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高长武:从四个层面理解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
点击:  作者:高长武    来源:无弦琴上有希声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7-08 11:13:27

 

【无弦琴主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里特别要关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前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论述和党的文献中在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主要是说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中中国实际不仅包括现实实际,也包括历史实际,历史实际中很重要的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现在直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并列来讲,由此可看出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放到更高的位置和层次上来认识和把握。

 

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的这一论断,本琴主以为,是继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作出“马克思主义与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的重大判断后,又一个创新性的重大判断,对于我们深化理解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学术热点问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热烈研讨。为了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关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断,本号昨天已经刊发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先达的文章《应该站在社会形态更替的高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受到读者关注。今天,本号再转发一篇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高长武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高长武研究员近几年来持续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党的文献》《党建研究》《党建》《红旗文稿》《中国文化报》《半月谈-文化大观》《国际儒学研究》《湖南日报》等报刊上陆续发表了几十篇相关文章,不断提出一些新观点,推动了这一问题的研究。2018年他发表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四题》一文,就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结合、能不能结合、结合成什么、怎么样结合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进行了言简意赅却深刻入理的分析和回答,引人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回答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必然要求阐释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结合、能不能结合、结合成什么、怎么样结合这四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具体问题。

 

(一)为什么要结合

 

首先要阐释清楚为什么要结合即结合的必要性问题,这是认识基础和逻辑前提。可以主要从如下两个层面进行理解。

 

其一,实践经验表明,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而言,哪一个都丢不得,无论丢了哪一个都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路径,代表了世界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它以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为最终的理想追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因而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持久强大的生命力。近代以来,为了找到救国救民、富国富民的真理,中国人民苦苦寻求、不断试验、反复比较,终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持续不懈奋斗,在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进,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不是一时兴起的权宜之计,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人民作出的郑重历史选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选择。马克思主义连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一起,永远都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做好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思想基础和根本保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如果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也就失去了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也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失去指引、走向迷途以至归于失败。

 

历史的发展经验表明,文化的发展繁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近代以来中国在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富民的征途中,也曾出现过一些人试图“割断历史”“全盘西化”等主张和做法,事实证明都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培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而且对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其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今日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着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者实际上是一个大问题的两个方面,而这个大问题概括地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自然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文化实际相结合的内容,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载体和精神营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抽象的灰色的,要使它焕发生机、鲜亮起来,必须把它运用到实践中,使之与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就是我们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必然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并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就包括具体的中国历史文化实际,也就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的文化载体和营养源泉。

 

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诚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甚至有害有毒的糟粕,特别是它们后来经过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加工包装”,逐步成为束缚和阻碍中国思想文化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中国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当时社会制度的僵化落后、封建社会文化的束缚羁绊,却是怎么也回避不了的重要因素。再者说,今日中国的客观实际相比于昨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如果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鉴别地扬弃,不结合今日中国的具体实际和现实需要去推动其优秀成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和意义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实效也必然相应受到影响。

 

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须臾不可离开的必需因素,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精神命脉和丰厚滋养,二者互为需要、不可分割,只有把二者相结合,避免割裂和对立,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能不能结合

 

接下来就需要回答能不能结合即结合的可行性问题。回答这一问题,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

 

先看理论层面。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凝结人类思想文化智慧结晶的科学理论,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的僵化的理论,而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格。所谓“时”,就是客观时代环境,也就是具体实际和历史条件;所谓“进”,就是进步与完善、丰富与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就可以也需要植根于、服务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历史条件包括中国的文化实际相结合,从而可以也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另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天然的契合相通之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朴素的思想因素。比如,关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思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关于废私立公、贫富有度、与天下同利的思想与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张,关于以民为本、以政裕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关于万物自生、不信鬼神、重视人事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关于以道制欲、不为物使、俭约自守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关于克己奉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关于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知易行难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关于道立于两、阴阳共生、物极必反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之间,都有着天然的契合相通之处。对此,孙中山曾说:我国固素主张社会主义者。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而累世同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诚哉斯言。

 

再看实践层面。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把它与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富实践中,已经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丰富理论成果,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这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应该而且也可以实现结合。

 

宏观道理是如此,微观实例更能说明问题。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际和实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思想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刘少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建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正己达人的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加强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必读篇目《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又如,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分别就是对《礼记·礼运》中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以及《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论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保民、安民、富民、乐民的民本思想,以及讲信修睦、以义为利合则强,孤则弱的睦邻外交思想的滋养和启示。这些成功的例子,本质上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范畴,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结合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和注脚。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可以实现结合的。

 

(三)结合成什么

 

既然必须也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但要结合成什么即结合的基本指向是什么呢?

 

要回答好这一问题,有必要先澄清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密切相关的三个问题:一是实践和认识的长期性复杂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长期性复杂性,二者的结合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新情况新问题的陆续出现,持续进行的多个阶段的漫长过程。二是实现二者相结合,不是说谁要化掉或代替谁,而实际上谁也不可能化掉或代替谁;也不是说要搞什么复归返本,而是要开辟和创新,创造中华文明的新辉煌;还不是说实现结合后,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存在了,实际上除了结合后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外,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会独立存在并发挥相应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实践,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们要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服从服务于这一主题。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质上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考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成什么的问题,就可以得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今日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体到文化形态上来说,就是要结合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应了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符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内在要求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同时,它又契合了中国的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实际,反映了它作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基本属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并注意从中汲取营养,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获益。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高长武,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国际儒学联合会;  转自弦琴上有希声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