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毛泽东非常重视舆论宣传工作,他结合不同时期革命与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及客观物质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他不但重视和善用报纸、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也重视和充分利用板报、壁报以及布告、标语、对联等面上直观传播媒介。①他在晚年对大字报这种特殊的面上直观传播工具的推介和利用,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善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无疑是推动 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面上直观传播尤其是大字报传播活动的行家里手。
《讲堂录》,即毛泽东1913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学习笔记,内含杨昌济、“袁大胡子”袁吉六等老师的讲课内容,共47页,一万余字,全部为毛泽东用“兰亭体”小楷字书写而成,对毛泽东一生影响甚大。这里选录的内容,主要是修身部分。
【说明】本文初稿于2012年,以《重温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为题刊发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4期。2013年10月第一次修订;2014年12月第二次修订。全文分为国家统一、军队建设、国家利益、地缘政治、国际战略和策略、社会主义、工农联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实事求是、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共十个部分,本版为第六、七部分。
【说明】本文初稿于2012年,以《重温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为题刊发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4期。2013年10月第一次修订;2014年12月第二次修订。全文分为国家统一、军队建设、国家利益、地缘政治、国际战略和策略、社会主义、工农联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实事
指导中国改革发展,不能没有毛泽东思想。这是人民的祈盼,人民的呼唤!因为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是植根于中国土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愿望,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证明是正确、管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以毛泽东思想,包括以走自己的路为特色的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基本内核,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恢复其完整内涵;因为只有用以毛泽东思想为基本支柱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才能有效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中国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