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李克勤:诋毁昆仑策的人正在帮昆仑策的忙
点击:  作者:李克勤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6-04 10:01:55

 

1.jpeg


【李克勤题记】:昆仑策网编辑部2025年6月2日发了一篇檄文,针对诋毁昆仑策的言行作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击,许多过去不太了解昆仑策的人,开始关注昆仑策了,以前听说过诋毁昆仑策言论的人,原本将信将疑,现在对于谁是谁非,也清楚了,这是谁的首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昆仑策的几乎所有作者都是热爱毛主席的人,毛泽东文化意味着什么?这样,诋毁昆仑策的人在短期内也许可以高兴一阵,但很快就发现他们自己事与愿违——你越是诋毁毛主席和热爱毛主席的人,你就越是达不到目的,因为你的行为只能让更多正义的人们更清醒,只能让热爱毛主席的更多,并且更加团结一致地与诋毁毛主席的人和事作斗争。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是这样,毛主席逝世以后,还是这样。所以,诋毁昆仑策的人,从另一面帮了昆仑策的忙,是不是?


怎样利用反面教员?也许我们需要更深入从毛主席那里悟道。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恩格斯的名言。对于曾经侵略过我们的日本鬼子,如果我们只是抱着复仇心理,那是无可非议的,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从心理上征服对手,那才是最佳选择。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毛主席在这方面的确是高手。除了改造日本法西斯战犯以外,毛主席还多次讲过“感谢”日本鬼子的话。也只有毛主席敢这么想这么说这么做,为此有的人想不通,这也很正常。这里从理论思维角度,作一点探讨。


毛主席教导我们:


【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受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有正面教员,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也还有反面教员。如果只有正面教员而没有反面教员的作用,就不是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见1965年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赫鲁晓夫言论》第三集出版说明)


“日本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这是毛主席的说法,这个教员当然指的是反面教员。


毛主席至少发现了四大反面教员,分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蒋介石国民党反动集团和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


对于毛主席如此树立反面教员的做法,一般人用经验思维难以想得通的。毛主席不仅自己身体力行,独立自主探索出了中国人的现代理性思维方式,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这样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人。这包括军事家粟裕,科学家钱学森,还有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以雷锋、王进喜、陈永贵、吴桂贤、李素文这样的工农兵代表为典型。


新中国具有理论思维的人是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这其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那样的群众性的学习毛主席哲学方法论的活动,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追求异而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到了1967年这样的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已经是相当大了。


1967年:日本革命人民

活学活用毛主席光辉著作的一年


当年新华社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


【一九六七年是日本革命人民普遍深入活学活用毛主席光辉著作的一年。各地革命左派把毛主席著作,特别是“老三篇”当做反对美日反动派、苏修和宫本修正主义集团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他们强调在学习“老三篇”的过程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树立起一心为革命的思想,把自己锻炼成为永远忠于战无不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日共爱知县委员会(左派)去年作出决定,号召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特别是活学活用“老三篇”。日共京都革命左派特别指出,“老三篇”是战胜帝修反、开展革命斗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请注意“日本革命人民”这个概念,当年不是抽象的。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当时日本右翼有人扬言要杀中国前去比赛的运动员的。


虽然日本朋友热情邀请我们去参赛,但包括周总理在内的领导人都很慎重,还是毛主席一锤定音作了这样的决策:


【我队应去,并准备死几个人,不死更好。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毛主席做了最坏的打算,同时也在尽量追求最好的结果。当然这是毛主席在战术的布置,实际上毛主席还是胸有成竹的,因为老人家早就在战略上有所布局了。


当中国代表团一踏上日本国土时,日本各界友好人士(革命人民)组成了铜墙铁壁一样的人墙把我们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保护起来。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日本没有受到任何伤害,除了取得比赛成绩以外,还意外获得了“乒乓外交”的突破。


说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难道有什么说不通的吗?


二、毛主席哲学思想体系:

解决了现代中国世界观与方法论问题


——这是理论思维——道器变通之基


毛主席文化立国,在理论思维上,进入了中国传统变易思维的至高境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在理论上有五篇哲学著作:


1、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2、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一 两种宇宙观

二 矛盾的普遍性

三 矛盾的特殊性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六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 结论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一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二 肃反问题

三 农业合作化问题

四 工商业者问题

五 知识分子问题


4、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


5、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九六三年五月)


在指导人民群众具体实践上,毛主席提供的说法做法,那又是“三易”——易识别易认可易实践的。


这样一来,通过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各条战线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王进喜、陈永贵、吴桂贤、李素文、焦裕禄、吕玉兰,等等。


毛泽东文化里,老英雄对普通群众的传帮带,使得成批的英雄豪杰,并且是有个性的英雄豪杰涌现,这也是事实。


工业战线王进喜式的英雄有多少?


农业战线陈永贵式的英雄有多少?


他们是不是通过战斗英雄的传帮带,成长起来的?


王进喜、陈永贵的直接革命引路人不都来自解放军吗?


王进喜、陈永贵这一代来自工业战线、农业战线的英雄,传帮带了多少人?其中又出现了多少英雄?


这可不是吹牛吹得出来的。


至于解放军里的英雄辈出,那就更不用说了。


那个时候,在老百姓眼里,解放军战士个个皆英雄。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艰险,解放军就出现在哪里,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解放军习惯这么做,老百姓习惯这么想,青少年习惯这么学。


这难道有假吗?


老英雄的传帮带,让新的成批英雄涌现,当然离不开社会舆论的鼓励支持,当然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关怀、鞭策,只不过老英雄榜样的力量的的确确是无穷的,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归纳起来,还是用过去的说法比较能够说得通,那叫做——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这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革命光荣传统的体现。


这里不得不指出一点,老英雄的传帮带是无私的,因为在工人阶级内部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也就是说老英雄把本事交给你之后,他除了光荣感以外,不会有任何损失。这与市场经济里的情况有着本质不同。市场经济里师傅把本事交给徒弟,徒弟可能抢了师傅的饭碗。这样师傅自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


毛泽东文化异而优,最大的优,最优力量的优秀在于全社会形成公道正派的趋势——有阶级性的向善的趋势,并非达到完全意义的公道正派,但是始终趋于公道正派的状态之中,这样在微观领域,学英雄见行动的风险趋于最小化,而因为学英雄见行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趋于零的——这样一来,史无前例的“易”出现了——做好人好事容易,做坏人坏事不容易。


今天在这里还要指出一点,那就是毛主席的哲学著作的国际影响,这是外国人民,尤其是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外国人民是自主基础上,自觉认识、理解毛主席的思想,进而接受毛主席成体系的想法说法做法的一条路径。


毛泽东文化,到了这个时候就不限于中国,而是具有国际意义的概念了。


毛主席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完全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


在1960年代的日本,那里的革命人民举着毛主席像游行,已经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毛主席用日本法西斯这个反面教员,让许许多多的日本朋友觉醒了觉悟了。


我们的世界观,在毛主席的启发下,逐渐成熟。当然我们还有继续努力,继续更加重视在道层面领悟毛主席的系列三法(想法说法做法),从而更好地三通(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道器变通。


这样我们必定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和困难的信心更足,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和困难的耐心更大,这样才能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毛主席思想理论体系真正学到手,是不是?


唯有在毛主席理论思维基础上,我们再联系现实问题作一些探讨,才会发现真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矛盾,从而实现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行稳致远——那才是名副其实的道器变通。


李克勤后记】:诋毁者短期器层面所得,抵不过他们道层面所失,悲哀的是他们还在帮对手的忙却浑然不知。和伟人与热爱伟人的人们作对就是这个样子。


【参考原文】

诋毁昆仑策的“夜读社-逆行斋主”们,到底是什么面目?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员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