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作为他的宿迁老乡,我是这么看刘强东最新讲话的
点击:  作者:边城蝴蝶梦    来源:码头青年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6-19 14:53:23

 

 

近日,刘强东做了一个内部讲话。我觉得这是近年来国内企业家发言中特别有分量的一次。倒不是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话,但刘强东那种特有的坦诚和直爽,我读了之后特别有感触。

 

当然了,东哥的宿迁普通话依然没有进步,讲话像嘴里含着东西,语速很快。

 

他承认,过去五年,京东没有任何新的东西,是失落的五年。这句话没有回避自己淡出管理之后京东的发展停滞,也没给自己留什么情面。明州事件对刘强东打击甚大,从那时起,刘强东骤然减少了公开露面和讲话。

 

过去五年,刘强东身在国外的时候很多,虽说他依然可以遥控指挥京东,但是人在不在国内,在不在公司,区别很大。那种体感完全不同。京东离开了刘强东,它的下滑,肉眼可见。

 

他这次回归,并推动六项创新项目,包括稳定币业务,本身就释放出强烈信号——不打算再做精神领袖,而是要重新披挂上阵。对于刘强东这种人来说,让他天天沙滩阳光,不让他去做事,还不如杀了他。

 

从今年开始,刘强东的露面明显密集了。前段时间京东入局外卖,他和京东小哥在一起的照片和短视频在网上流传很多。

 

这是不是在传递一种看好中国的信号?我认为是。他这些年跑遍了全世界,相信也对比了其他国家和中国,中国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刘强东显然觉得没有其他国家比中国干事创业的环境更好。

 

有人说,看中国经济,要看马化腾的腰健不健康,马云的出镜频不频繁,刘强东在国内的时间多不多,这些都不是经济数据,同时胜似经济数据。

 

所以,刘强东经常在国内了,开始密集做事了,这本身就是最强烈的判断。

 

他的讲话不花哨,没用“AI”“大模型这些热词。他讲最多的,是供应链

 

做外卖、便利店、酒旅,甚至跨境电商,他不是谈流量,不是谈补贴,而是谈系统效率。他说:前端卖饭菜我可以永远不赚钱,我靠供应链赚钱是可以的。这是对当下所有收割逻辑的一次修正。他不是盯着普通人的钱包,而是要靠给企业提供服务堂堂正正赚钱。

 

讲品牌时,刘强东更是把立场说得非常清楚。他说零售商应该只赚三成,把利润让给品牌商,因为只有品牌商活下去,才有研发、有品质,产业工人才能涨工资,国家经济才能良性循环。这套说法,如果让官方来说,或让其他老板来讲,都是老生常谈,听过即算,但从刘强东嘴里说出来,就格外顺耳。

 

这不是因为他说得多动听,而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他说,京东净收入过万亿,但净利润只有四百多亿。为啥利润率这么低?因为发的工资多,因为没有使用外包。

 

 “有人会说你是装,没关系,如果哪个企业家能舍弃一千亿的真金白银,大家都装也挺好,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

 

刘强东这句话的网感太好了。这话他只用说一句,无数网友会帮他进行X次传播,还会@其他老板。当然,刘强东肯定知道他的这些讲话会流传出去。他从来都是个聪明人。

 

这种表达的网感和冲击力,是今天大多数企业家缺乏的。你很少会在其他人那里听到类似表达。尤其在当下,大家越来越不敢讲话,不敢讲真话,不敢讲掏心窝子的话的环境下,刘强东这些话的价值就更大了。

 

我个人对京东是有好感的。以前在国内购物,最信赖的就是京东。现在北美,经常用的是亚马逊这些国外的购物APP,对比之下,会发现中国电商的用户体验是有压倒性优势的。这些优秀体验的背后,都是中国商家和消费者一手一脚拼出来的。

 

我和刘强东算是老乡,虽然口音有差别,我们是江淮口音,他说的是徐州山东那边的口音。我们老家之间,直线距离也就几十公里。在宿迁,刘强东是史上第二名人,第一是项羽。2024年,宿迁GDP4800亿元,京东直接带来的产业和就业贡献,保守估计三分之一起步。一个人撑起一座城,在中国不多见。能类比的,或许只有宁德时代之于宁德。

 

苏北这块地方,出过太多帝王将相,我们从小听着这些人物的故事长大,讲的是不服输、讲的是义气,也讲的是兴天下而不为一人谋。这种文化氛围,不仅塑造了那里人的性格,也影响着走出去的人,比如刘强东。

 

刘强东对员工一向以兄弟相称,这种称呼在今天的企业界非常奇怪,显得非常不现代、不专业,不少人认为是作秀。但我不这么看。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他个人文化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一种延续,是他从苏北农村一路打拼出来,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多年形成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直觉信任感和共患难意识。

 

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中,兄弟不是喊着玩的,而是要能互相托命、共担风险的。刘强东大学时送外卖、卖光盘、摆地摊,他早年创业时靠着一帮愿意跟着他风餐露宿的伙伴起家。他应该从没忘过那段岁月,也没忘掉那一套粗粝的江湖情义。他身上的兄弟文化,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文化,在京东内部也已转化成了制度。比如他反对裁员,强调稳定;比如京东在大厂里最早推动员工正式编制、不搞劳务派遣,交足五险一金,这些都不会是作秀,而是出于他内心非常真实的想法。

 

所以,当他说“18年来我给兄弟们交了一千多亿的五险一金,你是能感受到其中的那股底气和自豪的。

 

 

很多企业家做不到像刘强东这样,不是学不会做电商,而是学不会把人当人看。你说你也讲义气,那你愿意拿出真金白银给跟兄弟们共享吗?

 

今天的很多大企业,把人当成可以替换的资源,拼命用系统优化人、管控人、压榨人,最后看似企业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但却丢掉了最重要的人味。

 

当然,刘强东在讲话里也体现出无奈,说现在兄弟们很辛苦,因为内卷太严重,京东不卷就活不下去。

 

我觉得坦承这些,不是减分,而是加分。这是目前很多企业家的真实处境,只是别人不说。他说出来,也没指望谁帮他解决,只是告诉兄弟,这就是现在的现实,我不是神,只是人,但我愿意和你一起干。

 

相信他手下的品牌总肯定给过他其他建议,他完全可以用另外的话术,但他偏要这么说,因为他比那些职业经理人更知道,也更有直觉——在这个越来越冰冷的商业世界里,说一点人话,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刘强东肯定不是完人,京东也不是没有问题。但他确实是这一代企业家中,少数几个还保持着思考力、表达力和责任感的人。他讲话很少新词,没有包装,没有技术腔,但就是能让你觉得信得过。这在今天,是最稀缺的企业家能力。

 

最明显的区别,大家叫他东哥,叫别的大佬某某爸爸,这两个称呼里的意味,细细一想,天差地别。

 

爸爸是一种调侃,是对权力和资源的戏谑式臣服,说到底是你高我低、我靠你养,姿态再低也不为过。而东哥,带着亲昵和信任,是一种平视的、带点江湖气的尊称。这不是公关公司能包装出来的形象。

 

在今天这个年代,还有多少老板能被人心甘情愿地叫一声

 

刘强东的存在,未必能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所有难题,但他体现出来的那种精神气质、那种对人性的尊重和对责任的坚持,或许能让一些做企业的受到启发,让他们重新相信,企业家不仅可以挣钱,还可以撑起一部分人的希望。

 

时局艰难,企业当然不能替社会解决所有问题,但企业家能决定自己是不是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很多人现在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没有回应。在这样的时代,真正有分量的企业家,不应该把人当作成本压缩的变量。

 

这就是我写东哥这篇文章的最大目的——在今天的中国,做企业、做老板,仍然可以带着一点良知,一点人味。

 

作者:边城蝴蝶梦;来源:码头青年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