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环着沙漠看新疆丨从“沙害”到“沙利”:巴楚县温阿勒台库什村的治沙之路
点击:  作者:余思民  冯鹏鹏    来源:喀什零距离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6-19 11:42:47

 

温阿勒台库什村种植梭梭防风固沙。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余思民 摄

 

“你们看,这片沙漠离我家最近的地方仅有50米。治理之前,只要一刮风,屋里就满是沙土,每天都要清扫,积沙厚度至少能达到2厘米。”616日,“环着沙漠看新疆”采访记者走进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温阿勒台库什村,村妇联主席布合丽其·买合木提回忆着往昔。如今,她家屋后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梭梭林,部分梭梭植株高达2米有余,宛如一道绿色的长城,将肆虐的沙漠阻挡在外。

 

这些变化,得益于20243月全村启动的防沙治沙工程。短短一年多时间,温阿勒台库什村建成了4.5公里的生态屏障,发展出生态沙产业2405亩,成功实现从“沙害”到“沙利”的转变。

 

 

温阿勒台库什村总面积41.7平方公里,被托格拉克沙漠三面合围,沙化土地面积达3.1万亩,沙丘最近处距村民住房不过30米。多年来,“沙进人退”的严峻形势不断加剧,沙化趋势日益严重。喀什地区林草局驻温阿勒台库什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戴志刚到任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科学规划为根基、产业融合为关键、群众参与为核心,组建起一支由村委会牵头,合作社、种植大户为载体,村民广泛参与的治沙先锋队。

 

戴志刚介绍,村子因地制宜,采用生物治沙与工程固沙相结合的策略。针对内环高大沙丘及难以平整的地块,铺设草方格沙障进行防护;周边地块则规划为种植区,安装节水滴灌设施,在不破坏原生环境的前提下,营造混交林。

 

记者在沙漠周边一片700亩的区域看到,大片梭梭已长出20厘米高的嫩枝,不少小果沙枣也茁壮成长。“这些梭梭是今年3月开始种植的,虽然历经3次反复栽种才成功,但如今已初步发挥了防沙固沙的作用,预计8月份就能长到 1.5米。”戴志刚说道。这里曾经是大风肆虐之地,新栽的苗木常被狂风连根拔起,经过治沙队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梭梭的根系已牢牢扎入沙土,不仅能抵御风沙侵袭,还能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发力。

 

“选择梭梭、沙枣等树种,是因为它们耐干旱、耐盐碱,对水分需求少,每年只需浇两次水就能存活。”戴志刚道出科学治沙的另一关键。温阿勒台库什村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沙生植物为主,通过立体栽植、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布局。

 

 

村民正寻找梭梭旁种植的容苁蓉。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余思民 摄

 

除了构建生态屏障,挖掘治沙的经济效益是村子的另一重要探索。温阿勒台库什村一期315亩防风固沙林已初见成效。20243月,村子在此开展工程固沙,用草方格锁住流沙,随后叠加生物治沙措施,在草方格上种植沙枣、沙漠玫瑰、罗布麻等中药材,并套种西瓜等经济作物。

 

在大果沙枣树前,村民木合塔尔·艾买尔正仔细固定新嫁接的树枝,防止被大风挂断。“一棵沙枣树能增收300-400元,大家干起来都特别有劲头。”木合塔尔说。村里先种植耐旱耐碱的小果沙枣,待其生长稳定后,再嫁接产量高、收益好的大果沙枣。此外,“梭梭+肉苁蓉”的组合也成为重要发展模式,梭梭发挥防风固沙作用,肉苁蓉则带来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有机融合。

 

 

成片的梭梭林挡住了沙漠进一步侵蚀村庄。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余思民 摄

 

在土壤条件较好、风力较弱的区域,村子划定苗圃区和试验区,用于试验种植适宜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这是向沙地要效益的又一创新尝试。村党支部书记木沙·买买提介绍说,村子坚持“苗木先行”理念,大力发展育苗产业。目前,已建成65亩苗圃地,培育沙枣5万余株、梭梭120万株,嫁接大果沙枣8000余株,扦插10个大果沙枣优良品种8万株。如今,村里治沙所需苗木全部实现自产自销,未来,这片苗圃还将为周边县乡乃至全地区提供优质种苗。

 

有了成片的树林、蓬勃的产业,完善的管护机制也同步建立。村里聘请36名护林员组建专业管护队伍,负责项目区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草方格维护等日常工作。“过去这里寸草不生,我做梦都盼着沙漠变绿洲,现在能守护这片绿色,感觉梦想成真了。”护林员玉素普・买买提感慨地说。

 

来源: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余思民 冯鹏鹏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