴。
三是增加移民美国成本。该法案对移民的侨汇征收5%的“过路费”,对寻求庇护者征收1000美元申请费,每半年对无证移民的工卡收费500美元,同时计划花千亿美元,用于建设综合边境屏障系统、扩大移民拘留设施网络、增派执法人员和边境巡逻人员等。
四是激励企业扩产投资。该法案将提升企业所得税的减免额度,允许企业对美国境内新建或购置的合格生产财产进行一次性扣除,降低制造业企业投资、扩产成本。
据测算,“大而美”法案将在未来10年内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
二、“大而美”法案“劫贫济富”特征明显而饱受质疑
从受益群体来看,企业无疑是赢家之一。法案将永久实施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实施的数万亿美元的企业减税措施,并扩大其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将企业税率从2017年减税前的35%永久降至21%,还将延长或增加针对企业投资的其他税收优惠,如新的机械、设备和研发方面的税收优惠。高收入家庭也是受益者,法案将大大扩大家庭从联邦税中扣除的州税和地方税的数额,从目前的1万美元上限增加到4万美元,最大受益者将是年收入20万至50万美元的家庭以及拥有房产的家庭,这些高收入家庭将获得更为优厚的税收优惠。
反观利益受损群体,低收入家庭首当其冲。法案大幅削减联邦医疗补助,尤其是面向贫困和残疾人士的医疗保险计划,这些削减将持续到2034年。这会导致将近1200万低收入人群在未来10年内失去医疗保险。法案还削减了食品券项目,对于靠领取食品券生活的贫困人群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医护人员也将受到影响,医疗补助资金减少,拥有医疗保险的人数减少,意味着就诊量、处方量、医疗程序减少,支持这些医疗服务的人员也会随之减少。根据美国机构的分析,这可能导致未来10年医疗保健行业失去近50万个工作岗位。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到2034年,参议院版本法案将让1180万美国人处于没有医疗保险的境地。《纽约时报》评论,最新版本法案“将最大利益留给了富人,数以百万计低收入美国人可能因此遭受巨额经济损失”。报道援引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最新分析称,如果法案得以实施,处于收入最低水平的五分之一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在未来十年内平均下降2.3%,而处于收入最高水平的五分之一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增长约2.3%。
三、法案背后特朗普政府双重考量
一是国内政治考量。对于特朗普本人而言,该法案是一笔重要的战略资产。目前特朗普的支持率不高,而其选举期间的很多承诺也没能兑现。特朗普将这个法案视为其未来施政的重要基础,有望稍稍拉升特朗普持续走低的支持率。共和党人将其视为选举中的战略利器,声称“这项总额高达3.3万亿美元的法案将让富人和绝大多数低收入群体都从中受益”,进而缓解国内日益加剧的贫富矛盾,为明年的中期选举和2028年总统选举提供政绩支持。这不仅将稳固特朗普与共和党基本盘的关系,还可能吸引部分中间选民重新支持特朗普。
此外,本法案与最近联邦最高法院限制联邦法官发布全国性禁令的裁决相配合,或许可以挽救特朗普政府逐步丧失的执政信心。从更深层次看,特朗普试图通过财税杠杆重新分配利益,虽然被指“劫贫济富”,但他希望借此强化自身在共和党内的领导地位,为后续一系列施政举措扫清障碍,进一步推动其保守主义政策议程。
二是经济战略意图。一方面,“大而美”法案中的企业减税和激励企业扩产投资等措施,旨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企业在美国本土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尽管从目前分析来看,就业促进效果存疑),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重塑美国经济结构,增强美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减税和扩大内需,特朗普政府企图逼迫贸易伙伴在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增加其在贸易谈判中的筹码,建立一套对美有利的所谓“新秩序”。
近期特朗普对盟友采取强硬甚至蛮横的立场,加拿大迫于压力宣布放弃征收数字服务税以重启与美贸易谈判,欧盟方面也表示愿意接受美国对欧出口普遍征收10%关税的方案(但寻求对医药、半导体等关键行业的豁免),这些都是特朗普借助国内经济立法筹码在对外经贸上施压的表现。
四、“大而美”法案带来的影响
(一)对美国国内的影响
从社会层面看,该法案将深刻调整美国的利益格局,继续推动和强化美国已存在的地域和阶层对立,“两个美国”的鸿沟将继续拉大。它引发了社会阶层对立情绪,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因为法案削减政府补贴补助,如大幅削减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支出,提升获取相关补助门槛,这对于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冲击巨大,而与此同时却给高收入群体和企业更多减税优惠,这种资源分配的巨大差异必然加剧社会不满。
从经济层面看,短期内,投资者对这一法案背后体现出的美国借贷可持续性表现出担忧情绪,导致短期内资金逃离美国国债市场。长期而言,法案预计将持续让高收入群体受益,而大量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健受到冲击,对低收入者有利的一些减税措施则将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内逐渐退出。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特朗普政府对关税、通货膨胀和政府支出的处理方式已引发广泛不满,认为经济将恶化的受访者比例高于2023年以来任何时期。此外,法案增加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压力,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分析,仅法案中的延长减税措施在未来十年就将带来超过4.5万亿美元支出成本,参议院版本法案在未来十年将使美国赤字增加近3.3万亿美元,美国债务上限也将提高5万亿美元,这对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从产业层面看,能源产业方面,法案废除了拜登政府为减少能源消费而制定的多项条款,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这对化石燃料行业以及传统汽车制造商是福音,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造成打击,引发了传统能源产业与新能源产业之间的利益争夺。例如,特斯拉老板马斯克就对该法案极为不满,认为其“为夕阳产业提供施舍,却严重损害未来产业”。在医疗产业,由于医疗补助资金的大幅削减,预计未来医疗保健行业将失去近50万个工作岗位,影响整个医疗产业的生态和发展。
(二)对美国对外关系的影响
从贸易关系方面看,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向美国企业征收“不公平外国税”的国家实施报复性税收,税率从5%逐年递增至20%,这可能引发美欧之间的贸易战升级。欧盟等可能会对美国实施对等反制,破坏全球贸易秩序。更多国家也会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和竞争策略,一边对美信任瓦解,一边更加注重自身利益保护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减少对美依赖。
从全球战略布局方面看,在某种程度上,该法案暗示了特朗普未来执政重心的转移。在任期余下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可能更加专注于国内议题,而在全球事务作相应取舍。特朗普政府在拉丁美洲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又奉行起新“门罗主义”的路线,试图以霸道手段维护美国在西半球的主导地位,推动近岸领土扩张。同时,他将会收缩在西半球以外地区的扩张,短期内采取军事上的审慎政策,在非必要情况下避免使用武力,一般而言也不会卷入外部冲突。不过,在军事上,“大而美”法案中削减福利的内容,为美国扩大军费开支、研发先进武器提供了便利。特朗普政府最近提议将2026财年国防预算提高13%,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新增的数千亿美元军费将用于采购第六代战机、超高音速导弹、防空反导系统等新锐装备,试图积累相对于对手的军事技术优势,以此在全球战略博弈中保持威慑力。
总的看,“大而美”法案在争议声中艰难推进,其最终实施效果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预见的是,它将对美国国内的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对外关系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究竟是美国所期望的“大而美”愿景,还是如众多批评者所言的“大而乱”结局,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文章来源于前沿深度解码 ,作者三目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