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郭松民 | 评伊朗停火
点击:  作者:郭松民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6-25 20:58:24

 

1.jpg 

伊朗已经宣布接受停火了。

非常理解伊朗的困难。

一方面,伊朗被西方围堵、制裁的时间长达四十多年,经济面临极大困难,军事上也存在难以弥补的短板;

另一方面,真正有能力支持伊朗的国家,或自顾不暇,或口惠而实不至,伊朗独木难支。

但是,在对立的一边,西方国家,尽管也各自心怀鬼胎,但在支持以色列的问题上,却相当一致。

用德国总理默茨所言,以色列是在替他们“干脏活”。

“脏活”的含义是什么呢?

狭义地说,是镇压伊斯兰世界对西方的反抗;

广义地说,则是镇压一切敢于挑战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建立并主导的世界秩序的国家和政治运动。

如笔者在此前文章中指出的那样,当二十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退潮之后,伊斯兰世界事实上站在抵御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第一线,而伊朗又是冲在最前面的国家。

既然如此,拔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是西方心照不宣的一致立场。

为此,他们甚至可以撕下“反对种族灭绝”的假面具,对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的反人类罪行视而不见。

尽管理解伊朗的困难,但伊朗此次匆忙接受停火,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第一,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包括中国),在此次伊以战争中,之所以同情伊朗,不是因为伊朗“反美”、“反以”,而是因为伊朗的军事行动,在客观上是对以色列灭绝加沙巴勒斯坦人行为的反击。

所以,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伊朗对以色列的轰炸,并没有引起反感,因为人们觉得,这还远远比不上加沙受到的破坏。

阻止种族灭绝——这才是伊朗打击以色列的政治和道义基础,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国际同情与支持。

2.jpg

因此,对伊朗来说,任何停火协议都应该包括加沙,没有以色列从加沙撤军,并完全解除对加沙的封锁,就没有停火。

但是,伊朗和以色列的停火协议,完全没有提到加沙,这就构成了对加沙人民的出卖,也损害了伊朗的道义形象;

这表明,伊朗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他们也不明白,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第二,停火应该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在有利条件下停火,而不应该在被美以暴打的情况下停火;

伊朗忘记了一个在战争史上经常出现事实:敌人可能比我们更困难。

伊朗固然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但以色列遭到的打击,更是其立国从未有过的,以色列国内,甚至开始出现了此前从未出现过的反战运动。

美国虽然张牙舞爪,但其实色厉内荏。

特朗普一方面不得不敷衍犹太游说集团,另一方面,又迫于支持者孤立主义的压力,深恐陷入长期战争。

3.jpg

在这样的情况,伊朗当然应该坚持下去,至少在美以帝国主义因难以为继而表现出真正的和平诚意时,再考虑停战。

第三,为了这次饥不择食的停火,伊朗势将付出更大代价。因为匆忙接受停火,暴露了伊朗决策者畏战、怯战及苟安的心理,必然会招致更大的打击与讹诈。

在不利的条件匆忙接受停火,凸显了伊朗政治上的短视和现政权腐朽性、买办性的一面。

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伊朗的统治集团,即毛拉-垄断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一面,是伊斯兰革命内在的反帝的一面,即进步性;

另一面,则是对内害怕人民革命(土地革命),对外害怕美以帝国主义及国际垄断资本的孤立、制裁,即落后性、腐朽性的一面。

这就使得伊朗政权,一方面,要用反帝来获得合法性,另一方面,对彻底战胜美以帝国主义又毫无信心,更担心诱发人民革命,所以,总是想找机会妥协。

事实上,战争爆发前,在美国和以色列的步步紧逼下,伊朗一直幻想以妥协换苟安。

但是,613日,以色列的突然袭击,使伊朗感受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于是,伊朗政权进步性的一面被激发出来了,开始奋起反击。

这种反击重创了以色列,也挫败了以色列发动战争的两个直接目标:更换伊朗政权和彻底消除伊朗的核能力。

然而,伊朗政权腐朽性、落后性的一面并没有消失。伊朗政权内部的投降势力仍然在寻找机会投降。

于是,在美国介入并铺设台阶的情况下,在亡国灭种的危机表面上得到缓解的情况下,伊朗再次走回了以妥协换苟安的老路。

以伊也许就此暂时停战了,但这绝不意味着,人类反帝、反对以色列种族灭绝的事业就此绝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经历了以伊战争,以色列虚弱的一面已经暴露无遗,其种族灭绝政策,也将会给自己催生出新的、更多、更强大的敌人,这必将导致以色列的最终失败。

这次美以的表演,不过覆灭前的回光返照罢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