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后沙:美国是如何得到伊朗,又是如何失去伊朗的?
点击:  作者:后沙    来源:后沙月光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6-19 15:29:00

 

 

当地时间617日中,特朗普发了一条全是大写字母的无条件投降!的网文。

 

他还威胁称:我们很清楚哈梅内伊的藏身之处。他很容易成为目标,但他在那里很安全--我们不会干掉他,至少现在不会。但我们不希望导弹射向平民或美国士兵。我们的耐心已经耗尽。感谢您对此事的关注!

 

哈梅内伊通过视频回应:伊朗永远不会对以色列妥协,必须强力打击犹太复国主义实体。了解伊朗、伊朗民族及其历史的人,都永远不会用威胁性的语言对这个国家讲话,因为伊朗民族不会投降!

 

特朗普与军事顾问在白宫战情室举行会议后,美国官员透露,未来2448小时将具有决定性意义,总统可能诉诸军事行动。

 

美国要干掉一个国家,首先其内部必须要有一股或多股反叛力量,美国才能在军事行动后建立一个亲美政权。比如阿富汗、伊拉克……

 

伊朗虽说在安全方面漏洞百出,但它内部并没有什么叛乱组织。

 

想取代伊朗政权的势力不是没有,但都在国外。

 

 

像巴列维王朝的后裔(左边),就扬言要接管伊朗,他们已经投靠以色列,并自称拥有执政合法性。

 

王储礼萨·巴列维16日在美国发布视频称:现在是夺回伊朗的时候了,我对伊朗未来已有规划。

 

王储妃诺尔·巴列维也在X发声:伊朗人民与犹太人民有着2500年的友谊,只要王室回归,中东就会实现和平……

 

伊朗国内也有保皇党,都是前朝遗老遗少,整天想着复辟,但永远不成气候,因为绝大多数伊朗人无法接受从共和体制退回到君主体制。

 

王室后裔又都在美国纽约,他们唯一的价值就是给美国和以色列当工具,给伊朗制造麻烦。

 

话说回来,巴列维王朝的覆灭与美国的贪婪也有直接关系。

 

1979年伊朗变天,更是美国难以启齿的痛!

 

巴列维王朝的兴亡

 

19世纪中叶开始,波斯人就已没有独立政权,只能听从英国和沙俄的指令。列强的斗争,除了地缘政治之外,还有石油资源。

 

法国科学家通过勘探确定伊朗拥有巨大石油储量。

 

1872年,英国冯.路透男爵买到了石油开采权,但由于资金不足,男爵转让了开采权,改行去做媒体,于是就有了英国路透社。

 

英国财团接手后,1908526日,伊朗开采出了第一桶石油。

 

这时的伊朗还叫波斯,是全球最穷国家之一,人均寿命30岁,99%文盲率。 没有军队、没有警察、没有铁路、没有真正的公路、没有电,只有鸦片和宗教,曾经辉煌的波斯帝国只存在于史书之中。

 

1907年英俄根据瓜分条约,伊朗北边归沙俄,南边归英国。恺加王朝统治区只限于德黑兰地区。

 

19208月,伊朗哥萨克骑兵旅一位名叫礼萨.汗的军官率2500名精兵起事。1921年从西北的加兹温省打到了德黑兰,逼国王任命他为国防部长,又加封首相。

 

19251031日,伊朗议会废除恺加王朝,将波斯皇冠戴在了礼萨.汗头上,19264月,他加冕为伊朗王,号称礼萨.沙阿.巴列维,并将7岁的长子立为王储。

 

礼萨虽是半文盲,但工作勤勉,每天5点就起床开始工作,伊朗的贫穷面貌出现了很大变化。

 

小王储六岁就跟法国女教师阿尔法学法文,1931年,12岁的王储到了瑞士勒罗赛贵族学校读书。

 

1935年,波斯改名为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故土)

 

1936年,王储回国服役两年,1938年起跟随父亲治理国家。不久,他娶了埃及国王法鲁克的女儿芙吉雅为王妃(后离婚)

 

193991日,希特勒进攻波兰,礼萨选择中立,其实是偏向德国,拒绝让出伊朗通道让盟军的战争物资通过。

 

 

19417月,埃及国王法鲁克让女儿告诉亲家,盟军要对伊朗动手。

 

但礼萨国王仍没有向盟军开放通道,继续与德国维系所谓的雅利安人友谊

 

823日,苏军从北面,英军从东南方向夹击伊朗。

 

5天后,前线伊朗军队投降。盟军下达最后通牒,917日将占领德黑兰,除非礼萨宣布退位。

 

916日,礼萨被迫宣布流亡国外,由22岁的小巴列维继承王位。

 

919日,盟国承认巴列维为伊朗国王,条件是伊朗对德宣战。此后,伊朗完全服从盟军安排。

 

194311月,著名的三巨头会议就是在德黑兰召开的,但作为东道主,伊朗国王巴列维却没有资格出现在会场。

 

二战结束后,伊朗石油资源完全被控制在英国的英伊石油公司手中,而美国此时对伊朗并没有实际影响力。

 

但美国石油巨头对英国垄断伊朗石油极为不满,要求白宫插手伊朗事务。

 

1953年,美国机会来了。

 

之前,在1951428日,73岁的摩萨台出任伊朗首相,他做出了一项惊人决定--石油国有化

 

英国立刻对伊朗进行了全面经济制裁,1952年夏天,伊朗卖不出一滴石油,因此只能通过非法途径向日本和意大利出售低价石油。

 

巴列维面对经济恶化状况,任命贾瓦姆为首相,取消了石油国有化政策。

 

此举引发伊朗骚乱,国王又不得不请回摩萨台。此时,美国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借口摩萨台有亲共亲苏迹象,对他发起了颠覆行动,CIA局长艾伦·杜勒斯制定了阿贾克斯计划。

 

1953819日,国王卫队在美国顾问和卫队长纳西里率领下攻打首相府,同时控制所有电台。

 

当晚,首相卫队被击败,摩萨台在地下室被捕。

 

英国认为伊朗理应恢复英伊石油公司一切权利,并重新控制阿巴丹炼油厂(全球最大炼油厂,航空燃油提供者)

 

但美国赤裸裸地要求英国让出英伊石油公司股份。CIA凭本事搞的政变,凭什么让英国摘桃子?

 

 

重新担任首相的丘吉尔认为,美国的地盘在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伊朗属于英国,这在二战结束时就已经跟罗斯福总统说好,他拒绝了美国无理要求。

 

但伊朗站在美国一边,他们控诉英国人剥削太甚,伊朗通过美国媒体发布清单:

 

英伊石油公司共投资1亿英镑,早在1929年之前就赚回投资。但英国人每年交给伊朗的使用费只占油田收入的15%以下。

 

1950年,英伊石油公司仅向伊朗交纳4500万美元,但向英国政府交纳的税款却高达1.42亿美元。

 

如果从1914年算起,英伊石油公司总收入在50亿美元左右,英国拿走了30多亿,再加上英国海军的免费燃油、油田设施折旧和扩建费用,到了伊朗手中,已所剩无几。

 

更令伊朗痛苦的是,科威特政府卖一桶石油可以得到0.61美元、沙特是0.56美元、最惨的巴林也能得到0.35美元。

 

而伊朗是多少?0.18美元。

 

英国人还十分歹毒,为了控制阿巴丹炼油厂,从来不培训伊朗人,将他们排斥出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

 

伊朗人表示,摩萨台或许亲共亲苏,但国有化政策没有问题。如果英国还要掠夺伊朗的石油财富,伊朗宁可炸掉所有油田和炼油厂。

 

美国人听了很同情,英国佬简直不是人呐,丧尽天良。

 

石油是伊朗的,怎么能吃干抹净?当年英国佬对美国人也是这么残忍。

 

说着说着,美国人的眼泪就下来了, 我们跟沙特可是五五分账哦,英伊石油公司必须改革。

 

接替摩萨台的新首相萨希迪是个亲美分子(以前他投靠纳粹,曾被英国抓去关)

 

英国在美国和伊朗的夹击下,还想挣扎,因为美国各家石油公司正在内斗。

 

19539月,白宫将美国五大公司总裁叫来开会,组成统一战线,停止内斗,一致对英。它们是:新泽西美孚、纽约美孚、加利福尼亚美孚、德克萨斯石油、海湾石油。

 

在美国猛攻之下,原本支持的法国也转向支持美国。

 

1954年,英国被迫答应美国的优惠条件

 

英伊石油公司计价仅为10亿美元,美国五大公司拥有40%股权(各8%)、荷兰壳牌为14%、法国石油公司为6%、英国只保留40%

 

各公司支付给英国的6亿美元,现款只付8000万美元,其余按每桶石油0.1美元扣除到付清为止。

 

英国人都要哭了,但它抢不过美国,只能接受。

 

伊朗议会于19541021日,以113票对5票通过了这个方案(有效期为40年)

 

但问题是,伊朗人民得到了什么?一无所获。

 

英伊石油公司虽然提高了上交伊朗政府的使用费,但这些钱全部进了王室、高官、议员的口袋里。

 

由于利益被绑定,这些伊朗政客都成了铁杆的亲美势力。

 

巴列维王朝一直延续这个分配方案,但撑不到40年,王朝就灭亡了。

 

因为,哪怕是伊朗财政最充盈的时候,民众也得不到什么。

 

由于民怨沸腾,国王实施了白色革命(利益集团主动让出一些利益给社会),但已经不来及了。

 

巴列维恳请美国改变英伊石油公司的利润分配方式,但美国资本家怎么可能同意?

 

贪婪,使美国失去了对伊朗社会革命后果的判断力。

 

最终伊朗爆发了宗教集团、左翼力量、小资产阶级联手造反的古怪局面,也就是红黑联盟

 

 

1979年,巴列维国王逃亡时,卡特总统还拒绝他来美国避难。因为美国要树立人权捍卫者形象,怎么能庇护一个暴君呢?

 

恶果本来就是美国种下的,自食其果又能怪得了谁呢?

 

中东局势已是万分危急,大战一触即发。

 

伊朗与以色列一对一,谁也灭不了谁,除非美国亲自下场。

 

希望特朗普不要只是嘴上说说,有本事就下场吧。

 

这个泥潭比阿富汗更深!

 

作者:后沙;来源:后沙月光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