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古人怎样称呼“你我他”?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6-19 11:36:54

 

近期,编者在浏览评论的时候,看到了一条长评:

 

 

这位读者认为,先秦时期没有出现这个称呼。

 

真是这样吗?

 

古人怎样自称?

 

的确,,是现代汉语里最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

 

但是,今天的人们常用,并不代表过去的人们就不用

 

先秦典籍里,,比比皆是,举几个例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从字形上追根溯源,,早在甲骨文里就已经出现了,是这个样子的:

 

 

金文里,则是:

 

 

像不像武器或者拿着武器的人?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认为:契文象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按照字义发展的规律,,本义是兵器、武器,引申出持戈守卫、武装守土以及杀伐之意,后来本义和引申义逐渐消失,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解字》释施身自谓也。

 

由此,与其本义也保留着联系,常表示我方”“我军”“我国等意义,比如《墨子·鲁问》:吾恐齐之攻我也。《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这种用法,也延续到了现代汉语里。此处的,不能用其他自称代词来替换。

 

古代汉语里,还有哪些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呢?

 

使用频率一样高的,还有

 

这个字,《说文解字》释为我,自称也。有趣的是,这个自称代词,也和武装防卫有关。《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和《广韵·模韵》都解释:吾,御也。汉代有执金吾官名。应劭《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云: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颜师古注引应劭说: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续汉书·百官志四》解释执金吾吾犹御也。自称的,当由防御假借而来,逐渐成为与并行的自称代词。

 

除了”“之外,”“,也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自称代词。尽管都是称自己,但是,它们的使用,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像是,语气一般要谦虚自抑一些。用法上,”“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一般不用作宾语。比如说,《庄子·齐物论》里的今者吾丧我,不能换成今者吾丧吾今者我丧吾。但是,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前边,又可以用了,如:不吾知也。(《论语·先进》)何不吾谏?(《左传·哀公十一年》)

 

还有一个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的自称代词——“。尽管《尔雅》郭璞注称古者贵贱皆自称朕,但在已见文献里,没有找到平民百姓自称的例子,这仍是一个属于王侯贵族阶层的自称代词,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像

 

屈原就是出身贵族。秦始皇之后,成了皇帝的专用自称代词。也有皇太后自称的,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下诏: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所以,如果要创作古典题材的文字作品,实在拿不准自称代词的时候,就用吧!

 

古人怎样称呼对方?

 

现在我们和人说话,称呼对话方,一个字就够用了;在中国北方地区,通常加一个尊称

 

而在古代,第二人称代词,有(rǔ)”“”“”“”“”“等。

 

都是第二人称代词,用法同样也存在差异:

 

作为对称代词的历史,大约到西汉就结束了。

 

直称对方,有轻视不敬之意,除非是长辈对晚辈,以的复数形式尔辈”“尔等称呼,会表示出更强的鄙视不敬之意。同样流露轻蔑意味的,还有

 

,借用为对称代词,主要是在战国时期。以称呼对方,有一定的亲密意义。

 

,在《尚书》《左传》中比较多见,多用于典雅场合。

 

中古时期,第二人称代词基本统一于,其中,逐渐写为,宋代,还出现了借为女性对称代词的

 

顺带一提,在重视礼仪的古代,当要表示尊敬或客气的场合,第二人称代词常被敬称替代。

 

比如,臣对君,称”“”“大王;在秦始皇之后,称皇帝为陛下

 

对一般人的尊称,常见的有”“”“足下”“

 

对有官爵者,以位相称。如将军”“丞相

 

对年长者,称先生

 

长辈对晚辈,位高者对位卑者,可以直呼其名;如果是对平辈,则呼其字。

 

古人对第三方如何称呼?

 

和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比,第三人称代词相对没有那么丰富,常用的有”“等。,约等于他的”“她的”“它的,略等于”“”“

 

汉代以后,方言第三人称代词”“”“,逐渐产生并盛行起来。最终,,取得主流地位,成为通用的第三人称代词。

 

但是,长期以来,第三人称代词里,没有用来专指女性的。而今天我们通用的,字形,在南朝顾野王《玉篇》中已出现:她,古文姐字。这与人称代词的,是没有什么关联的。

 

真正赋予字新生的,是近代著名诗人、语言学者刘半农先生——

 

近代,随着西方文化引入,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时,汉语中没有一个与“she”相对应的词,因此最初“she”常译成他女那女的;后来,人们借用吴方言中的,来代表单数的女性,所以鲁迅等作家的作品中,多以来指代女性。

 

 

刘半农像

 

1920年,刘半农提议把古语中的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的书面字,并将这个字的读音定为“tā”。刘半农自己还在一首白话情诗中,首先用,这就是著名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目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

 

经赵元任谱曲,这首歌广为传唱,带动了字的流行,几经波折,人们最终接受了以来代替

 

到了当代,在具体运用时,,已经超越词汇意义,可用于称代自己所敬重和喜爱的事物。这已是所不具备的功用了。

以上,是就着读者的疑问,对于人称代词问题的一些简单介绍。

有哪些人称代词,是您觉得很有意思,可以跟大家聊聊的?

比如,在您的家乡话里,有没有特别的词语指代你我他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来源:中华书局三全本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古人怎样称呼“你我他”?

    2025-06-19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