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余斌: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再认识
点击:  作者:余斌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6-19 07:22:37

 

1.jpg

 

 

 

·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仅不积极领导抗战,而且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拒绝攘外,放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坚持反共剿共,损害中国的国防力量,使得“攘外必先安内”一词也变得臭名昭著起来。


但是,这只是蒋介石给自己脸上贴金,错误地使用了“攘外必先安内”这个词,实际上,这个词本身的含义还是正确的,而且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事实上,蒋介石的反共剿共并不是什么“安内”之举,不仅中国共产党人不安,而且国内其他军阀势力也不安,否则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军头们也不会发动兵谏,以求中止其“攘外必先安内”之举更重要的是,被蒋介石抛弃了的东北民众更是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日日不得安宁。因此,蒋介石事实上既没有攘外,也没有安内。“攘外必先安内”只是他回避抗战责任,坚持反共立场的虚伪的遁词。


与蒋介石相反,中国共产党人深得“攘外必先安内”的精髓,一方面,通过“安内”来凝聚“攘外”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攘外”来“安内”,得到民众更大的支持。具体做法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变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实行“减租减息”,同时安抚住地主和农民,真正达到了“安内”以“攘外”的目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主动消除了与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队之间的敌对状态,为“安内”以“攘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蒋介石不仅在被迫抗战前反共剿共使“内”不安,而且在被迫抗战后积极制造摩擦,甚至消灭了抗日的新四军军部,既不“安内”,也大大削弱了“攘外”的力量。特别是,蒋介石没有能够“安”汪精卫的“内”,使其叛逃成为日本侵略者的走狗,也极大地削弱了“攘外”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在敌后战场坚持“攘外”,发动游击战,开辟敌后根据地,保护敌后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安内”,从而得到根据地人民的衷心拥护,“攘外”的力量不断扩大,也大大减缓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


如今抗战胜利80周年了,“攘外必先安内”一词可以考虑正本清源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余斌: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再认识

    2025-06-19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