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 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不怕困难 不怕敌人
顽强学习 坚决斗争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早已家喻户晓的少先队队歌,背后有个怎样的故事?
战斗结束后,通信兵将此事报告给了上级,随后又逐级汇报至福建前线炮兵司令部。
1958年9月6日,《厦门日报》以“今日小八路”为题,首先报道了13名少先队员在炮战前线的支前故事。
几天后的9月10日,时任厦门团市委副书记的王绥将一面绣有“英雄的小八路”的锦旗赠予禾山第四中心小学的13名少先队员,并同时授予他们“优秀队员”的称号。英雄小八路的事迹由此逐渐传开,名扬全国。
英雄小八路的事迹越传越广,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家、诗人、画家和作曲家们,纷纷来到厦门前线,采访小八路们的动人事迹,这其中就有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作曲家寄明。
当寄明随着慰问团第一次来到何厝村时,映入她眼帘的是一幅她从未见过的动人场景。
何佳汝(英雄小八路成员):
她来的时候,看到我们两三个孩子跪着在擦炮弹,就觉得很好奇。她说,小朋友,你们不怕打炮吗?你们留在前线干啥?我们就把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1958年备战开始做到1958年底,一项一项详细汇报了。
图:英雄小八路擦炮弹
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寄明得知,这群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位转业军人,当年曾参加过解放东山岛的战斗。他经常给孩子们讲述东山岛少年的英勇事迹。得知将被转移后方,孩子们毅然拒绝,多次主动找到解放军,表达了他们留守支前的决心。孩子们的真挚情感打动了解放军战士,经过请示,上级领导同意他们留下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由学校选派老师担任辅导员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何亚朱(英雄小八路成员): 解放军叔叔浸染硝烟的军服需要反复清洗才能洗净,一块肥皂只能清洗几件衣物。这时,孩子们想到了他们在班主任带领下,利用暑假勤工俭学得到的报酬。他们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凑到一起,全部用来购买肥皂。不仅如此,这些充满智慧的孩子们甚至还当起了小作家,用挣来的稿费买肥皂。 图:英雄小八路 送衣服 在炮战最为激烈的时候,何亚朱等三位年龄较大的少先队员还要承担起轮班值守电话的重任。 在战地巡查电话线路,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危险的工作。为了确保指挥通畅,何亚朱和他的同学们很多时候只能凭借着在炮火中生存的经验和少年的灵活机智,来回穿梭于炮火之中,抢修电话线。 图:英雄小八路连接电话线 听着孩子们的英雄事迹,寄明被深深打动了。她思如泉涌,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动听的旋律。在这些旋律中,她仿佛看到了硝烟中孩子们不停奔跑的身影。 跟随慰问团与寄明一同采访小英雄的,还有时任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党委办公室主任周郁辉。
(来源:“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